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瑾夙
摘 要:課堂教學改革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每個小學一線英語教師所必經的道路。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小學英語課堂中,是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本文結合本人粗淺的教學實踐,淺談在教學中如何將生活化教育融入到課堂中,主要從教材處理,情景創(chuàng)設,教學手段以及作業(yè)布置方面來闡述本人的觀點。
關鍵詞:教學改革;課程標準;情境;小學英語
新課改后的英語學習不再是簡單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能開闊視野,豐富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要實現這些目標,關鍵是要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很多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理論支持固然很重要,但是關鍵還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這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以學定教。
一、 推進情境化教學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學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即生長,即經驗改造。”心理學研究也證明,學習的內容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貼近相符合,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積極性就越高,興趣就越濃。因此,作為小學英語老師,我們只能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將難懂、難理解的英語用學生容易明白、容易接受的方式教授給他們,讓他們把所學的英語知識運能用于生活,這樣才能更好地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綜合這些因素,小學英語課堂,小學英語課堂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二、 如何推進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化教學
本人從事英語教學工作的時間并不長,本文結合本人平時的聽課經驗以及淺薄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將生活化教育帶進小學英語課堂。
(一)適當地處理教材,讓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更加貼近生活
PEP教材在話題的選擇上,緊密聯系小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尤其是在三四年級的教材,家庭、學校、動物、食物、顏色、數字、文具、天氣、衣服等話題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的,教材中談論的也都是學生身邊的人和事。編者這樣的編排,讓學生有話題可說,也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關鍵點,進行生活化教學,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實教材中的話題基本都是學生家庭生活、學校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fā)生的事。
1.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內容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內容包括學校的建筑物,上的課程,各個任課老師,同時還可以認識很多朋友。例如PEP四年級下冊Unit1中,就出現了“l(fā)ibrary,playground,canteen,garden”等等一些詞,這些都是孩子們想學到的知識。教師在教授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可以聯系自己學校的實際,比如教授“l(fā)ibrary,playground,canteen,garden”等詞時,可以拍一些自己學校的照片放在上課的PPT中,讓孩子們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下輕松地學習新知識。
2.學生在家的生活內容
家是學生最重要的生活場所,家庭成員,家庭成員的職業(yè)以及家里各個房間的分布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在學生這些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拓展。如介紹“kitchen,bedroom,livingroom,washroom,study”時,可讓學生帶來自己家里各房間的照片來進行介紹,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表達的欲望,還可以用上“The kitchen is on the first floor.”等句型。
(二)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讓小學英語課堂更加生動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往往都在一個情境中展開,同時情境也將貫穿整節(jié)課的始終。由于周圍環(huán)境的限制,課堂成為學生學習英語主要的場所。因此,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的情境,讓學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中學習,更能讓學生明白英語就是源自生活的一門語言,也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授“skirt,dress,sweater,shirt,pants,jeans”時,創(chuàng)設去商場購物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想了解各種衣物的表達方式,以及如何詢問價格、大小等。又比如,在教授食物類的單詞“bread,cake,hotdog,juice,milk,rice,fish”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野炊或生日派對的情境,讓學生更有興趣去了解這些食物的表達方式,以及喜歡某種食物所應掌握的句型,同時也是對西方文化的了解。
(三)跟進教學方式,讓生活化教學方式“深入生心”
以往的單詞教學基本是教師領讀,學生模仿,然后死記硬背,聽寫,顯然這個不符合新課改的需求,新課改提出英語教學的任務是把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樹立自信心放在了首位。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必須要讓單詞教學趣味化,生活化,游戲化。
1.單詞教學不是孤立無援的,與情境、圖片、句型,必須是一體的
PEP教材中,大部分單詞都是表示具體的事物,抽象的基本沒有。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就可以通過實物、卡片或者簡筆畫,把要學的單詞展示在學生面前。心理學家分析,視覺的輸入,不僅感覺新鮮刺激而且印象會更加深刻,記憶效果會更好。如dress,skirt等單詞,教師可用簡筆畫幫助教學,既生動,又形象。
2.單詞教學中要穿插游戲,使單詞教學更富有靈性
游戲教學符合兒童愛玩的天性,能激發(fā)興趣,同時又可以在玩中學,寓學于樂。如在PEP三上教授動物單詞“dog,monkey,elephant,panda...”時,我事先準備了動物公仔,在新授完單詞進行操練時,我采用擊鼓傳花的游戲,用教鞭輕擊黑板傳紅領巾來實現,傳到誰那,該生就迅速說出該動物單詞,否則就在大家提示后學該動物叫。
3.單詞教學當中穿插適量的歌曲,讓學生寓學于樂
很明顯,歌曲是另一個很能吸引學生眼球的元素。在新單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用一些貼近生活的歌曲。如教授顏色類單詞時,可以選擇“Who is wearing yellow today?這首歌,在歡快的歌曲聲中,學生能學到很多知識,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尤其是農村小學英語課堂改革是任重而道遠。作為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本著“生本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的原則,我們要力求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英語教學中給學生一個真實、自由、輕松、和諧、熟悉的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得更輕松、快樂,掌握地更扎實;并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用眼睛去觀察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感知美,發(fā)現美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用心去感悟英語,理解英語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