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梅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越高。但是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環境污染的問題,因此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形成人與自然統一的經濟發展目標。對此需要發展營造林,提高空氣質量,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本文主要對發展營造林的意義進行概述,分析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對營造林工作的建設提出創新性的建議。
關鍵詞:營造林質量因素;營造林工作;創新探索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出現了環境惡化、土地荒漠化等一些列的環境問題。面對這樣的環境現狀,政府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營造林的建設能夠有效的緩解環境問題。需要對營造林的質量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的工作方法,達到提高營造林質量的目標。
一、營造林建設的意義
環境質量影響著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發展,對環境造成了相應的破壞,導致土地荒漠化現象,進而出現了沙塵暴等環境污染問題,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營造林的建設工作,可以有效的控制土地荒漠化,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營造林的建設有助于促進森林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并維持生物多樣性的平衡。樹木的根系能夠對周圍的土壤起到鞏固的作用,進行營造林的建設工作,在發生大面積降水時,會減少地表水對營造林附近的土壤侵蝕,保持水土。
營造林建設過程中,建造者需要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進行營造林的建設活動。我國對木材的需求量極大,出現了亂砍濫伐的現象,不僅嚴重破壞了地表植被,而且導致了一些珍稀樹種的滅絕。隨著人們環境意識的提高,生態保護成為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進行營造林的建設工作,不僅符合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帶來相應的經濟價值,而且能夠改善當地的環境,協調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二、營造林質量因素分析
1.營造林的設計因素。造林的設計因素對營造林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營造林建設的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設計規劃,可以有效的防止森林病蟲害的發生,促進生物的多樣性發展。進行營造林設計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降水,選取合適的樹種進行栽種,確保樹種的存活率,降低營造林的生產成本,提高營造林的經濟價值。進行樹種的選取,應多方面考慮,因為營造林的樹種病蟲害發生的幾率較高,如果選取樹種的類型統一,一旦一棵樹苗發生病蟲害,病蟲害則會大面積的爆發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進行營造林總體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例如當地的經濟水平、當地民眾的環保意識等。確保營造林的設計合理科學。在營造林施工計劃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當地是否存在特殊的氣候類型,在制定施工設計方案的過程中,需要施工人員了解不同樹種的生長條件,在施工的過程中為樹種選取最合適的生長位置。合理科學的設計規劃,可以保障樹種的成活率、提高營造林的經濟價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安全與樹種生長質量。
2.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對營造林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管理過程中,樹苗的栽種密度、對營造林周圍農戶的管理工作等,都會影響到營造林的質量。如果樹木栽種的密度過小,養分不能充分的吸收,樹木之間會爭奪各種資源,導致了樹木的生存率較低影響樹木的生長質量。周圍農戶的農業活動與木業活動也會對營造林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樹木幼苗的生長期間,牧民在營造林周圍進行放牧活動,牛羊會啃食幼苗,導致幼苗死亡。農戶在營造林周圍進行農業活動,為了增加林業用地,部分農戶會在營造林周圍進行耕地,農作物會與幼苗搶奪養分,造成土壤的貧瘠,樹木生長的營養不夠,也會導致樹木的死亡。在樹木生長的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也十分的重要,需要對營造林的病蟲害進行重點的防治,定期的檢查森林病蟲害,及時的發現,及時的控制。
管理因素是影響營造林質量影響因素的重要內容,因此,加強對營造林的管理,對周圍農戶與牧民積極的宣傳營造林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對牧民與農民不合理的活動及時的制止,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管理,提高營造林的質量。
三、營造林工作方式的探索
1.創新營造林的隊伍建設。造林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專業隊伍的建設,例如,營造林建設的施工人員、營造林的管理人員、營造林的技術人員等。對營造林的施工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施工區域的氣候條件,在樹苗栽種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樹苗栽種的距離。營造林的技術人員需要對營造林的病蟲害防治進行相關的研究,確定此種營造林的高發病蟲害是什么,例如,松樹的松毛蟲病,楊樹的樣白淺葉蛾等,針對不同樹種高發的病蟲害進行及時的防治研究。營造林的管理人員需要對當地牧民在營造林周圍的放牧行為進行制止,對農民在營造林周圍的農業活動進行管理,普及營造林能夠帶來的經濟價值,發動當地的群眾一起參與營造林的保護工作。
2.創新營造林的規劃工作。一個地區單獨的營造林建設工作,也可以是多地區聯合進行的營造林建設工作,例如,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下游防護林等。在單獨區域內進行營造林的建設工作,相關人員需要結合當地的水文特征、地形地勢、氣候條件進行樹苗的選取以及防護林的建設位置,將零散的樹林連成一帶形成營造林。跨區域的營造林規劃工作,需要負責營造林規劃各地區的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會議,根據各自地區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水文地形進行探討,由專業的設計人員進行營造林的規劃工作,確定各地區內營造林選取的樹種,各區域內受地理環境與氣候的影響,選取的樹種也不盡相同。在進行聯合營造林樹種的栽種工作過程中,需要選拔專業的人士對營造林的病蟲害、營造林的消防安全進行相應的管理工作。
3.創新營造林的管理體制。管理體制對營造林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提高營造林的質量,需要創新營造林的管理體制,在營造林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實行區域分治的管理方式。給不同的管理人員劃分出對應的管理區域,明確管理區域的的工作內容,例如,區域內的病蟲害防治,區域內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將其劃分為可具體實行的小指標,并對根據這些小指標建立相關的管理評價體系,對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進行績效的、評估。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針對管理效率較高的管理人員進行正激勵,管理效率較低的管理人員實行負激勵,以此提高營造林的管理質量。
四、結語
隨著人們對環境質量的重視,進行營造林的建設可以有效的提高當地的空氣質量與環境質量,對營造林的質量因素進行分析,并創新營造林的規劃方式、營造林的管理體制、營造林專業團隊的建設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營造林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曉飛.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及對策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7,8(18):86-87.
[2]趙鐵群.營造林質量因素與營造林工作思路研究[J].鄉村科技,2017(16):33-34.
[3]劉曉華,黃偉玲.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及優化方法[J].鄉村科技,2016(24):49-50.
[4]高華.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提高造林質量的策略分析[J].綠色科技,2016(05):102-103.
[5]薛海龍,沈莉.營造林質量因素與營造林工作的開展思路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5,35(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