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冠軍
摘 要:事故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事故原因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而安全意識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人員行為的差異。何為安全意識?本文注重從人員的心理和感知等方面入手,要求切實提高人員安全意識的主觀能動性,主要針對提高建筑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重要性及相應的對策措施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
關鍵詞:事故;安全意識;重要性;措施
1 前言
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中,各類施工生產安全事故的頻頻出現,給社會、給施工企業帶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減少各類施工生產安全事故,成為我們急切解決的問題。事故研究表明,90%以上的事故原因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有關,而安全意識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人員行為的差異,全面而切實有效的提升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是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徑。
2 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所謂安全意識,就是人們頭腦中建立起來的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也就是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各種各樣有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的外在環境條件的一種戒備和警覺的心理狀態。
2.1 建筑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現狀
目前建筑施工現場,管理人員或操作人員安全意識整體偏低,對安全制度、規范重視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對事故的戒備和警覺。在工程質量、施工進度、現場安全與效益等幾個方面發生沖突時,經常注重效益和進度,而忽視安全生產,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有時甚至連必要的保證措施與安全防護用品都減少購買,或者購買的安全防護用品不合格,并且施工人員在現場未按規定佩戴安全帽、防護用品不合格、吸煙、不系掛安全帶等違章作業屢見不鮮,而正是這些常見的違章作業很容易產生安全事故,例如占事故比例45%以上的高處墜落傷亡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安全帶的缺失或不合格所導致。
然而,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建筑施工企業的安全教育培訓中,80%以上的精力用在增強安全技術水平上,只有不到20%的精力用在提高安全意識上,安全意識的提升在安全教育培訓過程中占比較小,這也是施工人員在了解安全操作規程的基礎上仍然違章作業的主要原因。
例如:職工入場的“三級教育”、班前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各種崗位考試等在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比較高,而目前此類管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更偏重于于加強施工人員對“應知應會”常識的掌握,對提高其內心自發性、主觀性的安全意識的作用不是很明顯,一些常見的、明知故犯的違規違章現象就體現了這一點,施工人員沒有真正在內心去接受安全、爭取安全。
2.2事故與安全意識
高處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觸電作為建筑行業“五大傷害”,占建筑行業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90%以上,其中高處墜落45%以上、物體打擊20%以上、機械傷害11%以上、坍塌6%以上、觸電6%以上,對近幾年發生的“五大傷害”事故原因分析報告進行研究發現,除天氣、地震等客觀原因所導致的自然災害外,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成為導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操作人員明知有危險,卻因怕麻煩而不愿采取應當采取的安全措施;明知有危險,卻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企圖僥幸過關;明知不該去做的事,也要去做。他們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規程,缺乏安全知識;也不是技術水平低,而大多數是“明知故犯”,還會自覺不自覺地出現走捷徑,或者自己欺騙自己"下不為例"而屢屢再犯。
例如:2008年“11.15”杭州地鐵施工塌方事故,雖然有地質偏軟等客觀原因,但是事故發生之前已有征兆,施工管理人員安全防范意識不強,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采取預防措施,最終導致事故發生,釀成大禍。再如《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體育館及宿舍樓工程“12.29”筏板基礎鋼筋體系坍塌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中對事故原因分析當中有以下幾點:作業人員擅自減小馬凳鋼筋直徑、隨意增大馬凳間距,降低了馬凳的承載能力;建工一建公司對項目部項目經理統一調配和協調管理不到位,明知備案項目經理無法到現場履行職責,仍未及時履行相應的變更手續,致使備案的項目經理長期未到崗履職;監理單位對項目經理長期未到崗履職的問題監理不到位,且事故發生后,偽造了針對此問題下發的《監理通知》。針對以上問題,管理人員、操作人員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自身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安全意識不夠,內心缺乏生產必須安全的觀念,從而從根本上導致現場管理混亂、事故隱患長期未消除,致使生產安全事故的悲劇最終發生。
2.3安全意識與安全行為
