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軍
摘 要: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寫生實踐教學中沿用傳統繪畫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寫生實踐課程安排不完善,未能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在教學中需要將寫生實踐教學契合學生實際,采取固定實訓基地,增加人文教育,強化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等措施,結合專業特色以及職業教育的特點進行改革,以求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院校;寫生;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教學研究”]
一、前言
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課程在整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占據相當的比例,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不僅能擴大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收集創作素材,獲得創作靈感,實現理論與實踐、藝術與生活的緊密結合。目前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訓教學依舊延續傳統的寫生模式,強調傳統的繪畫技法和固定的表現形式,不利于快速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觀察方法以及設計思維能力。因此,根據藝術設計各專業特點,利用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課程,提高學生從自己專業角度發掘寫生感受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元素并加以靈活應用是一個緊迫而急需解決的研究課題。
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教學的現狀
對藝術設計創作而言,生活體驗是基礎,也是源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寫生課程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沿用傳統繪畫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
在我國古代美術史上,“寫生”一詞出自五代“工畫而無師,惟寫生物”的騰昌祐,此后,凡是國畫臨摹花果、草木、禽獸等實物的都叫寫生(沈冠東,2011)。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校外寫生指的是教師帶領學生通過走訪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場地,在實踐中深入觀察和理解藝術設計、創作等方面的規律、技巧的理論內容,進而提升個人的審美能力、創新能力,并且為后續的專業教學提供素材積累和經驗支撐。但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疏于區分美術學與設計學寫生課程之間的差異,主要強調的是一般性的寫生問題,諸如風景寫生的基本規律、基本構圖的訓練,局限于對客觀物象的真實再現,從而造成寫生實踐課程與之后的專業設計實踐課脫節,影響基礎課與專業課的正常接軌。
(二)寫生實踐課程安排不完善
高職院校擴招使得學生人數激增,一方面,學生有著各類美術功底,寫生能力相對較弱,另一方面,專業師資缺口較大,教師的教學工作量明顯加大。這些導致部分寫生實踐課流于形式。一些教師在執行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合理安排,課程很多時間花在路上,一個地方只能“走馬觀花”式待上幾天,加上學生未能擺正學習態度,導致學生產生把校外寫生課程當作旅游課的錯覺。另外,課程準備也不充分,缺乏對寫生目的地的民俗、民風、民居等進行全面了解,缺乏對描繪當地景物或風土人情的設計或繪畫作品進行分析,以至于到達目的地后,部分學生看到什么就畫什么,未能找到自然界中的亮點和所學專業的側重點,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未能充分體現高職教育的特點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外出寫生實踐課程中,教師的著重點更多地放在基本的專業知識上,忽略了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未能做到從學生具體的專業方向出發,去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團結協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中的實操能力。
三、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教學改革的思路
職業教育是更加注重實踐的教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與改革是高職院校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搞好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應該遵循契合學生實際及專業實際,并著眼就業的改革思路。
(一)加強教學管理,強化教學方法
戶外寫生教學有別于其他課程,隨意性較大,因此,加強教學管理,強化教學方法至關重要。
第一,高職院校的藝術類學生在寫生實踐過程中,易于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在欣賞風景和美食上,玩心較大,教學過程難免出現松散的現象,紀律性和組織性較差。鑒于外出寫生的“課堂”環境的復雜性,為了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及個人安全,各教研組應與帶隊老師簽訂責任書,各帶隊老師與各學生簽訂紀律要求。在寫生準備期間,學生應在指導老師的組織下,學習相關資料、圖片,開展作品臨摹練習,對實際環境多加了解,多收集資料等。在寫生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組織學生對寫生作品進行重新整理,在教學中穿插開展小型實踐作品成果展,針對學生作品的優缺點給予及時點評和總結,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認識,更好地提高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除了寫生作品展外,還可根據學生的自身愛好,組織一些攝影展、搜集的實物展、關于寫生實踐的文字展等,改變傳統的單一寫生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各方面的才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還需注重學生生活能力、溝通能力等培養。
