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 珂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應用外語系,河南 鄭州 450053)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我國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英語作為高職院校所有專業的必修課,有限的英語老師數量更是遠遠不能滿足一個老師教授一個班級的美好愿望。本課題組認為有效的課堂活動能極大地促進高職大班英語教學良性發展,本研究成果如下。
無論是哪門學科的班級,人數超過40人,任課老師就會覺得大班教學有些力不從心,同樣的教學方法,小班教學授課的教學效果明顯要好過大班授課。根據課題組對多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堂的走訪,我們總結其缺點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課堂管理難度大。高職學生年紀都在十八九歲,已經基本形成了自我的人生觀,世界觀,自我意識強,大部分同學由于對英語學科長期的厭惡,可能在學期開始就放棄了英語學習,如何讓這上百名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遵守課堂紀律,僅僅這一條對大班公共英語老師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第二,教學難以兼顧到每個學生。由于大班人數眾多,課堂時間有限,老師很難兼顧到每個學生,讓每個同學都感受到參與的樂趣。同時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同樣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接受程度不同。
第三,學生學習成果不能及時得到老師的反饋和評價。大班人數多,作業的批改量耗時驚人,老師精力有限,沒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與學生進行良性互動,不能否認,有一部分的學生如果得不到老師的積極肯定,可能就會對這門課放松努力。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職公共英語大班化教學已經是大勢所趨,本課題組在調查走訪中,也驚喜地發現公共英語大班化教學也有不少好處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有充足的人數來進行課堂活動。有效的課堂活動必須有充足的人數來作為活動基礎。人數多的課堂活動能給參與者一種積極社交的滿足感,高職生的年齡階段也決定了他們十分熱衷于同齡伙伴間的緊密聯系,課堂活動人數越多多,就有越多的機會讓學生去觀察同伴的學習方式、態度和成果。同伴在英語課堂活動中表現出的流暢、熟練的英語表達能力,或者活動組織能力,會對學生內心產生更深刻的教育意義。
第二,大班人數越多,隨機性事件出現的概率就越大,課堂上新鮮事就不會少,無形中會讓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期待感。大班化課堂上學生人數眾多,每個人個性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英語課堂活動的宗旨就是讓不同學生通過英語這個媒介沖撞出思維的火花,人數多,老師在開展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時就會有很多意外的驚喜。
第三,高職公共英語大班人數多,水平高的同學可以幫助相對差的同學,減輕老師的授課負擔。
大班教學的重要特點是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效開展一些課堂活動,讓英語好的同學發揮自身優勢,帶動水平薄弱的同學,彌補了大班老師無法兼顧到每個學生的情況,形成好學生帶動后進生,營造班級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一)大班環境下高職公共英語課堂開展大量課堂活動的必要性。傳統講座型課程有一個重大缺陷:溝通是單向的,學生坐著聽,記筆記。但是學生只有積極參與,討論所讀內容,練習所學知識,應用所學概念和觀點時,才能學的更好。
課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將老師在課堂上要做的事,化解為細膩的操作步驟,讓學生去完成。可以說,學生的課堂活動充分,是高層次的教學境界,是英語教師近乎全部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
(二)高職公共英語大班課堂活動基礎。無論哪門學科,從學習者的角度看,常規學習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模式:一是個人學習(individual work);二是兩人合作學習(pair work);三是三人以上合作學習(team work)。
針對于高職公共英語這門學科,以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為學習目標,最佳學習方式應該是后面兩種,因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英語課堂上,特別是本課題所討論的高職公共英語大班課堂上,更應該采用后面兩種,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在與其他同學的真實交流中來體驗語言學習的樂趣。
如何在高職公共英語課堂上實現pair work 或team work,答案就是分組。將一個大班切分為n個小組是開展大班課堂活動的不二法寶。通過分組能減少大班課堂紀律混亂的局面,讓老師的精力集中在小組的整體表現。
