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媛
[摘 要] 在新課標改革的前提下,將情感教育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是當今中學語文教育的最主要表現,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語文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 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學手段
語文教學要著重關注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和效率也有著重要作用。在此基礎上,要滲透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在閱讀方面滲透情感教育,學生可以在閱讀文章的時候,認真聆聽教師有關文章背景的講解,從而切身地體會文章作者的情感,按照字句邏輯對文章進行分層,并總結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通常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寫作方面滲透情感教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多閱讀,充實學生們的知識儲備,這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寫作積累優美的詞句,還能陶冶學生情操,使寫作文章情感充實,從而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
一、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計劃忽視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語文教學講究整體性,但是目前有一些教師不能很好地整合語文知識與語文閱讀寫作情感,會出現過分強調語文理論知識的情況,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導致知識與情感聯系不密切,教學效果差;而且現如今的中學語文教學形式單一,為了應考教師通常會采取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禁錮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學生們的創新和創意得不到發揮,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也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2.更注重語文的工具性
寫作是最能培養學生感情的一種方式,對周圍的人或事的感受通過自己的表述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是抒發情感的重要途徑。但是在中學寫作教學上,教師們過于重視寫作規范和技巧,學生的感情往往得不到發揮,最終導致文章讀起來索然無味,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閱讀方面,有些教師也忽視了文章的寫作情感,過于重視文章的寫作方式,無法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的意境,從而降低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1.尊重學生個人情感
目前,課堂考核測驗是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掌握水平的最基礎重要的方式,它不僅能夠通過測驗成績判定學生對語文知識的了解,還有利于教師實施情感教育。在測驗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測驗成績對學生進行分組,并且對不同組別的學生實施分層教學,以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實現基礎知識的消化和吸收。其中對理解能力較高的學生要用較短的課堂教學時間進行提示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情感,因此該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強,可以獨立完成較困難的課本內容,在此基礎上也能激發較低層次的學生的學習動力。對于理解能力較低的學生,就要多多利用課堂時間,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學和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知識。
2.實施典型激勵
典型激勵是當今教學中較為常見的激勵機制,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典型激勵的方式,激發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提高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具體方式為:對于品學兼優的學生的優點在學生之中進行宣傳和獎勵,從而引發學生之間的學習競爭力,實現學生們的相互合作以及競爭意識。其中公平公正是典型激勵中必須要遵循的原則,其在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的同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能力較弱且從未受到進步表揚的學生的感受。對于相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同等層次范圍內的激勵,并且教師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一定要觀察細致入微,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生變化都要進行相應的鼓勵和懲罰,并且要對學生進行階段性表揚,使學生得到教師的關注和成績進步的喜悅之情。另外,如果學生出現違反課堂紀律以及相應學習錯誤的情況,也要給予相應處分,實現獎懲并施,公平公正。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們是一樣的,絕對不可以區別對待,所以要加強情感教育。由于初中生的情感變化快,心思敏感,如果教師的所作所為讓他們感覺到了忽視、不放在心上,他們就會對教師產生怨恨和反感的情緒,不利于今后對學生的管理和教育。因此教師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不管是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性格調皮還是性格文靜的,都要按照一樣的標準去對待,千萬不能讓學生感覺到被忽視。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且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適合用該種方法的知識點進行教學,將小學生們分組聚集在一起,將問題集中討論,在教師的幫助下將語文知識進行整合,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能力。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增強了思維的活躍,對于那些較為困難的題目,可以通過小組內部人員的討論完成,在這階段中,教師要給予相應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4.提高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目前在語文教育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尤為重要,多媒體技術主要是利用計算機網絡,不斷培養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語文知識情感能力。初中語文課程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個是現實性,另一個是開放性。兩種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更加適合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技術,不僅僅是教師可以在網絡上尋找優秀的教學資源,學生本身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兩者結合更有利于情感的培養。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在網絡上得到解決,通過研究總結出來的經驗也可以在網絡上分享,另外各個不同學校的學生也可以在網絡上溝通交流,提高自己自主學習和研究能力,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經過各個研究和實踐的證實,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特點影響著課堂中自發、討論、自主、民主等教學方式的出現,能夠營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多媒體教學對圖像、聲音、視頻和動畫的熟練應用,能夠使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下進行學習,在這種狀態下,遇到的問題也能夠輕松解決,有利于課堂學生之間合作交流。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看云識天氣》的時候,由于該篇文章講述了如何通過觀察云朵的變化來識別天氣,屬于一篇科普類文章,沒有太多的情感渲染,大多是生硬生僻的氣象名詞,而對七年級的學生們來說,有些抽象名詞并不能得到完全的理解。如果通過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的話,勢必會導致大多數學生產生疑問,課堂效果不好,而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技術來呈現的話,就可以通過展示各種各樣的云朵形狀,按照課本所講述并配上相應的文字,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不知不覺地提高了學生們的理解能力,培養了學生們的語文情感。
5.利用情感教育加強閱讀寫作能力
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必須要提升自身的閱讀水平和質量,而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優秀的寫作能力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學生們的寫作素材往往是通過對身邊事物的感知以及大量的閱讀來得到的。在現實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們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的情況來制定個性化的寫作閱讀要求,以學生為主,重點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習慣能力等,并且根據當前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合理優秀的閱讀文章,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供閱讀基礎,也能不斷提高學生在寫作中對優秀素材的應用程度,從而通過閱讀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際情況,培養學生語文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玉生.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學周刊A版,2015,(9):221.
[2]莊曉燕.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7,(85):61.
[3]范國文.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文學教育(下),2016,(1):91.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