張金霞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小學數學的課程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好數學,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但是在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對小學數學教育進行反思和改進,能夠有效的推動數學教育的改革。
關鍵詞:數學;問題;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了能夠培養(yǎng)更多的科學人才,我國開始進行教學改革,尤其是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小學階段的學習經驗積累對學生未來十數年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數學思維,同時還需要科學、合理的數學學習方法,學生的數學成績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為小學學生打造一個優(yōu)質的數學課堂。我國已經有不少小學數學教師意識到打造優(yōu)質課堂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未能夠充分體現相關措施的有效性。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認識不清楚,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并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所提出的問題水平和難度過高,導致大部分學生都無法回答,這會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受到極大的打擊。還有另一種情況,教師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教學方案過于簡單,一開始學生的確會感到一定的成就感,但是長期下去將會讓學生感到無聊和煩躁。
1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教學情境脫離學生群體
一定的數學情境能夠有力的促進教學課程的開展。但在教學中發(fā)現,有時自己過于注重教學的情境化,為了創(chuàng)設情境可謂是“冥思苦想”。好像數學課脫離了情境,就脫離了兒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事實說明,自己有時辛辛苦苦創(chuàng)設的情境,并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特別是一些低年級的學生,往往因為被老師創(chuàng)設的不當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進入學習狀態(tài),偏離了教學的本真。我認為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要符合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有所變化。情境的表現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如問題情境、活動情境、故事情境、競爭情境等。同時并不是每節(jié)課都非得從情境引入,對于一些不好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導入新課。
1.2教學形式缺乏新意
在課堂上講課枯燥乏味,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往往被抹殺掉,致使多說學生對于學習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另外課堂提問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樞紐。而在教學中,我們的提問都徘徊于問題的過大空洞或過于細致,缺乏針對性,以及“度”的把握。在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發(fā)揮欠缺,很多時候學生的探究學習只停留在表面,缺乏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合作交流也同樣如此。
1.3教學能力不足,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課堂教學上,教師為了敷衍,盲目的教學,只把知識說出來就完事了,對于別人能否記得住,就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比如: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完成教材的任務,并沒有照顧到學生的學習任務。而教學目標的明確。是每個教師都應該做到的最基本要求。雖然從表面上看,教師按時完成教學內容,但這樣卻沒有完成完整的教學任務。教師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完成教學內容,不僅僅只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是應該教會學生要怎樣去學習,再從大一點的角度來看,則是要教會學生做人。
2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
2.1提高教學能力
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而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在一定意義上一樣決定了教師的工作業(yè)績。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教師的工作成果往往很難進行量化,尤其是應試教育正在被提倡轉向素質教育,這方面的特點也尤為顯得突出。教師必須用更加良好的心態(tài)和更高的境界,來看待自己這份神圣的工作,并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修養(yǎng),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模范標準,才能為學生做好榜樣,也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教學效果。
2.2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研究和實踐都表明,教師的教學內容越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背景,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體驗,科學、有效地挖掘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素材,主要是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素材。并要學會對這些素材的生活化加工和整合。
2.3豐富教學場景
要創(chuàng)設多層次、高效的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情景,最重要的是著眼情景本身服務于數學教學的基本價值,另外還需把握兩個重點,一是語言、實物、多媒體、活動、游戲等“教學形式”的運用,二是比較、交流、反思、抽象等“教學方法”的實施。
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小學的教學學習是為祖國的花朵埋下了種子。要從根本上解決小學數學教課上的問題,就要徹底的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確定教學目標,為學生引導和創(chuàng)造思維環(huán)境,允許學生大膽發(fā)言。但是也不能逼的太緊,我們應循序漸進的引導,啟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使得數學的學習有更好效率。
參考文獻
[1]羅文平.小學數學教育中強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法探討[J].神州,2017(31):84-84.
[2]趙紅梅.誘導與啟發(fā)——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教學方式變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22-23.
[3]王曉琳.探究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華少年,2017(33):175-176.
[4]杜紅梅.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祖國,2017(12):259-259.
[5]趙艷玲.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