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芳 趙愛國
摘 要:物理教師,應以課本為依托,立足課堂,激趣導學,協作促學,活學活用,教學得法,在實際教學中要采取多模共體的形式,即采用學生為本,引學為輔,發現、探究、體驗為重點的多模共體的教學模式。這樣既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又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細心分析,做事嚴謹,樂于鉆研,同時又培養了團隊意識,這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職教物理;教學模式;多模共體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很有用的學科,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接觸到大量的物理現象,并感覺到這些現象非常神奇,帶著極強的好奇心刨根問底,可以說,物理一直陪伴著我們的成長。近幾年,對一些專業的物理課時進行了大量的刪減,由行兩學期減為一學期,由一周四節課減為兩節課,有的甚至連根拔起——不開了,不留任何情面。作為物理教師的我們要認識到你的物理課要講什么?該怎么講?講的內容能給予學生什么?特別是在我們職業類院校,重技能,輕理論的大環境下,更要體現出物理課的獨特魅力。
我們都知道,社會要前進,科技要進步,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只會使用機器的木偶?,F在我們的使命是把職業學生培養成擁有高科技的創新型的人才,所以我們自身必須改變,改變對物理課的看法,讓物理課發揮應有的作用,得到應有的重視。
一、物理課能給予學生什么?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教材《物理》在前言中就明確提出修訂的原則是:近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為職業教育創造了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針對學生的實際,適當降低起點和難度,進一步淡化理論指導,刪繁就簡,力求學以致用、學而夠用,做到“重視基礎,突出應用,反映前沿”。既能保證學生應有的人文素質,又能為學生后續課程的學習、終身學習和自主發展打好應有的基礎。針對這個原則,我們認為作為物理教師,應以課本為依托,立足課堂,采取學生為本,引學為輔,發現、探究、體驗為重點的教學模式。這樣既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人翁地位,又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細心分析,做事嚴謹,樂于鉆研,同時又培養了團隊意識,這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綜合性人才。
二、物理課要講什么?
職業院校的物理課本選用的是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推薦的教材,并根據職業院校制定的專業培養方案及各院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期/學年授課計劃。其一部分內容是初中所學過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適度的加深,外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物理教師還一味地照本宣科,還用陳舊的教學模式——老師講學生聽,是必使學生厭煩,同時學生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物理教師要依據教材,以講物理知識為載體,達到傳授方法,培養能力、促進發展的目的。
三、該怎么講?
1.激趣導學,樂學愛思
我想,世上沒有天生不喜歡學習的學生,每位學生都有渴望成功的心愿,那是興趣愛好使然。贊科夫曾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有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授課內容激活學生的大腦細胞,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小主人。比如,§4.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這一節。引課是這樣的,我問大家“同學們我們做值日時,掃除地上的廢紙等地上的垃圾時,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同學們都七嘴八舌地說開了,等同學們談論完,我說這里蘊含著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規律。并告訴大家物理來源于生活更要服務于生活。把這些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引入課堂,學生感到親切又陌生,似懂非懂,朦朧中想探個究竟。我又用一段視頻達到寓教于樂為一身:一個打扮入時的妙齡牛郎,吃著西瓜哼著小曲,把西瓜皮隨手扔到地上,被路過的老太太一腳踩上,摔了個仰八叉,痛得直喊娘;幾個小孩子在奔跑中,其中一個小孩子被另一個小孩子用伸出一腳拌倒,被拌倒后,摔了個嘴啃泥,痛得嗷嗷直哭。緊接響起‘我們不一樣不一樣音樂?;尚τ腥?。這樣的例子很接地氣,學生平時都會遇到,不陌生,學生感覺有意思,就會集中精力學習了。接下來我們就要引導學生結合情境分析特征,分析狀態變化與沒有變化的原因,逐層剝繭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牛頓第一定律中所涉及的主要內容及其外沿。最后學生利用慣性解釋視頻中的現象:‘踩到西瓜皮,腳向前滑,速度變大,而上身由于慣性仍保持原來速度,上身速度小于下向速度,所以會向后仰;小孩子跑步時,腳被石頭絆到時,腳停止運動,而上半身因為有慣性仍保持原來的速度,所以人會向前傾。盧梭就曾說過:“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苯處煂У妮p松,學生學的開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學到了這一點點知識,更學到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途徑,這是最關鍵的。
