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伊明
摘要: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關系著全民素質的高低,更是提升我國全民素質的關鍵。因此,本文就針對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現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對策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貧困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對自身的發展和提升全民素質尤為重要,因此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越來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大學時代,因貧困大學生自身心理不夠成熟,導致貧困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的群體。隨著社會的發展,貧困大學生面臨諸多就業壓力,讓貧困大學生自身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
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康發展現狀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大學生知識水平較高,發展的潛能也比較大,大學生的特點是年輕有為,積極向上。貧困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來源于,就業難、學業壓力過大和現實目標不明確等。貧困大學生面對生活的壓力,經濟的不給力,專業知識不足,人際關系不融洽等多方面。
(二)主張學校構建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長期以來,我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深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育內容的設計上過分的關注學生心理問題,而忽略了學生心理上潛能的開發,偏離了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發展教育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積極心理學以傳統心理學為基礎,并不完全否定消極心理學的作用,實施主張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從消極的方面轉移到積極的方面,希望從培養積極的品質來抵消消極的影響[1]。
(三)主張學校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實施情感教育
積極心理學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所普及,雖然心理健康的輔導很重要,但是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來增加貧困大學生的幸福感,塑造積極向上的品質,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最終讓貧困大學生養成一種在困難面前積極尋找辦法的思維方式,并內化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樣才能使貧困大學生真正快樂的生活。
二、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片面化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消極和積極兩大模塊組成,目前我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多以消極為主,關注貧困大學生在群體存在的各種心理疾病,了解和解決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忽略貧困大學生心理潛能的挖掘,對貧困大學生積極心理個體的培養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只是讓貧困大學生了解自身存在消極的心理狀態,而對如何培養好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很少,導致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夠高。
(二)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
在普通高等院校里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被重視,學校只設置學時、學分,對教學內容因材施教,理論性的教學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實用性不高,無法將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學目標順利的開展下去。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欠缺,心理教育理論知識較少,嚴重的影響著貧困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發展。
(三)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治療化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學生消極的心理行為上進行治療,忽略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規律,而不重視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預防性教育,導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質性的問題,同時,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在出現問題時才被重視,又因為心理學知識不夠全面,導致許多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不能被解決[2]。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對策
(一)多關注貧困大學生積極心理健康的發展
積極心理學應該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著手,反對消極影響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心理學是反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對問題進行處理和解決,提倡預防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預防性教育讓貧困大學生形成一種積極向上、良好的心理狀態。貧困大學積極健康心理挖掘和發展是將每一位心理健康貧困大學生都包括在內,通過正確的教育讓每一位貧困大學生都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通過預防避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3]。
(二)強化貧困大學生積極的情緒
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等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通過強化貧困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來培養貧困大學生個體積極心理品質,是通過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大力推廣,讓貧困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增加興趣和自信心,培養貧困大學生積極的心態,如果將這些積極的情緒融入到貧困大學生血液之中,將會讓貧困大學生的知行能力促進貧困大學生德、體、美的全面發展[4]。
(三)轉變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倡導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可以將單個咨詢和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力提倡團體輔導,互相交流心理問題的處理方式,目前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為高效,但是也不能否定單個咨詢處理問題的優勢,把單個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才能讓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在教育中提升貧困大學生交往的能力,通過良好的人際交往來實現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當今社會高等學院教育的必要任務,為了充分挖掘貧困大學生的潛能,新時代高等院校將從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出發,從培養貧困大學生積極、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著手,健全教育的格局、拓寬教育的途徑,并從多個方面去優化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以促進貧困大學生健康快樂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楊衛娥.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討[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6(12):138-139.
[2]楊梅.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山海經:故事,2016(9).
[3]劉雯潔.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效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5):112-112.
[4]張青.精準扶貧視角下高職院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風,2017(26):28-28.
[5]張萍,李義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貧困大學生的人文關懷與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文摘版,2016(9):00295-0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