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朔
[摘 要] 實踐中,我國法官運用獨特的商事審判理念解決商事糾紛,不僅對探索我國商事審判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也對于公正司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格局起著指導作用。共享包裝裝潢權益判決的出現,使得當事雙方接受并不斷思考資源整合等問題,這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推廣民族涼茶產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商事審判中,審判理念的運用影響著判決結果能否被商主體及社會公眾所接受,是否具備司法公信力。法院工作需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審判理念,其目的在于促進法院司法導向作用的發揮、促進商主體之間良性競爭發展。法官應把握好商事審判理念的時代性特征,優化商事審判方法,加強商事司法導向,從而完善司法審判服務、保障經濟市場穩健運行。
[關鍵詞] 商事審判理念;商事審判;商主體;司法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 DF59/D923.9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8)09-0132-03
一、作為審判指引的我國商事審判理念
理念是行為的指引,商事審判理念基于商法特殊性以及商事活動多樣性而形成,法官對于其的把握是全國各級法院進行商事審判工作的基礎,也是對于商事司法需求的回應。針對商事審判理念的運用,我國各級法院司法能動性的發揮與否,關系到商事審判工作能否契合商業發展規律、指導商業實踐,也關系到司法能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是否對法院審判工作感到滿意。
因此,作為審判指引的我國商事審判理念,其內涵在于:
(一)尊重商主體意思自治
商主體的營業自由建立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基礎上,我國商事審判以尊重其意思自治、商業決策為前提解決復雜多元的商事糾紛,可更好對于商事案件進行裁判,促進商事活動穩定發展,維護商主體既得利益[1]。
(二)體現公平的商業判斷
司法介入商事活動是以維護商主體合法利益為前提,具有審慎性。一般而言,商主體具備專業能力和注意義務來進行商事交易行為等,司法若介入其后糾紛,應給予商主體平等保護,注重商業判斷以及實踐中的商事交易規則等。
(三)保障商業交易安全、便捷
法官在進行商事審判時應盡可能促成交易,注重對交易效力的判斷以及法律的適用,其中理念的運用更是應明晰企業責任、適用商業實踐中的外觀主義等,以促使審判效率和交易便捷[2]。
(四)體現司法規范意識
商事審判中規范意識的體現,可適當降低商業交易中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通常而言,商事案件的判決影響著對之后商主體從事商業活動行為的指引,以及其能否促使市場行為的調節和規范。
但司法實踐中,我國商事審判理念的運用也存在局限性。社會經濟差異因素以及商業發展因素,使得法官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適用商事審判理念深淺立見,同時也因商業實踐發展迅速、風險增多,致使法官理念運用的滯后,欠缺在審判中準確處理市場交易效率與安全之間的矛盾等。而司法局限因素,基于審判組織欠缺專業化水平等,使得實踐中出現法官裁判依據空白或裁判受到質疑等情形[3]。
二、共享包裝裝潢權益判決的司法導向
針對我國商事審判理念的運用,而觀去年社會公眾所關心的共享包裝裝潢權益判決一案,此案是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公司針對知名商品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特有包裝裝潢權益歸屬的糾紛,最高院的終審判決給予我國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以新思路,而這也從審判實踐層面折射出對于我國商事審判理念運用問題的審視。最高院此次裁決帶來的審視在于其司法導向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審判思路需基于對案件事實的全面考量,體現公正司法