第二,對于以培養高技能性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而言,基礎的寫生能力應與學生的專業方向緊密結合,突出具體專業在寫生實踐中的應用。不同專業的教學重點和教學內容不盡相同,依據不同專業方向特點,可選擇不同的繪畫表現手段與內容,如室內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是通過建筑速寫、速記的形式表現建筑透視與結構,服裝設計專業則主要體現傳統建筑元素中的圖案及色彩等。而且,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和表達意境來運用實踐材料。如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可采用鋼筆淡彩、馬克筆、彩色鉛筆、水粉、水彩等表現方法,開展建筑物的室內外景觀及建筑局部的寫生,而廣告傳媒專業的學生則能采用水粉、碳鉛、油畫棒等工具進行風格性、裝飾性的色彩設計寫生(夏建紅,2011)。
第三,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入學前接受的大都是應對式基礎專業學習、機械式默記范畫和程式化的表現技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還應該突出“設計”意識,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使學生盡快放下“像或不像”的思維模式,對“形”“色”進行再認識,養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維習慣,進而更好地體驗生活、認識生活,從而達到設計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二)固定實訓基地,增加人文教育
寫生實訓基地的選擇和建設是保證實踐教學工作正常有序開展的關鍵。
第一,系部應根據專業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建立起固定的寫生實踐基地,從而保證教學質量。對于寫生地的選擇,宜選擇在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都具有顯著特征、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區域。除了考察實訓基地的吃住等基本生活條件外,還需要考慮到是否有固定的畫室、多媒體、網絡設備等硬件基礎設施,為學生外出寫生奠定基礎。此外,實踐基地的選擇和建設必須有專業教師的參與,這樣才能適應不同設計專業的多樣化需求。實訓基地一旦固定,老師及學生對當地自然風情和地域文化的了解能大大增強,進而能更好地找到景觀中的亮點,積極地開展創作。
如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與安徽宏村潯陽寫生基地、太行山寫生基地、江西婺源寫生基地建立了長期寫生教學合作關系。這些寫生基地所具備優勢有:首先寫生基地設施與措施的完善,便于我們開展教學與管理;其次步步入景,處處堪畫的地域優勢便于開展寫生教學;最后,安徽宏村、江西婺源的地理環境、建筑風格、民俗文化所具有的廣博深邃的底蘊,能讓學生直觀感受民族文化之精髓。
第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寫生實踐教學中應增加人文教育內容。高等職業藝術教育是當代藝術教育的核心地帶之一,寫生教學的內容不僅為寫生作畫,還要深入生活,體驗生活,通過文字材料、語言、實物等相關資料的搜集來豐富寫生活動的內容,了解與寫生基地有關的民情、風俗、歷史文化背景,甚至是地質地貌的研究,全方位進行了解,感受民族藝術的魅力,探尋自然的美麗,提升自身的藝術造詣。
(三)強化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建設“雙師型”教學團隊
擁有良好的實踐教學經驗和設計指導經驗的教師是保障寫生課程教學方法、教學質量提升的主體。
第一,從事寫生教學活動的專業教師需要不斷提升專業水平,全面理解和把握該課程的發展方向,將設計教學方法手段積極地運用到寫生實踐教學中去,并善于總結每一次的寫生教學活動的經驗教訓,同時合理吸收國內外藝術設計寫生實踐的先進經驗。
第二,可聘用有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社會能工巧匠等擔任兼職老師,并對寫生實踐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提出可行的建議。落實教師在職進修和企業實踐制度,加強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鑒于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實踐項目來源較多,要重視“雙師型”教學團隊的建設,體現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使專業教學與社會需要相呼應,以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四、結語
寫生實踐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在整個專業學習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過寫生實踐,一方面,學生對大自然、對傳統文化的藝術感知及洞察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另一方面,師生雙方增進了交流、溝通、理解,分享思想,探討設計觀念,很好地體現“教學相長”。因此,職業院校應充分結合藝術設計專業的特色,系統完善地組織寫生實踐的教學,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本課程的訓練目的,實現寫生教學活動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沈冠東.對藝術設計專業風景寫生教學的思考[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12):32.
[2]夏建紅,吳海燕等.藝術設計專業風景寫生實踐教學的思考[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3):27-30.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