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選
摘 要: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教育改革適應世界教育發展潮流的必由之路。在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這四方面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其實是一種人文精神,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利用祖國語言、文字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站在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的研究基礎上,對其具體的培養路徑進行有效的探索,希望能夠促進高中語文教育研究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人文精神
高中語文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在對這四大方面的總結過程中,我們認為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是其中的共同要素。對學生進行具體的教學培養過程中,我們將體現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貫穿始終,力求讓學生在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依托人文底蘊利用語言、文字的方法進行更加有效的情感表達。以下就結合具體教學情況,進行簡要介紹。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
在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中,其共通的特點是體現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人文精神。學生在發展核心素養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利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行對意圖的表達,對思維的理解,對審美的發展,對文化的傳承,是學生將自身的人文積淀結合自身情感態度進行完整表達的過程。學生在此期間,能夠有效樹立語言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語文思維能力、審美鑒賞能力、審美創造能力,并且能夠對祖國傳統文化加深理解,從而自覺承擔傳承責任。語文學科是一門人文學科,學生在高中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發展以人文精神為核心的核心素養,可以將語文學科的內在魅力體現在學生的終身發展之中,實現自我價值的提升。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高中語文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需要將核心素養有效地結合到教學過程中,具體在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語文品格與語文能力,實現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
1.利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首先對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素養進行培養。我們應該充分依托語文課文,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想與情感進行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課文發展思維能力,提升人文底蘊。而閱讀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充分吸收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學生學會利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傳統文化,從而養成自覺傳承傳統文化的意識,站在當代的角度理解傳統文化,進而對傳統文化的發展事業做出貢獻。
例如,我們在《拿來主義》一課,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如何利用“拿來主義”去批判地繼承我國傳統文化。學生們通過閱讀課文,首先總結出“拿來主義”的本質特點及具體運用方法,在自身思維的基礎上,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歸納,分析對哪些傳統文化應該進行批判,對哪些傳統文化應該進行吸收,以及如何在當代社會有效地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使學生立足課文結合現實,發展和提升了自身的思維能力,強化了文化傳承與理解意識。
2.利用寫作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及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讓學生們通過組織語言,將自身內在的情感美體現在寫作作品之中,表現出新時代青年人特有的精神風貌。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素養,我們為學生進行特定語言環境下的寫作教學,即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寫作背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建構語言,運用文字表達的方式進行作文創作。為了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我們在寫作教學中充分結合閱讀教學,讓學生們閱讀特定的課文或文字材料,將自身通過閱讀所受到的啟迪,利用藝術性的語言進行寫作,使學生在深刻體會閱讀材料的美感的基礎上,進行了有效的審美表達。這樣的寫作教學以情感表達作為突破口,充分注重學生在寫作創作中的情感地位,讓學生將自身情感融入創作作品之中,實現了對學生語言建構與應用及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的提升。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對學生終身發展具有重要促進意義的工作,我們要在工作中充分總結學生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的發展需要,進行對學生的有效培養。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是發展學生的人文精神。通過發展學生的語言建構與應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大方面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根據自身的人文底蘊,利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有效的情感表達,從而體現出語文學科的情感表現特點。我們在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過程中,依托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對學生進行了具有啟發性、創新性的培養,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淑艷.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J].教育(文摘版),2017,2(8):248.
[2]劉徐應.淺談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運用[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4(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