最高院法官基于審判原則,在判決中針對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的內容和指向,以及其特有包裝裝潢權益歸屬的確定進行了緊密論證。基于契約自由原則,最高院贊同此案一審法院所作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雖簽訂王老吉商標許可使用合同,但其中并沒有對涉案權益歸屬,即產生于許可使用期間的衍生利益歸屬,作明確約定的認定?;谄降缺Wo原則,法官綜合考量已有判決內容對涼茶經營者的認定,以及當事雙方的發展和影響力,并未直接得出哪方為涉案權益唯一享有者的結論,避免顯失公平。而加強產權保護是當前我國開展“大眾創業、萬種創新”的需要,體現在民商事審判中,法官需對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各類產權進行研究分析,以確保產權保護合理邊界[4],避免當事主體權利沖突。在確定權益歸屬的論證中,法官立足于誠實信用原則,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關于特有包裝裝潢保護制度的規定,對于“王老吉”品牌在歷史發展中發揮的作用、加多寶公司在對該商品經營時形成的包裝裝潢權益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雙方的合作背景、消費者的認知與公平原則等因素進行了綜合考量,最終判定雙方共同享有此產品特有的包裝裝潢權益,以化解當事主體的利益沖突。
“共享”作為我國知識產權審判的新思路,于實體公正層面看,法官的處理結果既從微觀上全面考量影響因素,又從宏觀上明確在不損害他人合法利益前提下,尊重當事雙方合法權益,維護了知識產權領域的公平正義。對此,投射到我國商事審判中,法官在審判理念引導下作出的裁決結果需全面考量案件事實,在平等保護的基礎上,保障沖突各方的利益最大化,秉承機會公正以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二)審判理念需體現正確價值導向,彰顯司法能動性
公正司法是法律價值的體現,社會秩序的穩定發展基于社會主體對法律價值的選擇,而對于社會主體的指引需依靠法官在民商事審判中的價值考量。因為價值考量需要法官把法律規范的應然與案件事實的實然相結合,從而針對不同主體進行公平的利益分配。
該案中,最高院發揮司法能動性,基于價值考量履行司法審判職能,其裁決結果對于知名商品特有裝潢勞動成果進行了肯定,以及要求權益被保障的當事雙方秉承相互諒解精神,善意履行判決,發揮企業應有社會責任的同時,更為當事雙方、社會公眾所接受?!肮蚕怼弊鳛槲覈R產權審判的新思路,其體現的價值追求是法院通過公正高效審理知識產權類案件,保障和鼓勵創新的知識產權制度,打擊相關侵權行為,力爭營造規范有序、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而體現的司法導向則是法院可發揮其司法裁決的評價、指引等作用,引導社會公眾遵循社會管理秩序,以規避日后糾紛的發生。這體現著我國商事審判理念發展的共性,可為商事審判發展所借鑒。
因此,投射到我國商事審判中,法院需秉承能動司法理念,著力解決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堅持契約自由以保障交易安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更好處理“僵尸企業”等,從而完善司法審判服務、保障經濟市場穩健運行。
三、我國商事審判理念的時代性發展
法與時代符,則治;理念與時代符,則用。共享判決雖以個案方式出現,但其契合于當前社會加強產權保護的需要,不僅體現著商業精神,也展現著人文關懷。我國司法審判應是構建于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其運行不能破壞或違背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5]。具體到我國商事審判中,法院工作需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審判理念,其目的在于促進法院司法導向作用的發揮、促進商主體之間良性競爭發展。
(一)立足商業實踐特性
商事法官運用審判理念處理商事糾紛,需把握好商行為的獨特性。商事行為不同于民事行為,民事審判中法官注重對于當事人權益的保護,以追求實質公平,但商主體進行商行為本質是追求效益,商事糾紛的發生更多體現在營利性的商業交易中[6]。以合同的訂立來看,我國民事法官更多的是探求雙方合同關系背后的法律屬性,而商事法官則是站在商主體的立場注重其簽訂合同的商業獲益,維護其正當權益以及市場交易秩序。共享判決能為當事雙方認可和遵循,是因為其提供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尊重勞動者誠信經營積累的社會財富,維護公平競爭、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且為社會公眾提供明確法律預期,公正合理解決糾紛。