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它包括認識的感性階段和理性階段。從意識的能動性而言,它能夠指導人們的行動,使人們的行動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因此,意識的存在會對事物發展進程起到巨大的促進或是阻礙作用。在工程施工當中,是要先提高施工管理人員和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才會有他們的安全行為;有了他們的安全行為,才能保證工程施工的安全生產。相反,如果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其本身就會對必要的安全技術措施不予接受或者產生抵觸,安全教育培訓所要達到的效果就很難實現。所以,在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當中,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增強人員對施工安全的自覺能動性,就變的尤為重要。
3 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的有效措施
3.1安全管理工作觀念的升級
事故發生的四個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因素、管理因素,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誘因,物的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因素在某種程度上更是基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所造成。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就要從“知”和“做”兩個方面下手,所謂“知”就是安全技術性教育,所謂“做”,就是讓施工人員在“知”基礎上,主動的以安全、正確的方式進行施工,提高施工人員“要安全”的主動性,即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正是我們目前安全管理工作的弱點。
安全管理工作觀念的升級,就是要在做好安全技術性教育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的提高,把人員意識的提高作為安全管理的一項重點工作。
3.2注重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教育
安全意識的教育就是要求我們在進行日常安全教育培訓的過程中,不僅讓施工人員知道“怎么做”,而且更要讓其深刻體會到“為什么這么做”和“這么做的價值、意義”。
3.2.1 開展事故案例分析教育
事故案例教育,即選擇一個或幾個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典型事故案例,經過分析從中總結出帶有規律性的經驗教訓,運用多種形式向施工人員進行傳達的安全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具有強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這種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思想,其不能等同于案情介紹,也不是脫離實際、空泛無物的概念說教,僅僅把事故的基本情況公諸于眾是遠遠不夠的,主要的是應根據事故案例的情況找到內在本質,找到使人信服、使人銘記的道理,使施工人員充分了解不安全行為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能夠起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教育的內容需要切合實際,針對性強,容易引起施工人員思想上了共鳴。
例如:2016年11月24日,江西宜春市豐城發電廠三期在建項目發生冷卻塔施工平臺坍塌特別重大事故,造成事故現場74人死亡,2人受傷。為充分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加強事故警示作用,公司各項目部立即針對這次事故案例召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展現本次的事故對人員、財產造成的巨大損失和相關事故原因,參會人員對觸目驚心的場景感觸頗深,聯系到自身日常在各類平臺、腳手架施工中的不規范作業,不僅心驚膽寒,大家都情不自禁的發出“以后可要小心、以后一定要注意安全”的感嘆。
3.2.2 開展視頻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采用觀看安全類影片、警示片、動畫等形式進行開展,在傳統安全教育只靠“聽”的基礎上,改變教育培訓的方法,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給施工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視頻安全教育的方式更能把所要闡述的內容直接、完整的表達出來。通過對現場施工人員的研究發現,經歷過事故發生的受害者或者是旁觀者對事故的危害是最有體會的,“心有余悸”的效果使這一部分人在以后的安全生產中對類似隱患格外注意,安全行為的表現遠遠高于平常人,通過這一切入點,視頻安全教育完全采用事故分析、事故再現的方式把觸目驚心的場面進行還原,通過事故的危害甚至是血的教訓來喚醒人們消除隱患、珍惜生命、生產安全的意識,杜絕人為災害。
3.2.3 開展“體驗式”安全教育
“體驗式”安全教育,直接演繹和體驗建筑施工現場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災害,讓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中親身體驗其危險性,了解應對方法,掌握安全對策,提高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文化水平。安全體驗區是目前一種新型的建筑施工安全教育模式,以實景模擬、親身體驗等直觀方式加強安全教育。體驗式安全培訓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體驗者通過參與真實或模擬安全生產環境中的具體事例,使施工人員得到親身經歷般的效果,安全體驗區一般設有平衡木體驗、綜合用電體驗、推倒體驗、安全帽撞擊試驗、安全帶體驗等多項體驗設施,過安全體驗活動,讓大家對安全防護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將施工安全教育與體驗相結合,讓安全理念以更真實的感受讓人牢記于心、體會于行。
結合公司在施工項目部,通過對“建立安全體驗區”和“未建立安全體驗區”的項目進行抽樣比較發現,參加“體驗式”安全教育活動的工人,對自身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比較規范、要求較高,例如在組織開展過多次“體驗式”安全教育的項目部工人安全帽、安全帶規范使用的比例至少高于其他項目10%以上。
3.3 創新安全管理宣傳工作
宣傳的目的性就是傳播一定的觀念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動的行為。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宣傳工作就要使施工人員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創新安全管理宣傳工作就要在以往條幅、制度、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的方式下,開發新的、更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加深施工人員記憶的宣傳方式。一是可在施工現場比較醒目的地方懸掛安全宣傳標語,內容盡量要通俗、接地氣。
