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婭
摘 要:主要探討基于多元智能的高中英語課外作業對學生做英語課外作業的影響,具體體現在對學生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的積極性、課外作業完成的方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等方面。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高中英語課外作業;影響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以下簡稱《課標》)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學習特點設計課程,適應個性需求。另外,《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教師應設計多樣的英語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運用能力得以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外作業設計時要強調合作和實踐,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關注個體差異。這個觀念與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所倡導的關注學習者差異的教學理念是一致的。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出發點,以案例的形式探討其在英語課外作業設計中的應用以及應用后對學生做英語課外作業的興趣有何影響。
一、英語課外作業的現狀
英語課外作業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學生理解、鞏固和運用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形式。英語課外作業本身就是學生英語學習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割裂[1]。經過一年的教學,筆者發現在當前英語教學中,課外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呈現出諸多特點。例如,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通常局限于教材或者教輔資料上的練習;作業類型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非常欠缺;英語課外作業的設計以獨立完成為主,忽略了合作探究型作業的設計,這也使得學生失去了在課外作業環節通過合作探究以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機會。
為了對英語課外作業的現狀進行更深入的了解,筆者從學生對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的作用認識、課外作業類型(包括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類型、學生喜歡的課外作業類型)、學生對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的看法等幾方面對自己所任教學校的18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針對英語課外作業布置情況,對本校部分英語教師進行了訪談。
在學生對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的作用認識方面,75%的學生認為課外作業是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英語成績的重要途徑;80%的學生認為完成英語課外作業可以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45%的學生認為英語課外作業有助于培養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9%的學生認為課外作業能夠提高自己與人溝通、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在老師布置的作業類型方面,70%的學生認為他們課后作業的主要類型為抄寫和背誦等基礎作業;65%的學生認為同步練習題、課本上的作業、測試題是英語老師布置的主要作業;僅有6%的學生認為平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實踐型(如用英語打招呼、問路)、制作型、小課題(查閱、整理資料然后進行展示)的。
此外,筆者還對學生偏好的課外作業類型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35%的學生喜歡抄寫和背誦等基礎課外作業;25%的學生喜歡同步練習題、課本上的作業、測試題這類課外作業,分別有60%、65%、55%、55%的學生表達了自己對趣味型(如聽英文歌曲、看英語節目)、閱讀英語課外書籍、小課題、合作型(如回家打電話練習對話、合作編小故事)課外作業的喜愛。
在對教師設計的課外作業的看法方面,70%的學生認為英語作業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60%的學生認為教師沒能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布置英語課外作業。
根據以上調查的數據能夠看出,教師習慣采用的英語課外作業形式主要是抄寫、背誦以及各種現成的配套練習冊和試卷等。老師設計的課外作業類型和學生喜歡完成的課外作業之間存在巨大的反差。相比枯燥乏味的練習題、背誦、抄寫等方式的課外作業,學生對趣味型(閱讀英語課外書籍)、小課題、合作型課外作業有濃厚的興趣。另外,從課外作業在作業目的方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能夠學以致用。同時,課外作業發展個性的太少,對學生差異性的忽視也是目前教師布置課外作業的局限性之一。
二、多元智能理論
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心理發展學家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1983年提出的。加德納將智能定義為人在特定情景中解決問題并有所創造的能力。他認為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這八種智能在不同的個體身上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多元智能理論為教師提供了一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即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和可取之處,教師應該多方面了解學生的特長,根據學生的特點,相應地設計有針對性的英語課外作業。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設計
回歸到英語教學,筆者認為在多元智能理論的指導下,教師應認識到學生智力結構組成的多元性和差異性,創設多樣的情景,給學生提供展示智能的機會。通過設計多樣化的作業,促進學生優勢智能發展的同時促進其他各項智能的全面發展。首先,老師要對作業對象進行分層,從而兼顧各個類型的學生,最終有助于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其次,對作業內容進行分層,根據教學目標,給學生布置不同的書面作業和口語作業[2]。教師在設計英語作業的過程中,應綜合應用聽、說、讀、寫、演等形式,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全面發展[3]。學生通過完成英語課外作業,不僅可以鍛煉語言智能,還可以發展其他智能。同時多樣化的作業形式相較于千篇一律的作業形式,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從而使其更加愿意投入到英語學習過程中。因此,英語作業的布置在考慮共性(教學進度的把握,教學重難點的處理等)的同時,也應該兼顧學生的個性(學生的能力水平、興趣愛好、學習優勢及不足),使作業盡可能適合每個學生的水平,即設計和實施英語課外作業時要體現多樣性和差異性。
【案例1】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Vocabulary
