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珊 李世榮 周永麗
[摘要]目的 分析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性因素。方法 選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4例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使用自制的調查問卷,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病史以及臨床相關指標等信息,分析導致患者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因素。結果 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在不同高脂血癥史、生育史、人工流產史、哺乳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方面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脂血癥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均與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存在相關性,主要表現為有高脂血癥史、有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增大、腰臀圍比值增大會增加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風險。結論 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性因素有很多,其中有高脂血癥史、有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增大、腰臀圍比值增大是其主要危險因素,應積極進行預防,以降低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發生率。
[關鍵詞]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711.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7(a)-0008-04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Methods Altogether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informed consent,a self-mad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patients′ general information,medical history and related clinical information so a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factors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with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 of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yperlipidemia history,childbearing history,abortion history,lactation history,family history,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P<0.05).The hyperlipidemia history,family history,body mass index and waist-to-hip ratio were associated with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The main manifestations were that the hyperlipidemia history,family history,growing body mass index and growing waist-to-hip ratio could increase the risk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elevant factors in the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including the hyperlipidemia history,family history,growing body mass index and growing waist-to-hip ratio.Proactive pre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 induced by menopausal transition.
[Key words]Menopausal transition;Anovulatory dysfunctional metrorrhagia;Correlation
功能性子宮出血是發生于絕經過渡期女性的一種常見病癥,多因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會導致患者出現月經不調、經期紊亂、子宮不規則出血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貧血、休克等不良后果,進而影響女性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功能性子宮出血同時也是引發多種婦科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應積極進行治療[1]。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無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按照發病機制的不同,可將其分成排卵型(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與無排卵型(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兩種,其中以無排卵型更為常見,占比約達80%[2]。相關研究報道指出,絕經過渡期女性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容易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且通過對相關危險因素的干預及對癥治療,可大大降低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發生率[3]。基于此,本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性,選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4例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詳細結果見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4例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屬于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且臨床上出現一定程度的月經不調、經期紊亂、子宮不規則出血等癥狀,經診斷性刮宮、內膜病理等檢查證實為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等器質性病變,且經B超、血常規、內分泌等檢查,排除全身性病變及合并內科病癥。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研究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法,從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獲得病歷。參閱國內外相關參考文獻,結合本院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向患者發放問卷調查表,調查者為經過系統培訓的專科醫護人員,調查內容如下。①一般情況:年齡(<50歲、≥50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專、大學及以上)、職業(管理與專業技術人員、服務從業人員、生產與操作人員、其他人員)、飲食習慣;②病史:慢性病史(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月經史、生育史、人工流產史(有、無)、哺乳史、家族史(有、無)、避孕手段(宮內節育器、避孕套、口服避孕藥、其他);③臨床相關指標:身高、體重、身體質量指數(<24 kg/m2、≥24 kg/m2)、腰圍、臀圍、腰臀圍比值(<0.8、≥0.8)、血脂、血糖。指導患者填寫問卷調查表,檢查問卷調查表的完成情況,全部完成則當場回收,未全部完成則視為無效問卷。共發放64份問卷,回收64份,有效率是100%。整理問卷調查表,分析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性因素。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P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相關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單因素分析
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在不同年齡、文化程度、職業、避孕手段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不同高脂血癥史、生育史、人工流產史、哺乳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方面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多因素分析
以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為因變量,以高脂血癥史、生育史、人工流產史、哺乳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為自變量,在α=0.1的剔除水平上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最終引入回歸方程的影響因素為高脂血癥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根據OR值可知,高脂血癥史、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均與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存在相關性,主要表現為有高脂血癥史、有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增大、腰臀圍比值增大會增加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風險(表2)。
3討論
3.1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表現
