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成
摘 要:在小學的教學中,與與其他科目的學習不同,科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安全意識的培養。目前,隨著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安全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素質教育的時代下,學校教學的主要目的不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的教育,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心理健康以及綜合素養的培養,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主要針對小學科學教學中安全意識的培養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科學;安全意識;培養措施
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發展,教師教學的目的也在逐漸的發生改變。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時刻注重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小學教學中,科學教學是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于實踐活動的設置,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進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促進學生的健康安全成長。
1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生一天內的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習之中,所以學校是實現對學生安全教育的最佳場所。小學科學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科學的教學中加強對于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促進學生形成自我保護的能力。
目前,隨著教育體系的改革,安全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安全是確保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為了避免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教師就要子啊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及時的發現身邊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時的氣道防范的意識,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小學科學是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形成的基礎。小學科學中既包含著人文知識,有包含著人類生活的精神,比如對于生命的熱愛與珍惜等。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加強對于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能夠符合小學科學的教學特點。在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體現學生的額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安全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其能夠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2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主要策略
2.1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根據教材內容展開對學生的安全教育
為了能夠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教師應該加強對于教材內容的挖掘,在教學中尋找出更多的教學資源,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在小學階段,由于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所以小學教學的內容也更加的生活化,所以在小學的科學教材中蘊含著較多的生活實例,教師加強對于教材的研究,對教材中安全教育的實例進行挖掘,以生活實例對學生展開教育,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意識到生命的可貴,自覺的對生命進行保護,進而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
2.2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小學是學生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在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隨時滲透對學生的安全教育,為學生講更多的安全常識,讓學生對身邊不安全的因素有所了解,使得學生能夠原理身邊不安全因素,確保學生的安全。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安全問題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二年級教材中《各種各樣的住房》的知識時,教師在進行基礎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滲透對學生安全教育。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危房的含義及其可能會帶來的危害,讓學生對危房有所了解,并告誡學生要遠離危房。同時,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一些危房倒塌的時間以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較強的安全意識。
2.3加強對學生規避風險能力的培養
規避風險的能力是確保學生安全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強對于學生規避風險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面臨突發性危險的時候能夠及時的采取應對的措施,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比如在小學一年級教材中關于《各種各樣的天氣》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加強對于學生的安全教育,在講解到有關雷雨天氣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雷電的對于安全問題的影響,告誡學生在雷雨天氣不要在樹木下進行躲雨,以此來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護知識,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實例對學生的規避風險的能力進行培養。比如在學習自然災害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九寨溝地震已經汶川地震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意識到地震的危害。在學生觀看過視頻之后,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地震中的逃生技巧,以及地震的前兆等,使得學生能夠對地震的情況有所了解,在面的地震使能夠及時的采取應對措施。另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模擬的地震逃生練習,進而使得在發生危險時,學生能夠快速的逃離危險場所,確保自身的安全。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首先就需要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的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安全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將安全教育與科學教學相結合,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促進學生安全意識的形成,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進而促進學生的安全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龐春悅.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安全意識培養探討[J].現代交際,2016(15):150-151.
[2]詹姣.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信息安全意識[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6):00218-00218.
[3]陳玉穎.小議小學生安全意識和良好安全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J].教育,2016(6):00031-0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