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守曉
摘 要:互聯網金融是金融創新的基本體現。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中存在的風險識別、管理欠佳、非法運營屢禁不止、信息技術安全性偏低等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合理闡述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最后提出運用加強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優化互聯網金融機構管控、深化技術安全建設等方法,加速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其為金融行業及我國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大的價值。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非法集資
前言: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在金融產品多樣性、業務辦理便捷性等方面頗具優勢。但結合我國互聯網金融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其雖然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
結合現狀可知,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含以下幾種:
(一)風險識別、管理欠佳
風險識別與風險管理是持續發展目標對互聯網金融企業的主要要求。但結合我國實際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可知,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識別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相對欠佳。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在于:與傳統商業銀行不同,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時間較短,而良好的風險識別能力及風險管理能力需要通過長期的經營發展獲得[1]。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識別、管理能力的不足導致其發展受到影響。例如,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將盈利作為主要目標,忽視或輕視風險控制工作,導致其在運營過程中突遇風險或金融危機時,難以抵抗,并于短時間內陷入經營不善或瀕臨破產等惡性局面。
(二)非法運營屢禁不止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盈利能力較強。隨著人們對互聯網金融認知的不斷深入,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經營也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部分不法企業利用互聯網金融的特殊性,以盈利為目的,違背法律法規的要求,采取各種不法行為獲取大額資金。
例如,不法分子通過炒作熱點概念、發行虛擬貨幣、ICO、IEO等,開展非法集資。為了獲取人們的信任,不法分子根據互聯網金融的特征,編造各種看似合理的理論,并通過各種虛假盈利信息的宣傳(如投資周期短、風險低、收益高;貨幣購買后幣值只漲不跌,如有不符,立即賠償等),蠱惑人們將大量資金投入互聯網金融平臺中。與傳統非法集資行為的區別在于,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非法集資行為更具隱蔽性,其欺騙性及誘惑性較強,如不了解相關知識,很容易上當受騙。上述狀況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限制作用。
(三)信息技術安全性偏低
當下互聯網金融面臨著很多安全性的威脅,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就是一些極端個體的威脅,第二個是互聯網不斷發展之后出現了很多黑客團體,這些黑客團體會威脅到互聯網金融,第三個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金融進行經濟犯罪,第四個是恐怖主義的出現威脅了互聯網金融,以及處于敵對狀態的國家也會想方設法的威脅互聯網金融等等[2]。互聯網金融的威脅越來越多主要是因為云計算以及大數據還不成熟,不足以能夠完全絕對保證互聯網金融的安全,雖然第三方支付以及P2P已經出現,但是還都是在起步階段,安全系數還是在一個相對低一點的水平,我們仍然能夠看到金融詐騙的出現,甚至是遭到了那些病毒木馬的攻擊,然后信息就被泄露,有一些信息甚至被篡改,這些現象都是普遍存在的,由于這些原因,資金進行交易的雙方的信息安全以及資金安全都會受到影響,進而會影響互聯網金融的運作效率,這樣一來交易雙方對互聯網金融的信心也會遭受到打擊。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景
參照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可推斷其發展前景為:第一,初期階段。初期階段也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初始階段,其特征為:在初始階段,互聯網金融企業主要利用本身具有的優勢和優點去吸引和發展一些屬于自己的客戶群體,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吸引一些散戶或者是那些中小企業或者小微企業,正是利用了互聯網的靈活性為那些小微企業創造資金融通的平臺,這樣一來就有了自己的客戶群體,形成一個自己的管理方式[3]。目前來看,那些散戶和小微企業還都沒有被傳統商業銀行所開發和利用,自然而然它們的資金規模也就不足以對銀行構成挑戰,我國目前已經跨越了這一階段。第二,高速發展階段。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征為:商業銀行充分正視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并針對自身經營模式、發展方向進行調整,并主動開展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合作。第三,深度融合階段。在這一階段,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已基本實現了金融業務、經營等的全方面融合。這一階段是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
三、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加強風險防控機制建設
針對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加強風險防控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需求。從互聯網金融企業角度來講,提高風險管理、風險識別能力是改善企業競爭力、吸引更多客戶的必要前提。而為了實現上述要求,可按照如下流程,加強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防控機制建設:
第一,建立完善的風險識別機制。互聯網金融的特殊性決定著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類型更多。因此,為了全面提高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識別能力,互聯網金融企業可采用建立風險數據庫的形式,提高企業當前風險識別機制的完善性水平。例如,Y企業自2017年2月開始利用既往風險類型及風險應對方案整合風險數據庫后,截至2018年6月,其因風險識別不佳產生的經濟損失較2016年下降18.56%。上述數據充分驗證了完善風險識別機制對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識別能力的改善作用。第二,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系統。風險管理系統的建立可利用信息化風險管理軟件及業內其他互聯網金融企業的風險管理經驗來完成。此外,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由員工泄密事件帶來的風險,互聯網企業還應不間斷地開展全員培訓培養教育,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及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員工法律意識與道德意識,盡可能地避免操作上的不當行為。
(二)優化互聯網金融機構管控
面對層出不窮的非法集資活動及其他不良行為,加強互聯網金融企業管控已經成為一項促進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必然需求。為了改善非法集資行為的控制效果,提高互聯網金融企業運營的規范性,可按照如下方法優化對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管控:
整合互聯網金融機構監管中的各項要素,形成集企業內控、行業自律、行政監管、法律約束及社會監督為一體的多層次監控體系。與傳統單一管理模式相比,層次化監管的全面性特征,可有效降低非法集資等不良行為的發生風險。例如,當M互聯網金融企業以ICO旗號開展集資活動,由于其吸引公眾參與,因此,公眾較監管部門更容易獲取M企業非法集資活動的相關信息。此時,公眾可通過相關舉報渠道發揮社會監督功能,進而實現對非法經營企業的嚴厲打擊。
(三)深化技術安全建設
無論是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行業,還是客戶而言,信息技術安全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應進一步深化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安全建設。而互聯網金融企業作為影響信息技術安全性水平的主要因素,其有義務承擔起深化技術安全建設工作的責任,通過各種手段、技術措施,提高互聯網金融信息的安全水平。
具體方法如下:第一,充分借鑒業內成功經驗,不斷升級互聯網安全系統等級及風險防控能力。以企業所選用的防火墻系統為例,為了保障客戶信息及企業相關信息的安全,互聯網金融企業需安排專門技術人員,定期檢查防火墻運行狀況,做好防火墻的評估及維護,充分借助防火墻的安全防范作用,降低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等安全事故的發生風險,有效維護客戶的權益。第二,建立技術安全預警機制。事實上,互聯網金融的特殊性決定著: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安全風險持續存在。因此,除了優化防火墻等安全防護技術體系外,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應通過建立技術安全預警機制的形式,避免信息異常丟失。根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要求,可行的技術安全預警機制建立方法為:建立金融信息數據強制備份、數據恢復體系,確保企業中有關客戶資料、金融業務等信息被盜取或破壞后,能夠通過技術手段恢復。
結論:綜上所述,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狀態,但不容忽視的是,其中存在的問題較多。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應根據其問題類型,采用適宜的建議、方法,消除阻礙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障礙性因素,進而為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晶,劉高為,胡芝.論我國互聯網金融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8,10(13):126-127.
[2]譚智文,金環.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時代金融,2018,12(17):269-271.
[3]吳悠悠.我國互聯網金融:問題、前景和建議[J].管理世界,2015,13(04):170-171.
(作者單位:信和財富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