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龍 盤艷芳 李利偉
摘 要: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包括倉庫、碼頭在內的各項裝卸工作對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工作量的增加又對不同機械的性能提出了新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以包裝箱碼垛機機械結構作為分析對象,分別就其機械結構的設計和性能測試進行研究,包括主要模塊、工作原理、核心技術和模擬過程等,以期通過分析明晰原理,優化理論,為后續工作的具體開展提供必要參考。
關鍵詞:碼垛機;機械結構;智能技術;工作效率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9.047
0 前言
碼垛機是將已裝入容器的紙箱,按一定排列碼放在托盤、棧板(木質、塑膠)上,進行自動堆碼,可堆碼多層,然后推出,便于叉車運至倉庫儲存。現代倉庫以及碼頭等地對碼垛機的需求量持續增加,也對碼垛機的性能提出了較高要求,以信息技術的發展作為支撐,可以應用智能技術、通信技術等對碼垛機的機械結構設計給予強化,提升其工作性能和效率,本文對上述內容進行分析。
1 包裝箱碼垛機的構成及運行原理
包裝箱碼垛機,由機身、伺服電機、同步帶等部分構成。其中,伺服電機的功能,主要在于控制碼垛機,使其完成取箱及放箱等動作。同步帶的功能,則以傳動為主。碼垛機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在本次設計中,強調其工作的效率和規范性,考慮到分析對象為機械結構,將其進行簡化,默認為行走機構、抬升機構、伸載機構,不考慮潤滑、老化等附加因素的影響。在簡化過后,碼垛機工作包括標準碼垛、貨物輸送、棧板輸送等,不同裝置協同作業,行走機構主要實現碼垛機的位移,抬升機構和伸載機構共同負責貨物存取和擺放。在正常條件下,系統的啟停由管理人員負責,設備啟動后,根據傳感器提供的信息自動投入作業中,在伺服電機的動力支持下,通過抬升機構、伸載機構存取貨物,借助鏈條、同步帶等來完成驅動。碼垛機的控制系統依然多條能夠獨立運作的工作軸實現,以智能系統負責實施控制,通過大規模機器訓練保證工作的有效性,尤其是三維空間內水平移動、貨物存取的精度[2]。
2 包裝箱碼垛機機械結構的設計方案
2.1 碼垛機設計思路
碼垛機構件質量、強度等參數指標,以及智能化控制工藝,是決定機械結構合理性,以及機械性能的主要因素。就構件質量而言,碼垛機負載相對較小,但對構件的耐高溫效果要求較高。因此,僅需確保構件強度達標,耐高溫效果強既可。就機械參數而言,機身以及伺服電機等構件的規格、功率、轉速等情況,均會對碼垛機的性能造成影響。因此,需視碼垛需要,對其進行優化設計,提高參數的合理性。智能化控制的目的,在于提高碼垛效率、減少故障率。因此,對傳感器、通信接口等進行優化設計較為必要。
2.2 碼垛機設計方法
2.2.1 構件設計
考慮碼垛機的設計需求,本課題決定采用鋁合金作為主要構件材質,對機械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鋁合金本身具有重量輕、價格低廉、強度高、耐熱性強的特征。可將其應用到機械的軸承支架,增強機械的性能。碼垛機中的微型截面零件,對構件材質強度的要求較高。因此,本課題考慮將鑄造鋁合金ZL203應用到構件微型截面零件的設計過程中,充分滿足其運行需求。碼垛機設計的核心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單片機技術、通信技術、PLC技術四大方面,此外還包括常規設計所需的承重、平衡等基礎技術,常規技術與此前的設備基本相同。
2.2.2 參數設計
(1)機身設計:本課題所設計的碼垛機,機身參數方面,導軌長度2.2m,立柱與導軌之間距離為10.5cm,棧板與載物臺的尺寸取平面規格,實測其尺寸為1.22×1.16m(長×寬),輸送機構尺寸實測結果為1.07m×0.67m。棧板輸送機構中性點距離立柱橫向偏移1.22m,縱向偏移控制良好。(2)伺服電機參數設計:本課題所設計的碼垛機,伺服電機應用齒輪減速三相異步電機,電源為380V交流電,額定功率0.3kW。步距角為1.6°,靜轉矩最大值為0.074KN,啟動頻率(空載)為2400。(3)同步帶設計:同步帶設計上,結合一般性的工作要求,默認步距角為1.5/3°,默認靜轉矩最大值為0.075KN,空載狀態下啟動頻率默認為3000,內軸軸徑默認為0.4cm,外軸軸徑默認為3.6cm,默認標準工作頻率為3800/s,轉速為1000r/s。
