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昱
摘 要:高中美術教學以美術鑒賞為主要內容,目的是通過美術課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使高中生的審美素養得到相應的發展。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美術鑒賞,逐步發展自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力,在此基礎上嘗試結合美術作品進行個性化的、創造性的評價和賞析,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就美術鑒賞走進高中學生生活的意義及策略進行了分析論述。
關鍵詞:美術鑒賞;高中學生;生活
美術作品的鑒賞對于高中生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審美活動,在進行美術作品鑒賞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感悟、聯想等手段將自己的內心體驗傳達出來,長期進行這種訓練,對高中生樹立正確的審美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通過對美術名作的鑒賞,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對高中生的學習能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興趣和鑒賞能力,使美術鑒賞真正走進高中生的生活,從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審美情趣和生活品位。本文就高中美術鑒賞的教學策略發表一些個人的淺見。
高中美術鑒賞課應當遵循的原則。首先,教師要注意選擇合適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鑒賞,高中美術教材中所涉及的美術作品內容眾多,針對這些作品,教師要注意有取舍的選擇,將其中風格明顯、影響力較強、內涵積極向上的作品作為鑒賞課的重點內容,與學生一起開展有針對性的美術作品鑒賞活動。其次,在鑒賞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感受到因作品而產生的興奮和愉悅之情,從而增加學生對作品的鑒賞興趣,以便更加認真、更加投入地進行美術作品的鑒賞;最后,美術鑒賞活動是一種個性化的情感體驗和理解,因此,鑒賞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站在與學生平等的角度上參與學生的討論和分析評價,鼓勵和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分析理解,使美術鑒賞真正起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傳達學生審美感受的目的,調動高中生基于美術鑒賞的表達能力和情感認知。
一、用美術作品背后的故事調動學生鑒賞興趣
鑒賞興趣是學生進行美術鑒賞的前提,只有當學生擁有了對作品的興趣,學生的注意力和情感體驗才會真正集中到美術作品上,對作品內容進行深入的體會和探究,從而傳達出自己真實的情感體驗。許多美術作品的背后都有一個吸引人的故事,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鑒賞美術作品之初,可以將有關這一美術作品的故事講給學生聽,生動形象的故事加上美術作品的內涵,為作品本身增加了感情色彩,自然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鑒賞興趣。例如,鑒賞作品《拾穗者》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畫家米勒的生平,通過他的奮斗過程引導學生體會在當時的羅馬藝術創作中,為什么獨有米勒的作品脫穎而出,這與他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他對現實中羅馬底層百姓生活的關注是分不開的。正是由于米勒本人從小的生活環境對他的影響,使他對作品中的人物傾注了感情,才能創造出那些真實的、打動人心的作品。教師將這些背景材料作為作品內涵的延伸講給學生聽,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鑒賞興趣。
二、通過創設美術鑒賞情境調動學生情感體驗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為我們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提供了更加生動的教學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創設美術鑒賞的情境,將學生的情感體驗融入情境之中,從而加深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例如,鑒賞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教師可以將網絡中根據《清明上河圖》所進行的動畫設計展示出來,使圖畫以其創作的原始動態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加真實地感受當時的北宋都城汴梁人們的生活情境,從而體會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以及生動形象的描摹。再比如,鑒賞作品徐悲鴻的《奔馬》,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奔馬圖的大圖效果,同時輔以表現草原奔馬的音樂,渲染馬兒御風疾馳的氣氛,使學生感受到作品中蓬勃的生機和四射的活力。可見,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對學生的鑒賞體驗具有重要作用。
三、在鑒賞過程中充分挖掘學生鑒賞能力
歸根結底,美術鑒賞的主體是學生,即使教師有著超高的鑒賞能力和審美素養,在鑒賞過程中如果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鍛煉學生的鑒賞能力,美術鑒賞課也同樣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鑒賞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增強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首先,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畫面美、意蘊美等獨特的美感;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體會、想象、聯想等方式將美術作品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二次創作,加入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對美術作品發表鑒賞意見,并與老師、同學互相交流,形成鑒賞中的思維和情感碰撞與共鳴,以達到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寫鑒賞心得等方式,豐富學生的表達渠道,使學生將自己對作品的體驗宣之于口,大膽地表達,熱情地討論。
總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意在使美育走進高中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推動高中生形成正確的、高雅的審美體驗,從而減緩學習壓力,提高鑒賞能力,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正確地理解美、追求美,形成健康、積極、高雅的生活態度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郭大命.高中美術教學中有效鑒賞模式的構建[J].新課程(中旬),2012(10).
[2]萬璐璐.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方法與實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