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是婦科一種常見病,多發生于青春期及絕經過渡期女性,青春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多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機制未完全發育所致,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多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機制變化所致,直接因素均為無排卵[4]。出血是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出血的時間及周期一般不具規律性,通常先是短時間的閉經,接著出現子宮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少則幾點,多則出現大血塊,部分患者一開始就會大量出血[5-6]。出血時間與周期也是可多可少,少則幾天,多則幾個月。出血癥狀可達2~5年,部分患者甚至更長[7]。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一般不會出現痛經癥狀,婦科檢查的相關指標基本正常,少數患者會出現子宮偏軟、宮口偏軟的情況,個別患者會出現一側或兩側卵巢的輕微囊性腫大[8]。患者的基礎體溫主要為單項型,陰道脫落細胞涂片結果顯示無排卵周期改變[9]。孕激素檢測結果通常停留于增殖期的基線水平,子宮內膜不出現分泌期的異常改變。
3.2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診斷
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診斷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診斷性刮宮、內膜病理檢查、B超檢查、血常規檢查以及內分泌檢查等。臨床診斷時,要求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經初潮年齡、周期、經期、經量以及停經史等,同時對患者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以及血糖、血脂等實驗室檢查,應先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等器質性病變所致的出血以及抗凝藥物、避孕藥等藥物引起的子宮出血[10]。整體而言,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診斷應遵循以下幾點:①明確子宮異常類型,若是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均出現異常,則判定為不規則出血;②排除器質性疾病,這是診斷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重要環節,臨床診斷時必須和所有導致異常子宮出血的器質性疾病、生殖系統疾病和醫源性出血進行鑒別診斷;③鑒別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與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與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在病理、生理以及治療法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臨床鑒別可參照基礎體溫進行判斷,出血前1周左右檢測孕酮指標或適時刮取子宮內膜進行病理檢查的符合率極高。臨床上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發生率明顯高于有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
3.3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影響因素
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相關研究報道指出,年齡>40歲的女性,因為卵巢內卵泡消耗殆盡或卵巢內環境失衡,特別是剩余卵泡對促性腺激素的反應性降低,雌激素分泌減少,對垂體的反饋作用下降,導致促性腺激素水平出現異常變化,但又無法形成排卵前高峰,最終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11]。臨床上,可通過檢測性激素進行判斷,促卵泡激素水平>40 U/L,雌二醇水平<73.2 pmol/L,其中最敏感的是促卵泡激素水平的升高[12]。值得一提的是,只進行一次性激素指標檢測提示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并不意味著卵巢功能的衰竭,明確診斷需要間隔2個月后重復檢測1次,兩次的檢測結果一致方可確診為卵巢功能衰竭。另有研究報道指出,女性進入絕經過渡期時,內分泌會出現明顯變化,且最先變化的是經前期抑制素-A,若月經第3天出現抑制素-A水平降低,可考慮為卵巢儲備功能減弱[13]。另外,當機體出現中樞兒茶酚胺系統中內生性鴉片肽活性的變化時,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導致雌激素的異常變化,因此使子宮出現異常出血。
相關研究顯示,身體質量指數>24 kg/m2的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概率明顯高于身體質量指數<24 kg/m2的絕經過渡期女性,由此提示,體重過重可能是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危險因素[14]。腰臀圍比值是評定中心性肥胖的核心指標,因此,腰臀圍比值也可能是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危險因素。激素治療是臨床上治療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主要手段,但對于體重過重的患者而言,激素治療可能導致體重的進一步加重,因此此類患者建議應用刮宮術、子宮切除術進行治療。本研究結果顯示,身體質量指數、腰臀圍比值與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存在相關性,主要表現為身體質量指數增大、腰臀圍比值增大會增加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風險,提示體重過重與腰臀圍比值是絕經過渡期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的出血危險因素。
脂肪是一個極為強大的內分泌器官,脂肪既會分泌大量的脂聯素、瘦素等代謝類因子,也會利用這些代謝類因子對人體的代謝及內分泌造成不利影響。一般情形下,雌激素的生物學活性會收到一定的控制,當血漿中40%左右的雌激素和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密切結合但不存在生物學活性時,余下大多數會和清蛋白結合,約1%的雌激素不和任何蛋白質結合而呈游離性存在著,和清蛋白結合并游離的雌激素方存在生物學活性。另有研究報道指出,高脂血癥患者體內有生物學活性的雌激素水平會出現異常變化,主要表現為異常升高[15]。子宮內膜長時間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因缺少孕激素對抗,會出現增生。高活性雌激素的長時間作用而無孕酮拮抗,則易出現子宮內膜過度增生而引起病變,進而出現子宮異常出血。相關文獻報道均證實了子宮出血和高脂血癥具有一定的關聯。
有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家族史的絕經過渡期女性,誘發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家族史的概率明顯提升。本研究結果顯示,家族史與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存在相關性,主要表現為有家族史會增加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風險。
絕經過渡期誘發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相關性因素有很多,其中有高脂血癥史、有家族史、身體質量指數增大、腰臀圍比值增大是其主要危險因素,應積極進行預防,以降低無排卵性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張冬平.絕經過渡期患者無排卵性功血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7,24(11):1639-1640.
[2]胡彥,李嵐,黃文珍,等.媽富隆聯合金剛藤膠囊治療圍絕經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2):262-265.
[3]楊六計,余海麗.不同方案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對比[J].醫學臨床研究,2016,33(2):325-326.
[4]張蓉.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刮宮后行曼月樂與米非司酮間斷給藥對子宮內膜厚度、性激素的影響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13(5):155-158.
[5]朱春霞.宮腔鏡下子宮內膜切除術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 19(3):108-109.
[6]吳紅蓮,鄭紅楓,劉少曉,等.自擬益氣健脾補血湯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絕經過渡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7,24(1):87-88.
[7]唐小鴛,彭佳,付湘君.超聲下子宮內膜射頻消融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的療效[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14(3):302-304.
[8]張俊,肖雪芹,魏紹斌.中醫促絕經療法在絕經過渡期排卵障礙相關型子宮異常出血中的應用[J].國醫論壇,2016, 31(4):18-19.
[9]李雪萍,羅菊玉.去氧孕烯炔雌醇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33(14):1981-1983.
[10]尹家瑤,楊瀅,葉智慧,等.誤診為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子宮血管瘤三例臨床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7,30(11):25-28.
[11]劉英姿.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對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7):30-31.
[12]曹偉麗.白眉蛇毒血凝酶聯合復方戊酸雌二醇片對絕經過渡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1):4494-4496.
[13]王艷.去氧孕烯炔雌醇聯合米非司酮對圍絕經期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激素水平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7,28(19):347-349.
[14]趙琦,趙新.去氧孕烯炔雌醇聯合米非司酮對圍絕經期無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7,14(6):99-100.
[15]劉建國,劉莉麗,谷春蓉,等.媽富隆與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外醫療,2015,34(3):13-15.
(收稿日期:2018-02-12 本文編輯: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