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紅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教學相比較以往而言有了很大的進步,其中,語文是一門非常基礎性的學科,語文身為百科之母,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具有關鍵性意義,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發現很多學生的創新意識不足,他們往往墨守成規,缺乏主觀能動性,因此,我們需要革新教學模式,通過各種有效的手段來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模式;創新意識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過于單一,缺乏靈活性。就我國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現狀看來,教學過程仍然比較保守和老舊,很多教學模式都已經固化了,缺乏足夠的靈活性和多變性,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對課堂提不起興趣,語文教學效果大打折扣1.在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工作中,我們能夠發現,材料過多的借鑒了語言學家的思想,語文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習過程過于機械化和理性化,僅僅體現了語文這門學科的工具性,但是卻沒有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學生往往感覺學習語文與生活之間沒有過多的聯系。除此之外,在授課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往往沿用老舊的教學方法,設計好一份教案之后沿用多年,并沒有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更新自己的教學思路2.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已經融入到了學校之中,部分老教師沒有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一直沿用本書的形式開展教學,這不但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不能夠起到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因此,教師應當不斷學習和提升自我,立足于學生們的實際學習特點和認知特點來進行改變,并且讓教學過程體現個人特色,讓課堂更加具有創新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二)標準化閱卷過程讓教師的教學課堂更加應試化。在高中教學中,有一部分語文教師過于注重考試結果,但是卻忽略了學習的過程,這種應試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了一種厭惡情緒。語文作為高考的重點考試科目之一,受到了家長和老師的重點關注,然而,過于重視則會讓課堂教學變味,如果我們僅僅注重考試成績,但是卻沒有讓學習過程有趣和活潑,就會本末倒置,打擊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3。近些年來,標準化機器閱卷逐漸得到了推廣,這種做法更加扼殺了語文這門學科的人文性以及靈活性,將語文變得更加程式化,成為了像數學一樣的理科學科,這會導致很多語文教師苦心鉆研考試標準答案,并且在其中總結所謂的規律,從而讓學生成為了應試的機器,這也導致教學模式不斷僵化。
二、高中語文教學模式中的創新意識
(一)以學生為主體,樹立全新的教學觀。近些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們逐漸宣揚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必須要以學生為核心,要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來開展教學,因此,教師要想創新教學模式,就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樹立一個嶄新的教學觀,必須要充分意識到教師僅僅是課堂活動的引導者,不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體,才是課堂的核心所在,只有樹立這樣的教學觀念,才能夠讓教學改革得到有效推進,真正落實創新教學模式。例如,在學習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充分激發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場景再現讓學生們充分融入到文章之中,體驗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4。
(二)充分遵循因材施教戰略,實施個性化的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個性化教學,利用因材施教戰略,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實際上,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以及想法,因此,如果開展千篇一律的教學模式,部分學生會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從而導致學習成績的落后,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們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的差異,并且立足于這種差異,對學生進行有條理、有計劃的差異性教學,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同學,可以給他們布置更加足量的課堂任務,對于那些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應當為他們減輕負擔,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心,這種教學并不是歧視落后生,而是讓全班同學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從而達到整體水平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孔雀東南飛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以小組教學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對于那些感悟能力比較強的學生,讓他們分析文章段落的含義以及作用,對于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讓他們負責文章的翻譯工作,通過這種類型的分層教學模式,學生們都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并且通過完成任務而取得一種滿足感,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三)創新教學,讓課堂模式更加多樣性。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很多新形式的教學方法都融入到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例如多媒體教學方式,微信教學方式等等,因此,教師們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時代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充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抓住學生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雷雨的時候,可以播放話劇雷雨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們通過觀看視頻來開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從而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們應當不斷革新教學思路,改進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文海,李永燦,余燕霞,蘇然.高中語文教學結合智慧因素整合的創新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C].2018:5.
[2]袁友紅.情感教學與高中語文學習興趣的實證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7.
[3]范詩穎.論“應試教學”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后練習設計[D].華中師范大學,2017.
[4]張玉華.高中語文生成性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聊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