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章艷
忻東旺不僅是中國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也是超寫實和表現主義的代表。這個“新”主要揉進了三個現代元素:一是超寫實主義風格。他的作品有不少是以照片作為參考,創作出細膩的作品,這種超寫實作品卻并沒有一味的追求復制照片,而是注入了自己的繪畫技巧,帶有明顯的繪畫風格。二是表現主義風格,忻東旺的作品主義表現農民工的一種精神狀態,通過他對農民工細致的觀察,在畫面中表現出其特有的心理特點。三是人文主義,忻東旺所畫的題材是基于他對基層人民的關注,這體現了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關注,思想性相對八九十年代有了飛躍的進步。
油畫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繪畫表現之一。它具有非常多的材料與技法,從而形成不同的風格和劉泡。當今眾多的畫家,每個都有著他們不同的風格,運用著不同的材料與繪畫技巧。在當今畫家中忻東旺的繪畫尤其獨特性,他也成為新寫實主義的代表。他的繪畫題材主要來至生活中的農民工,基于他對生活的關注,才有著這樣一個貼近生活,表現基層人民生活的題材。“在他的繪畫過程中,油畫刷的使用在他的畫面中運用最為廣泛,從起形到完成畫面的最后幾筆顏色,基本都有刷子刷過的痕跡,他所用的技法分別是線、拍、揉。”(線: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強的線來造型的痕跡,秉持著中國傳統繪畫中的“以形寫神”、“形神兼備”的傳神理論;拍:利用刷子在原來畫的基礎上輕輕的拍打,既產生了一定的肌理效果,又過度了筆觸,顏色過度更加自然,使畫面更加柔和,起到恰當的虛實效果;揉:為了不讓畫面的顏色對于過于生硬,對比過于強烈,必須用羊毛刷或者軟毛刷對兩個色塊進行柔和,然后產生自然的混合的顏色變化,起到微妙的色彩以及明暗的對比,起到自然的過度作用。)忻東旺所畫的農民工之所以生動、真實,是因為他對所用材料和繪畫技巧成熟的運用,從而形成一種成熟的繪畫風格。
材料和技巧對作品風格的演變有著直接的關系。“從喬托、達芬奇、倫勃朗、魯本斯等大師的作品中,顯現出來絲綢般的質感,富有柔和、高貴的氣質,這都使其特有的材質技術感留下了一份經典。”魯本斯時期對媒介劑的研究和使用,使畫面中的顏料混合地更加自然、流暢,同時增強其可塑性,使物體更有光澤,增加了油畫中色彩的魅力。而忻東旺在其繪畫中,主要用刮刀代替畫筆,其目的在于農民工本來就是渾厚而有力量的人群,如果用畫筆細膩的筆觸就很難表現出其原有的精神面貌。用刮刀刮出的塊面,色彩的厚重感來表現他們的心情,同時也會使人物更富有體積感。“忻東旺在繪畫中并沒有將畫筆把顏料在調色盤上調勻,而是將幾種自然的色彩附和到畫面中,使畫面顏色更豐富,變化更微妙,這也是他的一個重要的繪畫技巧,提升這作品的感染力。”作品中忻東旺對農民工的形象描繪的真實、生動。從那迷茫的眼神、蓬松的頭發、滄桑的面容以及他們焦灼的內心,都表現的非常到位。他抓住了農民工在現實狀態下的這種心理特點。刮刀和畫筆對畫面產生著不同的效果,有的鏗鏘有力,有的細膩而有光澤,不同的材料會影響和制約著作品風格的形成。
油畫是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一個畫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改革開放后,西方傳統的油畫材料與技法,才慢慢的了解、并開始研究肌理、罩染等技巧,顏料、媒介劑、底料等材料。忻東旺對油畫中材料和技巧有著深入的研究,結合他所描繪的對象——“農民工”的心理、面部特征去進行推敲,怎樣用刮刀去體現衣服的色塊,從而體現出農民工身體的硬朗,由外而體現出內在的精神狀態和形體特征。以及怎樣用刷子去表達大面積的色塊,怎樣糅合顏色,使其混合其他的顏色而產生自然微妙的變化。以及臉部結構的轉折、顏色的更好處理。他所研究的材料和技巧在其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也成為他繪畫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他形成趨于完美的繪畫風格。
熟悉各種材料的結構和功能,從而去掌握各種技巧,充分掌握必要的繪畫材料與技法,才奠定到個人繪畫的基礎,從而奠定了個人繪畫風格的基礎,才能保證其作品的永久魅力以及藝術價值。繪畫風格的形成和材料、和技法的創新是密不可分的。
[1]王晶,伊飛.論忻東旺作品中畫具的運用技巧[J].美與時代,2012(5).
[2]桂小徑.論油畫材料技法與繪畫風格的關系[J].藝術評論,2014(01).
[3]忻東旺.中國寫實畫派——忻東旺[M].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