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宇
摘 要:“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號、一個理論名詞嗎?不是,我們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踐行的。因為,我們有優秀文化的底蘊,也有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過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關鍵詞:文化自信;大學生;信仰教育
自提出“文化自信”理念以來,至今已經開辦十年有余的孔子學院,便是我們推行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實踐。據報道,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國已經在13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00所孔子學院,1000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學員總數達190萬人。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文化之花,已借孔子學院及其他諸多實踐之力,開遍世界。這些成功的文化自信范例正是文化建設和學術研究的參考及第一手材料。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理論結合實際,開展了較大規模的問卷調查,通過精確數據采集,運用多種方式對調查結果進行數量分析,并注意將問卷調查、案例研究與深度訪談相結合,將微觀數據分析、宏觀政策把握和宏觀數據研究相結合,全面、客觀地考察文化自信視野下的大學生信仰狀況,提出了切實可行、富有創新性和建設性的治理建議。
1 項目前期
1.1 全面考察
我們的課題研究以南通市高校社團建設為樣本,以大學生信仰教育為主題,重點研究地方學校在貫徹文化自信理念方面的具體舉措。通過走訪相關學校,了解有關社團建設的相關知識。通過實地調查和向當地學生發放問卷等形式,了解南通市各高校在信仰教育方面的成效。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南通市高校在社團建設和大學生信仰教育的主要經驗、成就及存在的問題,為南通市研究文化自信問題提供第一手資料。
1.2 充分準備
為完成問卷調查,課題組花費三周的時間查閱資料、精心設計題目,同時,為了方便調查,節約時間和成本,我們課題組還做了一個調研攻略,以下是《文化自信視域下的大學生信仰教育研究調查問卷》。
2 項目后期
2.1 調查情況
2.1.1 總體把握
該份問卷主要針對的調查區域是南通市各大高校,問卷發放方式采取“發放—指導—填寫—回收”的方式,最終經過十幾天的調查,成功收回300份問卷。
問卷題目設計主要體現三個結合,一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二是現實和政策的結合;三是地方和學校的結合。問卷填寫結果利用問卷星統計如下:
1)您如何看待中華傳統文化的現狀?
數據分析:
根據統計結果可知:其中有51.33%的人認為:部分傳統文化已被遺忘或被其他文化侵蝕;另外,過半數的學生認為中華傳統文化現狀一般,也有39.67%的人表示傳統文化的現狀很樂觀,更有少數不到7%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已經基本被外來文化所代替。
2)您認為如何才能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數據分析:
根據統計結果可知:70%以上的人都認為國家應該重視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大力宣傳。緊隨其后的學生認為應該立足本民族傳統文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3)日常生活中,您通過哪些途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數據分析:不難看出了解傳統文化的途徑多種多樣,從國家,政府,社會,個人層面均有途徑。所以,要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增強文化自信,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