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泗波
摘 要: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的同時,政治文化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國企的發展中,由于我國經濟現階段處于上升階段,發展的多樣化使得各行各業都在爭先找尋商機,努力尋求適合自身的發展軌跡,這就導致了現階段的商業發展呈現一種“擁擠”的狀態,為了找尋商機,抓住商機,國企之間免不了會進行對商業項目的競爭,現代社會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國企名詞———核心競爭力。為了提升國企的市場競爭力和核心競爭力,國企從各個方面進行整體的改革,力求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處于不敗之地,保持國企的長期穩定發展。
關鍵詞:國企政工;隊伍建設;問題;措施
1認識國企政工工作對于核心競爭力的意義
在國企的發展過程中,良好的國企運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保持國企運作的優良性并不單是依靠員工的工作水平和領導者的管理水平,更要依靠一個國企的獨特理念,當國企的文化形成一個系統明了的體系時,不論國企內部的人員更替,還是歲月流逝,這種企業的文化一直會影響著國企的發展,而打造國企的文化傳承就需要一代一代的領導階層不斷的進行改革,與時俱進,讓國企的發展變成有生命力、蓬勃向上的發展,將時事政治與國企的文化內涵相融合,打造屬于時代,又彰顯國企特色的文化理念。這樣,國企的發展才能夠長久,國企在市場競爭中才能脫穎而出,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專屬理念與品牌。
2產生的原因分析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發展,我國國有國企中的一部分職工包括干部的思想觀念都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從最初的一元化逐漸轉變成了多元化觀念。在傳統的國有國企發展過程中,其中的干部和員工價值觀念都比較單一,就是單純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但是在后期隨著我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其中有一些多元化的思想進入到國企當中,其中不乏有一些劣質思想的存在,很多實用主義、個人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趁機進入到了員工的價值觀中。現代化社會國企逐漸完善,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還應用傳統的管理觀念,無法滿足國企的現代化發展需求,例如說黨組織無法從根本上劃清楚新三會和老三會的權限責任,就很容易導致政工工作的開展受到影響。在國企內部工作人員的工作結構和工作方法都產生了變化,因此員工的收入水平和適應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差距,一部分年輕的國企員工可能主體觀念和競爭意識比較強,因此具有一定的求利性和競爭性,還有一部分老員工過于排斥新工作形式,造成了國企內部的矛盾產生,影響了國企的穩定發展。
3國有國企政工隊伍建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3.1制度設計造成的思想政治工作弱化
經濟體制改革引進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推行了現代國企管理制度,董事會與黨委會并存,有的黨委書記由董事長兼任,有的董事會與黨委會是同一套班子,致使國企的領導在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和經濟建設兩者關系時偏重于經濟建設而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是造成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制度原因。
3.2國企政工隊伍人才匱乏,后勁不足
現在很多國有國企片面追求經營業績,重視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培養,這本來也無可厚非。但是,不應該忽視政工隊伍的建設和充實。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綜合性很強,對政工人員和政工隊伍素質的要求很高。但事實上不少國企的政治工作者知識結構單一,有的不懂生產業務,缺乏崗位歷練。很多優秀人才認為從事政工沒有前途,自己的才華得不到充分展示,不愿去搞政工,使政工隊伍出現了高素質人才匱乏,后備力量不足和老齡化、能力弱化等情況。
3.3學習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缺乏
社會發展和國企經營形勢的變化,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國企政工工作面臨的新問題層出不窮,政治工作的壓力和難度日趨增大。但很多國企政工人員卻思想保守,不愿投入精力去學習,對社會和國企形勢不了解,對新問題不敏感,對新知識不渴求。工作中也習慣于按老思路、老方法、老套路去看問題、辦事情,使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一直停滯不前,無法滿足新時代對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3.4政工組織人員配置不合理
很多國有國企的政工機構設置和人員配置不合理。隨著黨政“一肩挑”的無限擴展,很多干部身兼數職,兼而不管、首尾難顧的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國企的基層政工組織機構不健全,政工人員的職責不清晰,任務不明確,工作成效無考核。這種混合式的政治工作機構已難以適應現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成為當前國企政工隊伍建設的障礙。
4加強國企政工隊伍專業化建設之策
4.1正視政工工作的價值
正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價值,不斷提升政工干部的地位。要樹立“五線”意識,即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行業發展的動力線、安全生產的放心線、職工隊伍穩定的保障線、行業管理的效益線的高度來看待,克服政工干部沒有“出息”和“邊緣人”的看法,發揮其引導和“保駕”作用。
4.2優化政工隊伍的結構
拓展選人用人途徑,嘗試通過“三個一批”,即交流一批、培訓一批、選調充實一批的途徑,優化政工隊伍的結構,多選調一些具有高學歷和專業背景的優秀年輕人充實到政工崗位,發揮黨政“雙向進入”和“交叉任職”的體制優勢,讓行政管理崗位和生產技術部門中符合條件的黨員進入政工隊伍,對有突出業績的優秀政工干部,在職稱評審、評優選先中予以傾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進入政工隊伍。
4.3強化激勵機制穩定政工隊伍
拓寬政工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合理規劃職業生涯,讓他們都能看到自身發展的前途。建立健全切實有效的激勵機制,讓政工從業人員從個人全面發展的角度看到干好政工工作大有可為。并適當提高他們的政治、經濟待遇,鼓勵基層黨組織向上一級黨組織推薦優秀的政工人才,為國企政工干部真正搭建提高素質、豐富閱歷、施展才華的平臺。
4.4加強教育培訓提升政工隊伍素質
加強教育培訓,僅靠組織手段是不夠的,必須堅持組織培養和自身努力相結合。一方面各級組織要采取各種辦法、多種形式,通過多渠道、多層次、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正規的系統培訓提升政工干部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政工干部也要加強自我學習,不斷改變技能單一的狀況,做到既懂黨建政工知識,又熟悉生產經營工作。
4.5加強政工工作與科技文化的結合
在新時代進行國企政工管理方式的創新就必須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網絡技術和新媒體作為新手段,用互聯網科技將思政工作的范圍拓寬,更加方便快捷,也更符合當代人們的生活習慣。通過把抽象的思想工作變得具體,落實每一項思政任務,通過網絡開展工作對國企內部的政工管理流程進行優化,提升國企政工管理的工作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新形勢下的國企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力,必須加大對國企政工工作的創新管理,要注重員工的思想政治和具體機制的培訓,順應新形勢的發展,符合時代要求。保證國企健康的持續發展,提高國企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蘭世兵.論新形勢下國企政工管理方式創新[J].廣東科技,2014,23(20):183-184.
[2]劉華.論國企政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國企技術開發,2013,32(14):53-54.
[3]歐俊校.國企政工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難點和對策研究[J].管理觀察,2016(07):126-128.
[4]劉榮.新形勢下國企政工管理方式創新[J].江西建材,2016(22):265+269.
[5]李鵬.新時期國企政工管理方式創新方式分析[J].東方國企文化,2015(06):77+79.
[6]馬金利.新時期國企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技與國企,2013(16):259-260.
(作者單位:青島西海岸城市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