比如深圳某工地的安全標語:“親愛的工友: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別人睡你媳婦,打你孩子,花你的撫恤金!打工安全,為你自己”,文字內容雖然平凡,但卻個性十足,能引人深思,引起共鳴,就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二是有條件的項目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安全宣傳片,或者在施工現場入口處、項目部會議室、食堂等處安裝音頻播放器,內容要多收集、多篩選,盡量選取題材鮮活、就近、貼近本項目實際的音頻資料,用聽覺感受使心靈得到震撼。三是項目安全員要多與工人聊天,傳播安全理念,一線的普通工人本身是很好交往的,我們的項目安全員要拉下架子,把他們當成親人,面對面,真誠地與他們交流,安全員可采取拉家常、講故事、傳達事故新聞,或者講述自己的所見所聞、親身感受等方式,在談笑間把安全理念傳播出去。
3.4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工作
3.4.1企業領導要大力支持。
企業領導應大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這種支持不能是僅僅停留在表面上的強調,而應該是在實際行動中切實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明確認識到安全工作是“以人為本”發展核心的重要體現,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做到“不保證安全不開工、不解決安全問題不放過”,把安全問題當作工程施工中的頭等大事來抓。
3.4.2調動一線施工人員積極參與安全管理
一線施工人員是整個工程施工的主要參與者,也是安全生產事故的受害者,他們安全意識的提高有助于工程整體安全氛圍的形成。在進行日常安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讓一線施工人員全員參與。
例如,目前部分項目部開展了“隱患隨手拍”活動,施工人員在現場發現安全隱患,通過微信群進行上傳并獲得項目一定的獎勵,此類活動的開展讓一線施工人員從執行者變成了監督人,自發性的安全意識就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要求自身安全同時還做到監督他人,并且形成全員參與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圍。
在六月份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及各項目部下半年“百日安全無事故”活動開展期間,各級領導對活動開展關注度較高,項目部對活動開展進行充分的策劃實施,現場施工人員參與活動積極性較大,在這段時間內,現場施工人員明顯違規違章現象減少,發現隱患并消除隱患的舉措明顯,人員相互監督安全生產工作力度加大,形成良好的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工作的氛圍。為什么在這段時間以后,現場施工人員安全行為明顯懈怠、以及為什么在春節前后成為事故多發的關鍵時期,原因就是在于全員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從上到下未形成統一的安全管理要求,沒有相對比較明確的安全管理措施,可見,全員參與安全管理是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途徑。
3.5注重親情教育,加強人文關懷
目前,在我們建筑施工現場大部分工人是背井離鄉,外出打工,與家人半年甚至一年都未必見面一次,親情就自然而然成為每個人心中最敏感的“弱點”,念到家中老人妻子兒女,就會使每個人為之動容,甚至流淚。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去“利用”工人的親情“弱點”,而是去嚴格保障每個施工者的人身安全,為職工家庭負責,為企業安全負責。項目安全教育工作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加強施工人員的親情教育,讓個人家庭責任意識與自身安全意識進行有效的結合,讓廣大施工人員更深切的意識到,保障自己人身安全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自己背后的家庭著想,這是使施工人員容易接受安全管理、切身提高自身安全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
加強對施工人員的人文關懷,首先,項目應支持并提供施工人員與家人的聯系,其次,項目部與施工參與者建立公平、正當、合理的勞務關系,為其權利提供保障,再次,項目部盡可能提供好的食宿條件與休假制度,對現場施工條件進行改善優化,盡力營造一個安全、整潔、舒適的施工環境,這樣可以提高施工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專注程度,同時對個人安全意識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4 結論
提高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是減少生產安全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徑,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讓每一名工程施工人員接受培訓、執行制度,逐步形成行為規范,逐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過意識的能動性來指導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及時預見隱患,消除隱患。這樣,我們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問題和安全隱患也就可以得到相應的解決和避免,施工安全也就可以得到我們有效的控制。或許在將來,我們的建筑工人都是懂安全的,都是講安全的,對不安全的因素能很快指出并改正,甚至拒絕到存在安全隱患的作業環境中上班。這就要求全體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建筑工人一起努力,逐步改善,共同打造我們心中的安全家園,形成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實現我們建筑行業的安全夢!
參考文獻
[1] 劉軼松.安全管理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探討[J]
[2]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體育館及宿舍樓工程“12.29”筏板基礎鋼筋體系坍塌重大生產安全事故調查報告
[3] 梁立峰.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及安全事故預防
[4] 鄧思聰.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J]
[5] 陳舂秀.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
[6] 張新華.淺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
[7] 宗明珠付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科學時代
(作者單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