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網劇在我國發展至今,對于第一部網劇的概念卻是含混不清,學術界也并未明確這一問題,2005年網絡上流傳的搞怪視頻《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該視頻成為最早上傳至網絡上的具有“劇”的概念的視頻。我國網劇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萌芽時期。這一時期的網劇由于起步早,在制作水平和宣傳策略上起點較低,質量上粗制濫造,以搞怪娛樂為主,主要特點是短平快,迎合大眾的消費心理。(2)發展期。這一時期,“劇”的意味更加深入,視頻網站的商業意識開始覺醒,不論在制作水平還是宣傳策略上較之以往都具有很大進步,視頻網站制作更加成熟,并開始注重網劇的推廣,通過植入廣告和與外界媒體合作的方式來完善商業契機。另外,其在內容上也開始向大眾生活靠攏,2010年土豆網推出的《歡迎愛光臨》和優酷網的《泡芙小姐》等網劇就是這一時期的典型案例。(3)成熟期。2012年的《屌絲男士》和2013年的《萬萬沒想到》將網劇帶入了成熟化的時期并迎來了網絡劇元年。從這一時期開始,網劇開始走向專業化、定制化的時期,開始形成系列和品牌,并開始注重網劇的多重內容和衍生產品開發,使得網劇這一產業鏈開始成熟化的運作起來。
“傳播學者哈羅德·拉斯韋爾提出了大眾傳播的“5W傳播模式”,即:誰(傳播主體)、說什么(傳播內容)、通過什么渠道(傳播渠道)、對誰說(傳播受眾)、取得什么效果(傳播效果)?!?/p>
從傳播主體來看,作為信息的發出者,網劇的傳播主體一般包括網劇的制作者和傳播者,既包括制作網劇的全體人員,又包括承擔著網劇后期播出平臺的視頻網站、移動終端等新媒體。作為傳播主體,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商業性,尤其從網劇進入發展期以來,各視頻網站為追逐商業利益最大化開始與外界媒體合作,在劇情內容、廣告植入等方面都具有明顯的商業屬性。從傳播內容來看,網劇與電視劇也有很大不同。早期網劇為迎合觀眾,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緩解大多數觀眾快餐式的生活壓力,網劇多為段子式的的搞怪,在敘事內容上輕松愉快,敘事形式上多呈現碎片化,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以內,比如早期的《屌絲男士》《極品女士》等。網劇發展到如今這個“超級網劇”的時期,“粉絲經濟”占據主導地位,IP網劇持續跟風,成為網劇制作的主要文本來源,諸如《余罪》、《無心法師》等都是取材于網絡文學,這一時期的網劇已不再單純滿足于娛樂大眾,其制作水準、演員質量、后期宣發造勢等都與傳統電視劇的水準不相上下。從傳播渠道來看,網劇的傳播渠道與電影大致相同,都采用線上加線下的傳播方式,通過多屏傳播、跨媒介傳播讓電腦PC端、手機移動終端及互聯網電視終端集體發力,加之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助攻,實現了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從傳播受眾來看,網劇的傳播受眾不僅僅是單純的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反饋者和再傳者,大眾在接受信息的過程中也發揮了傳遞信息的作用,成為了合作型受眾。最后,從傳播效果來看,網劇傳播于大眾而言基本的能指作用在于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這與網劇出現的最初定位是分不開的,娛樂受眾,緩解受眾高度緊張生活的精神壓力。網劇在傳播模式上的甄于完善,使其在新媒體環境下迅速地汲取營養,得以發展。
網絡自制劇具有天然的商業屬性,其盈利策略也得益于完善的傳播模式。廣告是網劇盈利中最主要的方式,占到了網劇盈利的一半以上。由于網劇審查制度較電視劇而言相對寬松,所以廣告也以多種方式出現。一般包括植入性廣告和貼片式廣告。網劇中多以場景植入、情節植入和對白植入廣告為主,而植入的產品也從服裝、化妝品、汽車到媒體網站不止。
采取收費會員制度是現如今各大視頻網站都紛紛效仿的盈利方式,成為其網站的重要收入來源。各家視頻網站基于網站用戶的情況為受眾量身定制一套專屬的VIP服務,諸如去除廣告、提前觀看劇集等。隨著觀劇體驗優越感的增強,用戶會對會員模式及會員服務形成心理依賴,此時便會有更多的用戶加入到會員制度中。最后衍生產品的開發是讓網劇持久升溫并發揮余熱的有效方式。從網劇的發展階段開始,衍生產品的開發利用就成了網劇營銷、將IP價值變現的有效武器,像《屌絲男士》和《萬萬沒想到》之后的歌曲、錄影帶、服飾、手游、電影等產品,這樣在保證網劇核心內容的條件下,不僅提高了網劇的知名度,同時也使網劇的后產品利潤最大化。目前我國衍生產品的開發的程度還不及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開拓空間還很大。
“網劇作為一種新型網絡文化景觀,因其技術因素有著特定的題材偏好,在內容本體、文本結構上都呈現出與傳統電視劇不同的特點。”通過這幾年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預估,未來的網劇如果能認真對待內容上及營銷上的各種問題,必將能引領大眾走上一條嶄新的網劇之路。
[1]王晗.網絡自制劇的創作與營銷[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6(11).
[2]顧亞奇,吳靜.網絡自制劇的題材、文本與價值分析[J].當代電影,2016(1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