2.多模共體,有機整合
中國有句諺語:“獨腳難行,孤掌難鳴。”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曾說過:“人是要有幫助的。荷花雖好,也要綠葉扶持。一個籬笆打三個樁,一個好漢要有三個幫?!边@里說的就是團隊合作意識。教學模式的運用也是一樣的,要想達成授課目標,教學模式也不能單一,象傳統的傳授式,老師講,學生聽,或者習題課,學生做一節課,老師也坐一節課,等等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以自學指導式、目標導控式、傳遞接受式、問題探究式、差生輔導式、團隊合作式等多個模式靈活套用的教學模式更適合職校課堂。這樣更加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調控好課堂,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這種多模共體的教學模式受授課內容和學生所限,都適用。象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公式推導、物理定理定律關系式的推導,解決習題等等,根據問題的難易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閱讀教材自學,安排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攻關,最后每組選代表,或教師隨機請某小組的某名學生闡述小組結論,教師做最后的點評,并給予每小組等級評定,對于比較難的生僻知識點老師可以做適當的講解和點撥。這樣既達到了人人參與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又培養了學生的鉆研精神,樹立了主人翁意識,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等交際能力。
比如,§5.3能 動能 動能定理這一節,我采取了如下流程圖進行授課。
自古以來,一個成功人士,既要有獨立意識,又要有與他人共事的能力,這樣才能達到人生共贏。曾有人說過:“‘人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眾人的事業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彼晕覀冊谑谡n過程中,在潛移默化中一定要積極有效地促進了同學們的協作意識養成。
3.活學活用
華羅庚曾經說過:“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彼晕覀兾锢斫處熞o學生提升的機會,成長的平臺,攀升的階梯。
比如,§5.3能 動能 動能定理這一節,講動能的表達式時,我沒有直接給出。而采取讓大家合作探究方法,引導學生
運用已學知識進行分析,把表達式推導出來。這樣學生對動能表達式掌握更深刻,對功能關系理解更到位。達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另外,學生在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和自學或者在教師情境創設后,提出了自已的問題。教師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在黑板上,激勵啟發學生進行討論,合作探究,共同解決。由此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并激發出不甘落后的競爭意識。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好奇、好問乃是學生的一種共性,是他們智力活動的一種表現。我們要好好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和保護好奇心,促使他們將目光投向新的事物,讓他們主動去尋根問底,提出各種各樣的物理問題,培養他們的創造力。
四、講的內容能給予學生什么?
在物理課堂上,我們物理教師能給予學生的不僅是有限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思維能力,而‘思維能力是在一次次學生實踐中逐漸培養起來的,這種‘思維能力是學生步入社會的不竭源泉,因此,“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在物理課堂上利用實驗教學、現象分析、公式推導、一題多解等活動過程,以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為手段,促成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從21歲開始就坐在輪椅上,日常生活無法自理,我們常人無法想象這種生活的艱難,而他沒有放棄活著,沒有放棄對宇宙的探知,他對科學的熱愛有目共睹,在他的有生之年從未間斷過對科學的探究與鉆研,他的思維能力無人能比,他對社會的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得到了世人尊重和愛戴。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從社會進步的長遠考慮,傳授學生生存與發展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王力邦.中學物理教學論.2003.7.
[2]何連弟,宋崢.現代教育要培養創新人才.2005.5.
[3]王金倡.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3.5.
(作者單位:江蘇省連云港工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江蘇 連云港 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