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中小學教育階段把英語課程目標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指對英語有好奇心,喜歡聽他人說英語。能根據教師的簡單指令做動作、做游戲、做事情(如涂顏色、連線)。能做簡單的角色表演。能唱簡單的英文歌曲,說簡單的英語歌謠。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和讀懂簡單的小故事。能交流簡單的個人信息,表達簡單的感覺和情感。能模仿范例書寫詞句。在學習中樂于模仿,敢于表達,對英語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對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二級指對繼續學習英語有興趣。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變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話題作簡短敘述。能在圖片的幫助下聽懂、讀懂并講述簡單的故事,能在教師的幫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劇,演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能根據圖片、詞語或斜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描述。在學習中樂于參與、積極合作、主動請教,初步形成對英語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樂于了解外國文化和習俗。
在小學義務教育英語課程中,英語教師要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學習是隨著一個起強化作用的刺激而發生的反應。學習者所期待發生的結果為積極強化,學習者不期待發生的結果為消極強化。兩種強化都會對學習過程產生影響。積極強化的反復發生有助于形成一種行為習慣,而消極強化的不斷出現則會阻止某一行為習慣的形成,學習就是對這兩種強化作用的反應。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不同的學習者應該采取不同的強化措施,積極強化通常比消極強化更為有效。在英語作業的完成和評價過程中都需要我們給予學生積極強化,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如果教育者能對活動加以重視、選擇和利用,以滿足兒童的天然欲望,使兒童從那些真正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進行學習,那也許標志著對兒童一生有益的一個轉折點。但是,如果教育者忽視了,這種機會就會一去不再來了。英語課程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選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在隨堂測試的設計中,不能停留在單純的死記硬背,多給學生一些“做”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在更有助于記憶的同時也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我們應抓住機會,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動手類、體驗類的隨堂測試。每個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不盡相同,因此他們的的最近發展區也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對每一位學生都用整齊劃一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定會造成學習需要滿足狀況的不均衡,在課堂教學中如此,在英語課后作業中亦是如此。在英語課外作業內容設計中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區,設計分層作業,難度可選擇的作業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里得到提升。人的智為可分為語言智力、邏輯數學智力、音樂智力、視覺空間智力、身體運動智力、人際關系智力、內省智力和自然智力。“以個人為中心的教育”,強調人與人的差別主要在于人與人所具有的不同智力組合,我們必須承認并開發各式各樣的智力和智力組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認知特點都能給予充分的理解并使之得到最好的發展。因此在我們的隨堂測試內容設計中應多考慮多學生的不同智能組合,將其他學科所學的知識合理地強入到隨堂測試中,讓本身英語較薄弱的學生在完成與其他學科融合的作業中體會成功、收獲自信,進而培養英語學生興趣。
如果在英語課外作業設計中合理融入動手做的元素,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去感知、去記憶知識,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學評價的需要。同時提出要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臺語言運用能力: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要通過采用多元優化的評價方式,評價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水平,并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跨文化意識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日常教學中的評價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終結性評價著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杏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
而在當前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英語課程評價是義務教育階段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小學英語階段。測試又是學生學業評價不可或缺的主要方式,也是對教學質量評價的主要依據,故更多的英語教師過于注重單元測試、期中測試和期末測試,或診斷性測試。在綜合評價體系中,形成性評價就顯得更為重要。隨著對小學英語階段教育目標的發展性和多維度的認識,對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評價也就越來越受到重視,各種各樣形成性評價的方式方法也正在積極探索和嘗試中。隨堂測試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Heaton通過研究提出隨堂測試有利于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方法,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具有實際意義。充分發揮測試這一有效手段,處理好測試與教學的關系,有助于幫助學生明確學習重點,幫助教師掌握教學情況。
2016年8月“國培計劃—貴州省少數民族地區鄉村學校骨干教師培訓項目”培訓過程中,項目組對參訓的100名小學英語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隨堂測試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幾乎沒有,絕大部分教師甚至不清楚評價與測試之間的關系。2016年,在貴州省銅仁市教育局組織的英語教學研究活動中,本人參加三次,與銅仁市各區縣教育局英語教研員和小學英語骨干教師就評價與測試等進行了交流學習,發現銅仁市小學英語教育教學中,終結性評價即單元測試、期中測試和期末測試等仍然占主導地位,很多教師仍然是以學生在各種考試中取得的成績高低來判斷學生的語言能力,而隨堂測試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幾乎沒有。
隨堂測試應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為了更好地分析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希望通過本研究為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議和幫助,促進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注釋
:①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③Heaton J 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