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華/重慶文理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也呈現出提高的趨勢,部分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已經能夠達到大學英語四級,甚至是六級水平,加之對大學英語等級考試要求的弱化,高校紛紛取消對過級考試的硬性要求。在這樣的形勢下,很多高校轉變了對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改變模式,降低學分甚至不再把大學英語設置為必修課。傳統大學英語課程的核心是基礎英語,在基礎英語無法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時,人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專業英語課程,認為專業英語更適合學生未來工作和學習的需要,與大學英語相比更加有的放矢。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以專業英語替代大學英語的主張并不可取,作為基礎,大學英語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專業英語作為學生提升水平的途徑也有開設的需要。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將大學英語課程的性質描述為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見,高校開設大學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習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這樣的培養目標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作為一門語言,我們需要的歸根結底是它作為工具的用途。雖然現在高中畢業生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達到直接進行專業英語學習的水平,在一部分普通高校中,大部分學生的英語水平離四級過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詞匯量還十分有限。根據筆者的大學英語教學經驗,有較大比例的學生聽說能力上存在較大障礙,詞匯量成為阻礙學生對英語深入學習的一大障礙。其原因主要是受地域影響,教學資源在不同地域間存在較大差距,這種差距在聽說教學方面表現尤其突出,與基礎教育階段教師資源的水平差異有一定關系,個別學生甚至在進入大學后還對英語音標不甚了解,直接造成其拼讀能力的不足,從而又影響了其詞匯量的積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大部分高校中,大學英語課程的開設是必要的,通過大學英語的學習,對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的不足和缺陷進行彌補和糾正,在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上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逐漸轉變學生在大學以前的學習理念和方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幫助學生設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因此,可以說大學英語的教學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大學英語教學的普適性也讓許多學生產生了困惑和疑問,認為學習的東西和自己的專業不相關聯,再加上英語等級考試成績紛紛與學位脫鉤,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和意義并不明確。事實上,作為一門世界通用語言,英語的用途體現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層面。隨著全球化的不斷加深,國家和地區間的交流日益密切,專業能力強且外語水平高的人才更加受歡迎,在社會競爭中更占優勢。社會上對相關人才的需求在客觀上為高等學校中人才培養的目標提供借鑒,專業英語課程日益受到各個高校的歡迎。事實上,整個社會對人才的英語水平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在不斷提高,不但要求相關人才能夠進行基本的口頭交流,還要在相關專業和領域內對相關知識和產品等進行推介,就相關知識、信息、技術等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學中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尤其必要性。
對于專業英語課程性質的定位,高校間存在著差異,大體分為兩種。一種定位方式是把專業英語作為大學英語的一個組成部分,認為專業英語是對基礎英語的提升。另一種定位方式則把專業英語與大學英語看成兩門獨立的課程。不同的定位方式決定在課程設置方式、教師和教材使用情況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從目前高校中專業英語的教學情況來看,專業英語的教學結果離預期目標還存在一定差距,因為課程定位的差別,一些高校的專業英語課程沒有注意到與大學英語的銜接,甚至會出現學期間的間斷。從課堂教學本身來看,目前的專業英語教學在趣味性、專業性等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學生表示沒有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這些問題的出現,除了課程定位上的混亂情況之外主要的原因在于師資隊伍的不足。
專業英語教學應該兼顧專業和英語兩個領域,這是專業英語課程的主要特點,也是其難度所在。從師資角度來看,各專業領域的任課教師可以給學生更好的專業引導,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搭建更好的平臺,但再英語教學方面存在較大困難,即使能夠較為準確地用英語進行交流等活動,絕大部分專業教師的英語水平也無法達到承擔外語類課程的水平。與之相反,外語教師的最主要問題在于專業領域知識和理論的缺乏。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應該是對師資的培訓,而在這一方面,兩個不同專業間在培訓方面往往有著比較清晰的界限,因為專業的差別,教師往往會因為“非專業人士”的緣故而失去得到培訓和提高的機會,結果就造成了專業英語課堂上教師專業性不夠或英語水平不高的結果。作為一門英語類課程,專業英語課程由英語教師承擔更為妥當。專業英語教師的培養,應該作為專門的師資類型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針對不同的專業選派不同的教師使其能夠進行系統的專業學習,對于專業的學習不能是概況性的、一知半解的,也應該是全面的,深入的,從而形成高水平的、較為穩定的專業英語師資隊伍體系,從質量和數量上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
除師資問題外,影響專業英語課程發展的重要原因還有教材短缺等問題。僅僅從數量上看,目前專業英語的教材還非常有限,很多專業還找不到專門的英語教材。教材問題可以說是師資問題的一個衍生問題。教材的建設要由教師來承擔,教師資源的短缺也就造成了可供使用的專業英語教材的不足等問題。因此,要解決教材短缺的問題,需要以解決師資問題作為前提。
專業英語課程的開設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能夠有效地提升人才的國際化程度和競爭力,因此,專業英語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高校的接受和歡迎。然而專業英語與大學英語之間并不應該是相互替代的關系,大學英語的學習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其實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轉變學習觀念和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當今高校中的專業英語教學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教學和管理中尤其要注意課程性質和定位、師資培養和教材建設等問題。正確看待和解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才能夠使專業英語教學沿著正確的方向和道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