在詞匯的學習方面,不斷重復抄寫單詞在英語學習中是常見的學習方式,這種作業形式雖然也能夠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但單一的記憶方法會大大消磨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影響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升,也會禁錮英語教師的創新能力。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來完成課外作業,并同時提升英語水平,有關詞匯學習的課外作業必須要創新化和個性化。
本單元學習了一些與節日相關的單詞,如The 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 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traditional,origin, belief, harvest, celebration, custom, red packet等,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選擇鞏固這些新單詞的方式。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選擇通過一首歌曲將這些單詞編入歌曲中;喜歡獨立完成任務的學生選擇寫一篇文章來介紹某個節日;擅長表達的同學可以用口頭表達的方式呈現;基礎較好、擅長制作的同學可以做海報來介紹他所感興趣的節日;擅長對話交際的同學還可以將節日的基本信息編成對話;喜歡講故事的學生可以用單詞編小故事;擅長表演的同學還可以設計動作,課堂上通過“你演我猜”來學習單詞。或唱或演或講述,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成果展示給同學們。這樣讓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式,自主選擇自己所能夠勝任的方式和任務,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能夠得到很大發揮,從而培養了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案例2】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 Reading
本單元閱讀部分講述了地球的起源和地球上生命的發展過程,課文學習結束后,讓學生口頭陳述地球的起源和地球上生命的發展過程是老師常見的做法。但是文章內容本身比較抽象,而且地球的起源和生命的發展過于復雜,學生很難記憶。因此,針對閱讀理解,筆者采取了兩種做法: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筆者將準備好的圖片分小組發給他們,讓他們按時間排序并在下次可為大家展示。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閱讀文章,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畫出思維導圖,同樣在下次可根據思維導圖來復述文章。這樣,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同時能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
四、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對學生做英語課外作業的興趣的影響
實驗后,筆者對50名參與實驗的學生進行訪談,結合自己課堂上的觀察,得出以下結論。
1.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能夠提高學生做英語課外作業的積極性
40(80%)名學生認為,相比以前的英語課外作業,他們更喜歡現在的英語課外作業,也更加愿意去完成。當被問及原因,學生普遍的回答是“現在的作業更加有趣,我更愿意參與進來”“比如單詞的學習,以前都是死記硬背,現在老師允許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單詞,學習效果更好了”“對于寫作,以前就是布置了我們自己下去寫,然后交上去老師批改,現在是自己先寫,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修改,最后再寫成定稿,這種方式我比較喜歡,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學到很多。”而通過筆者的觀察,被允許以不同形式的方式去完成課外作業后,學生的選擇增加了,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完成英語課外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改善。
2.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能夠改變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
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改變了之前以抄為主的單一作業方式,以編故事、唱、角色扮演、討論等方式融合聽、說、讀、寫等英語學習的基本技能。作業過程中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也強調合作,需要學生積極調動思維,充分運用已學知識完成課外作業學習、同他人有效交流,這就有效避免了學生做著做著就想放棄的現象。
3.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筆者發現,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帶來的改變不僅僅體現在完成課外作業本身這個角度,更體現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整體提高這個方面。與應用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英語課外作業之前相比,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更高,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看法也有積極的改變。訪談中,大部分學生提到“以前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老師講,學生聽。但是現在發現,其實我們學生也可以在課堂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示自己”。還有學生提到,由于自己基礎不好,在展示自己的時候也會犯錯誤,但是相信自己只要堅持,英語學習就會取得進步。
英語作業的設計是英語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鞏固加深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的重要方法,是教師了解課堂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以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一座橋梁。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多樣化的英語作業,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使他們愿意并且樂于去做作業,并且在完成作業的同時,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方式更好地掌握語言的綜合運用技能。通過設計不同類型的英語課外作業,在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對自己進行內省反思,學會了合作探索,最終促進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馮雪.中學生英語課外作業芻議[J].教與學,2015(3).
[2]姚煜華.基于四種理論的英語作業布置[J].海外英語,2015(13).
[3]劉化麗.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英語課外作業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4(18).
注:本文系2016年貴州省教育科學規劃青年課題項目《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高中英語課外作業設計研究——以畢節二中為例》,課題編號:2016C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