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慧
摘 要:高中的物理課程知識較其他課程有更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學習難度加大,要求學生要有活躍的思維,以便更好地吸收這些知識。所以,物理老師一直都在探尋能減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和壓力的教學方法。經過近幾年來成功的教學經驗來看,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老師作為輔助引導學生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習樂趣,從而完美地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生主體;自主學習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打造和諧教學氛圍
教學觀念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在以往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觀念中,老師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授知識,讓學生反復地做練習題和考試,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并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甚至不去了解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知識點,長此以往,在這種教學觀念下,教師教學變得麻木、模式化、不求創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逐漸消失,疲憊地做各種練習題,享受不到學習知識的樂趣,降低學習效率,不僅成績上不去,甚至會出現討厭學習的念頭。
所以當代教師要積極追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糾正以往傳統應試的教學觀念,積極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首先,教師應該仔細鉆研新課程理念,將應試教育轉變為生動的素質教育,將講授式的教學轉變為探究式,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其次,教師要將課堂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同學們合作交流共同解決,同時為了激發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興趣,應該多安排物理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自動手感受物理的奧妙。最后,營造和諧的班級教學氛圍,促使良好的師生雙邊關系,更好地促進教學活動的展開,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還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優化教學過程,創設愉快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中。
二、關注興趣培養,引導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影響學習成績。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活躍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由于物理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夠直觀,學生學習起來比較費勁,所以就需要老師針對教學內容創設具體情境,以便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現象,發現并提出問題,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實驗,把學生分為兩組,讓他們分別在平滑程度不同的斜坡上進行實驗,記錄小球在不同斜坡下滑的時間,在比賽完成后,給學生提出思考問題:為什么小球在光滑的玻璃面上滑行耗費的時間更短,從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
在課堂正式進入知識探究環節之后,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提出了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就可以組織學生自主討論交流。
三、提倡小組合作交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后,已經掌握了基礎的知識了,這時候就該研究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了,教師應該出示一系列的問題,組織小組自主合作交流討論,并請小組代表闡述討論的結果,教師根據學生談論的實際情況予以指導、評價、總結歸納。當學生小組有疑問時,要及時給予指導幫助,適當地給予鼓舞和引導。例如,在學習“彈性勢能的表達式”這一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探究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生在此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疑問,教師應及時引導學生圍繞彈簧的特性進行猜想,然后再進行實驗。
此外,教師還應該意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具有個性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不能拿一模一樣的教學方式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而是應該采用分層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差異。首先,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根據每一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給予不同的引導;其次,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要合理地分配小組成員,做到優差互補,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差的學生一起學習;再次,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也要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布置;最后,教師要從多方面給予學生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不能將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多肯定學生的進步。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各個地區的不斷推進,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也隨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變革,及時轉變固有的教學理念,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制定教學方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學生創設一個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宇.嘗試翻轉理念革新物理教學:淺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J].中學物理,2015(7).
[2]王潔,王華東.自主學習”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實施[J].物理通報,2014(S1).
[3]曹麗娜.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和趣味性研究[J].內江科技,201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