2.2.3 智能模塊設計
(1)傳感器:本課題中,用于采集碼垛機信息的傳感器,以RGB顏色傳感器為主。該傳感器可識別待碼垛的物料的顏色,避免碼垛物料類型不一致的問題發生。(2)接線:碼垛機輸入及輸出接線模塊中,均存在一個公共端。借助公共端接線,即可使數據的傳輸得以實現。(3)PLC:本課題中,碼垛機PLC型號為FX2N-64MR-001,繼電器以32點為主,規格為220mm×87mm×90mm。該碼垛機的性能,能夠有效滿足碼垛機的運行需求。(4)誤差控制:由于倉庫、碼頭等地的包裝箱、托盤規格帶有典型的規范化特點,碼垛機工作也往往帶有較強的規律性,因此收集不同工作對象若干個(原則上不低于2000),將其代入K近鄰算法的定義空間內,實現對碼垛誤差的控制。
3 包裝箱碼垛機機械結構性能測試
3.1 測試指標
為評估本課題所設計的碼垛機,性能是否較以往有所提升。本課題采用模擬實驗的方法,將相關參數代入計算機中生成模型進行了實驗。本實驗中,碼垛機構件的材質,以鋁合金為主。機身、伺服電機以及同步帶的運行參數,與設計一致。考慮到碼垛機的性能,主要體現在運行效率、故障發生情況,以及各構件的耐磨損情況方面。因此,本課題決定將觀察指標設置為碼垛機的工作效率、差錯率、對象破損率。實驗進行4小時,期間通過調整參數的方式模擬設備老化、通信干擾等因素,了解設備工作態勢,最后取S倉庫實際工作數據作為參考。
3.2 測試過程
測試工作在計算機環境下進行,第一組測試持續1小時,為常規測試,代入了S倉庫基本工作條件,包括該碼垛機老化情況和工作壓力情況等,收集結果進行記錄。第二組測試持續1小時,調整了通信干擾情況,了解附件存在磁場時,系統是否可以正常進行作業,收集數據并進行記錄。第三組測試持續1小時,調整了作業量,更改持續作業24小時(常規情況下的3倍),人工控制設備工作參數,加快其工作模擬進度,了解設備工作情況。第四組測試持續1小時,調整了設備老化程度,模擬設備在投入使用2年后的工作情況。
3.3 結果分析
實驗結果方面,設計組碼垛機的工作效率分別為91件/h、89件/h、92件/h、82件/h,常規組為72件/h,設計組的優勢明顯,但在老化情況下,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差錯率方面,設計組碼垛機分別為0、1.1%、0、0,常規組平均為1.4%,這表明電磁干擾會影響碼垛機作業,導致錯誤。破損率上,設計組碼垛機分別為0、1.9%、0、1.1%,常規組平均為1.6%,這表明電磁干擾和老化會影響碼垛機作業,導致破損。但總體來看,設計組碼垛機的工作能力優于常規碼垛機,工作效率較高、工作錯誤率和破損率則較低,表明上述設計擁有較高的可行性。
4 總結
通過分析包裝箱碼垛機機械結構的設計與研究,獲取了相關理論成果。包裝箱碼垛機機械結構的工作帶有典型的往復性特點,其主要模塊包括伺服電機、同步帶以及智能模塊,應用的關鍵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單片機技術、通信技術、PLC技術等。經過模擬性能測試,上述理論得到了證明,可作為后續工作的參考,提升碼垛機工作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程偉.基于西門子S7-1200控制器和松下A5伺服驅動器的碼垛機急停控制的研究[J].自動化應用,2017(12):176-177.
[2]張偉,林安明,徐文濤.基于獨立負載口控制的碼垛機升降氣動位置伺服系統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7,45(21):135-138.
[3]萬朝友,胡興科,唐受良.全自動化肥包裝碼垛機包裝控制單元的設計[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9):9+12.
作者簡介:劉大龍(1981-),男,河南洛陽人,工學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物流機械設備、農產品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