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史館展示大量圖片、文字、實物和音視頻資料,分展區、分階段展示學校建設發展的歷程、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對學校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和代表性人物的生平事跡,展示了學校的發展歷史和人文精神。
照片廣泛運用于校史館各個板塊。比如校舍老照片、有關的人物老照片、學生老照片。老照片可以生動再現歷史,拉近參觀者和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距離,讓參觀者身臨其境,體會到守業者的艱辛,感受師生員工教學和學習的熱情、愛國愛校的情懷。
文字主要來源于公務文書、文字記載和文字介紹。校史館展出的公務文書主要有:關于學校的成立和籌建;校長的任命和更替;專業和課程的設立、撤銷、合并和轉變;學校的撤銷、重建、合并和更名等。文字記載主要來源是《大事記》、《校志》、《文件匯編》等編研性材料,以及新聞報道材料。文字介紹、背景信息介紹,使參觀者更加詳細地了解圖片中人物的和事件。
校史館通過文字材料展示,體現學校歷史和文化底蘊,彰顯辦學特色。使觀者了解學校籌建和發展歷史、專業和課程建設情況、建設者的薪火傳遞歷程,對學校的熱愛的情懷油然而生。
校史館呈現的實物,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獎牌、紀念品、門牌、石碑、書畫作品、著作等多種類型,甚至還有名人手稿、生活用品、雕塑等。實物的呈現,是對文字和圖片的補充,它可以讓參觀者在心靈深處跨越時空,與歷史的對話。
獎牌的集中展示,能讓參觀者產生強烈的自豪感。門牌、石碑、紀念品給人以歷史的厚重感,使參觀者對學校產生向心力。書畫作品、著作表達了校友對母校的依戀、名人后裔(親友)對學校發展的關心。名人生活用品、手稿、書信、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名人雕塑承載了人物形象和內在精神,使參觀者對學校更加熱愛,進而主動傳承前人的愛國情懷,以及為科學研究和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的崇高精神。
音視頻以畫面和音頻同步的形式,更生動、更具象地再現人物和活動的實況,讓歷史在眼前重現,調動參觀者多種感官,觸動參觀者的心弦,使傳遞精神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效果得到強化。
講解詞是根據校史館展區、參觀路線等客觀因素,對主題、展品、背景信息加工糅合而形成的文字說明和介紹。完整而有富感情的講解,可以讓參觀者對校史館展品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特殊的情感體驗,體會前人所走過的路程、所經歷的艱辛、所創造的輝煌,引導他們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激發他們對學校的熱愛,進而激發他們對黨、對國家、對民族的熱愛。
故事片以連貫的故事,反映人物成長和事件經過,形式上比檔案資料更加生動,內容上更加詳實,使觀看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和心靈的震撼,從而更加崇敬歷史人物、熱愛學校。
校史和畫冊匯集了學校不同時期的圖片和文字材料,涵蓋了學校建設的各個方面,展現學校發展的歷史、學校在教育方面探索和實踐的歷程,以及取得的成果。此外,畢業生名冊、畢業生照片匯集等,能激起校友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加深對母校的熱愛之情,激發他們立志成才的雄心。
人物傳記往往記載了優秀校友或者相關名人艱苦奮斗、立志成才、甘于奉獻的事跡,這些事跡感染和教導廣大師生,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祖國的需要結合起來,將個人發展與國家發展建設結合起來,是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校史館向參觀者講述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比如時代背景、展品形成的原因和目的、人物之間的關系等信息。展品背后的故事,讓參觀者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理解人物的精神實質,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在校史館不同各個主題展區內,學校的特色品牌文化貫穿其中。把展品和背后的故事結合起來,則可以感受到校園文化和精神內涵的延續性。把不同的主題和展區聯系起來,就能領悟到校園文化和精神內涵的橫向聯系。校史館還集中展示學校校風、教風、學風和校訓等信息,將這些信息聯系起來,可以鞭策廣大師生員工繼承校園文化精神,做到務實創新、精益求精。
校園文化在不同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有著內在的延續性。校史館陳列著為了祖國教育事業艱苦奮斗的不同時期的典型人物材料,他們的先進事跡和不凡業績,是廣大師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校園文化的典型教材,使廣大師生從中受到教育,把個人的發展同國家、民族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廣大師生為實現民族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而不懈奮斗的愛國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