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紹偉
摘 要: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制約著教育方法,科學的教育觀、教育目標必須通過適當的方法才能得以實現,德育方法已成為影響德育實效性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高中學生;德育工作
班級工作就像一首輪船,而班主任就是這首輪船的舵手。班主任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是學生成才的導師。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做好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一定要在求實效上下功夫。只要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增強德育方法的直觀性和感染性,構建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德育方式,就一定會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把握學生的心理
(一)因人施教
每個學生的素質、才能、知識、個性和興趣等都是有差異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環境的影響,對某一具體問題、具體事物也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就要求班主任老師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朋友,熟悉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及時了解學生中間存在的問題,區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時因地而異做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癥下藥,把“心理醫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二)循循善誘
班主任幫助后進生不能急于求成,對暫時后進的學生要注意尊重和愛護他們,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育學生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又達到教育目的。對后進生,不僅要指出他們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尋找和發現他們的閃光點,鼓勵其進步。班主任教育學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確的德育方法結合起來,特別要遵循心理規律,注重心理輔導,通過教育、疏導、啟示,使學生的思想問題得到解決。
(三)重視心理健康
由于部分學生心理素質脆弱,導致了各種心理障礙的存在:表現在學習上的緊張、焦慮乃至恐懼;表現在人際關系上的懷疑、孤僻、嫉妒;表現在社會關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樂趣,學習、生活等遇到挫折時,就心灰意冷,苦悶不安甚至消極態度等等。針對這些現象,平時我就開展一些有于培養學生心理素質的活動,如“學雷鋒、獻愛心”幫扶服務,勤工儉學等社會實踐活動,讓他們在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現代意識、競爭意識,培養開拓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創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們在集體交往中保持一種融洽、正常的心境,促進學生個性心理的健康發展。
二、密切配合科任老師
學生的大量時間是在課堂學習,學生大量的問題產生于學習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與科任老師進行密切的交往,從他們那里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還要經常與之共同研究,介紹自己的工作計劃和安排,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實行統一組織和管理,協調教育學生,并防止造成互相推諉、埋怨等不利于工作順利開展等情況。當學生對教師的教育或教學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時,必須誠意、及時地向科任老師個別反映,同時也必須向其介紹學生群體及個體的基礎與特點,幫助他們互相正確認識,改進教學或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同時又能形成學生、科任教師、班主任三位一體,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為人師表,做好統帥
作為一名高中班主任,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品行及修養,不僅做到為人師表,給學生樹立好的學習榜樣,還需統籌兼顧,扮演好領頭羊的角色。班主任在平時的班級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求自己衣著得體、舉止儒雅,談吐文明,對人和善等,其次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課內外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既“可敬”又“可親”。如在進行清潔班級衛生區域時,我會參與其中,帶領大家完成工作任務,在此過程中,短短幾句鼓勵的話,做幾個動作,就能很快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融入班集體的活動中。又如每一屆運動會上,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拉橫幅、做小旗、喊口號,為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頂著風吹日曬,嗓子喊啞了,卻加深了我和學生的感情,使他們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增強了集體凝聚力。
四、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工作
家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之一,高中時期的學生較為叛逆,學習壓力也重,要想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和學生家長之間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升學到高中開始,我們高中班主任應該和學生家長及時取得聯系。首先通過和學生以及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特長等,并且對學生的家庭有個大致的了解。這對以后管理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很多學生中考成績很突出,但是因為家庭原因導致成績落后。所以除了在校內抓好學生的管理工作之外,通過開家長會、家訪、網絡等方式和學生家長聯系也是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開家長會的目的,不但是讓家長及時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情況,還要趁此機會,讓學生對家長說出自己的心聲,讓自己的父母了解自己的理想,并且,通過學生家長和老師互換校內和校外的信息,及時了解學生的動態,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家長會應該是學生、家長、教師三者之間共同完成,而不是班主任一個人的獨角戲。
五、小結
人的思想是靈活多變的,那么班主任工作也無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要潛移默化地教育,即要有嚴格要求,又要有體貼關懷;要有父親的嚴,又要有母親的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斷總結,不斷改進,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既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挑戰更高的自我,又能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靜.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的德育工作[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7).
[2]王秀云.淺談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德育工作[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9).
[3]郭曉倩.談談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