因此,一方面我國法官在審判時應兼顧樹立商業交易效率、安全、公平并重的理念。尊重我國市場經濟規律、尊重商主體意思自治,建立保障企業營業自由及效益的意識,這體現在慎重調整商事合同違約金;注重適用企業維持原則,不輕易解散公司等方面。而且,商事審判要注重外觀主義、公示主義等,加強對于善意相對人信賴利益、交易雙方既得利益的保護。同時,法官應綜合運用政策、價值考量等,在商事審判中公平對待商主體以促使機會公正,保護通過正當合法途徑交易的商主體,以及妥善處理金融等領域的糾紛,避免商業風險發生。另一方面,我國法官在審判時應注重商業判斷,樹立尊重交易慣例的理念。作為補充適用,法官在進行商事審判時應尊重行業交易規則、組織章程等,以作為審判參考而平衡現行法律規范的滯后性。由此,立足商業實踐特性是法官進行商事審判的前提,以僵尸企業的處置為例,為認真落實黨中央等的部署決策,當前法院在推進審理此類案件的效率同時,需要與我國探索預重整制度做好銜接等。
(二)優化商事審判方法
部分法律條文在時代發展進程中總會顯出其相對滯后性,而法官在進行審判時需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在運用法律同時,將政策、價值因素等納入考量標準,可促進司法公正。能動司法要求法官在運用法律方法時,從體系化層面出發,在適用法律基礎上通過邏輯論證解釋法律,以實現結果公正的裁決。當然,能動司法也需遵循現行法律規范、法治原則,在合理職責限度內進行,避免法官越位審判等情形發生。因此,能動司法的理念就體現在了商事審判方法的優化中。商事審判在價值取向方面更傾向保護商主體的利益,注重審判結果是否公正、是否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的增加。而法官在裁判時要實現法律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這就需要其關注公共政策、案件蘊含的社會價值等多重因素。例如民間借貸問題,法院在審判時需實際考量區域市場發展變化、中小企業正當投資需求等因素,對于嚴重擾亂金融秩序、經常放貸的企業,依照法律法規規定進行處理,以更好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因此,在商事審判中,公正的審判結果對企業對外行為、市場交易制度完善等都具有直觀指引作用,這離不開法院及法官能動作用的發揮、審判方法的完善。當然,公正高效的商事審判制度的確立,更離不開審判組織自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與培訓。
(三)加強商事司法導向
商事審判理念不是絕對化加以運用,而是要體現個案公正的適用性。法官運用商事審判理念作出公正合理的商事裁決結果,是法院對于案件司法導向、行業發展秩序的考量與保護的體現。以廣藥集團和加多寶公司的案件為例,一審法院判決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益應由廣藥集團享有,加多寶公司無權享有。兩級法院對此裁決之所以不同在于,最高院在價值取向、利益保護傾向上都有所側重,其秉承珍視商主體經營成果、尊重消費者信賴利益的原則作出判決,這有著對法律價值、社會價值的重視。對此,映射到商事審判中,法官立足于商業實踐、發揮司法能動性秉承的審判理念,其不僅促使審判結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預測性,以及起到定紛止爭的效果,同時在立法與監管尚不能制約商事糾紛發生時,個案公正判決的出現可為解決新型商事交易模式下產生的矛盾、判斷市場交易的合法性提供指引,增進司法公信力。而且,法官發揮司法能動性本身就是回應性司法,其基于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公眾司法需求之上,不僅指導社會主體行為,也展現著司法的功能和效益。而這也就賦予了商事審判理念的時代性發展特征,司法導向作用的發揮就蘊含于此。
四、結語
共享包裝裝潢權益判決的出現,使得當事雙方接受并不斷思考資源整合等問題,這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推廣民族涼茶產業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商事審判中,審判理念的運用影響著判決結果能否被商主體及社會公眾所接受,是否具備司法公信力。法官把握好商事審判理念的時代性特征,不僅是法院審判需要,也是防范金融風險、治理商業市場亂象等的需要,影響著當前我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趙萬一.商法的獨立性與商事審判的獨立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30(1):54-64.
[2]王保樹.商事審判的理念與思維[J].山東審判,2010,26(2):8-11.
[3]彭春,孫國榮.大民事審判格局下商事審判理念的反思與實踐——以基層法院為調查對象[J].法律適用,2012(12):68-72.
[4]杜萬華.當前民事商事審判工作的九個重點問題[J].法律適用,2016(7):5-14.
[5]葉林.商法理念與商事審判[J].法律適用,2007(9):17-20.
[6]俞秋瑋,賀幸.商事裁判理念對審判實踐影響之探析[J].法律適用,2014(2):2-7.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