(三)高職公共英語大班課堂活動機理及樣例活動介紹
活動機理一:拼圖游戲
1.機理介紹:任課老師把本節課教學內容切成小份,每個小組成員一份。一個小組有多少個組員,就有幾個任務。把切碎、打亂順序的部分分給每個小組,讓他們組合成原型。
2.適用教學內容:閱讀文章、聽力文章、圖片故事
3.流程:
第一步:individual work,每個人研究自己手里的一份
第二步:pair work ,跟旁邊的人討論自己的這一份
第三步:group work,小組每個成員把自己手頭的一份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
4.游戲樣例——偷偷看電視
選用材料:老師選擇一則短視頻,計劃好切成均等5份的長度。
活動流程:
第一步:老師給指令:“一會兒給大家播一段短視頻,請大家都背朝屏幕坐或趴著”
學生按指令做到后——
第二步:老師指令“請每組A同學起立,看視頻第一段”,同時播放切分好的視頻。
第三步:每組A同學看完視頻,老師發出指令:請A同學趴下,B同學起立,看第二段視頻。
接下來以此類推,直至每個小組成員都獨自對應的視頻任務。
最后,老師發出指令,請每個小組內部開會,分享自己看到的內容,講視頻所講的內容還原為一個完整的故事寫下來,5分鐘后上交作品。
本活動特色:讓學生經歷一種頭腦風暴,帶著強烈的求知欲來參與活動,每個人得到的都只是碎片,要把整個內容一點一點還原的過程會極大地鍛煉大家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機理二——越來越長
1.活動機理:小組合作,讓某一個指定任務根據一定的語言規則程序越來越長。
2.適用教學內容:語法、口語、寫作。
3.具體做法:給每組一個單一的任務,組員需要遵循一個且僅有一個單一的原則,在現有基礎上按照老師指定的方向操作,小組之間可以競賽。
4.活動樣例-錦上添花
活動流程:
第一步:教師講述單一任務,如形容詞修飾名詞的順序
第二步:老師給一個詞,讓每個小組成員在指定時間內把形容詞越變越長—練習名詞前形容詞的順序。
本活動特色:通過小組合作反復驗證所學的語言知識點,語言點本身是空洞無聊的,但因為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考路徑,會有很多意外的腦洞,讓學生很難轉移注意力思考課堂外的東西。
活動機理三——我是小老師
1.活動機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不同的任務,而且每個人要讓全組知曉、了解、懂得自己的部分。
2.適用材料:詞匯記憶、語法學習、閱讀理解等活動。
3.流程:
第一步:小組里每個同學都有任務,先自行消化。
第二步:每個同學都要分別跟組里其他同學講清楚自己的部分。
第三步:老師隨時叫組里的同學回答不是他們“轄區”內的問題。
4.游戲樣例—語法幫幫忙
本活動適合50人左右的班級。
第一步:任課老師用撲克牌分組,假如班上20人,準備4種花色,5個數字的牌,每個人抽一張。
第二步:老師發布指令——同一個花色的人,請坐在一起;
第三步:老師發送5套題目,給每組同學,例如,第一組定語從句練習,第二組是賓語從句練習,第三組是同位語從句練習,小組內的題目一樣;
第四步:老師發布指令——小組內討論,題目的答案是什么;
第五步:老師在不同的組巡回,給每個組出正確答案和解釋方法。
第六步:老師發布指令——現在同樣數字的人坐在一起。
第七步:老師發布指令——下面請把你手上的題目講給其他的同學聽,保證他們都明白。”要求每次只能跟兩個人講。
本活動特色在于讓學生重復講題,對知識點反復咀嚼,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愈加熟練,同時增強團隊合作能力,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通過這種互動方式,很多語言知識點比老師敲黑板講100遍更能深入學生內心。
以上每一種活動機理都可以根據學生特點、教學內容進行各種改裝,宗旨就是讓學生在公共英語課堂上帶著語言學習的任務忙起來,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引導和輔助,讓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的參與度。
2017年9月,本課題組就我們的高職公共英語大班教學課堂活動策略研究成果在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17級新生中挑選了會計系A和B兩個班進行了實驗,兩個班人數都是64人,入學高考英語平均成績相當,A班采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法,主要是老師講授,學生做筆記,偶爾老師提問課本相關問題,B班采用本課題設計的各種課堂活動,學期第一次課就分16個小組,4人一組,基本每個小組組長英語水平相對較好,任課老師將自己的授課時間每次壓縮至15分鐘,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的小組活動,每次活動結束,都有紙質成品或視頻錄像,教學過程中明顯地呈現出B班學生英語課堂更為活躍,A班學生英語課玩手機、睡覺的現象要多于B班。最終期末成績顯示,A班同學的學習成果遠遠不如B班同學。
本課題組將目光聚焦于公共英語課堂,大量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能夠有效地減少高職大班化英語教學的弊端,但必須承認,課堂活動的設計需要老師在課前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每一步進行周密的安排,一次課堂活動的組織失敗是很自然的,高職公共英語大班教學的課堂活動組織需要任課老師反復操練,以及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完美實現。本課題組會對高職公共英語大班教學進行長期關注,不遺余力地為提升高職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