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半分/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隨著各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視,創業課程中教學方法的探討也日益深入。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提升學生關于創業基本內容的掌握程度,并根據教學目標提升學生關于創新創業的基本技能,這也是創業教育者需要深度思考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發展較為成熟的教學方法,也被廣泛應用于創業課程中。但是,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在細節上還需要根據創業課程的內容、特點進行調整。
案例教學的形式有待改善。
目前進行案例教學的主要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案例在課堂進行案例討論,一種是邀請企業家進入校園,和學生分享創業企業案例。
第一種的現實情況是,由于高校的創業課程主要由高校教師擔任,但是高校教師大多都不具備創業的實務經驗,這就導致師資本身的創業服務能力弱,對創業案例的把握往往不夠深入,對案例的分析以及講授更偏理論化。即便在課程過程中,設置了教學案例討論的環節,限于師資自身的能力問題,討論和實踐情況的情況并不理想,從教學實施的效果來講,這就使得案例教學的效果打了折扣。
第二種的現實情況是,高校往往會追求“大”企業家,即創業成功的“明星”,進行案例的分享。由于“明星”的效應與光環,往往在進行案例分享時候,使學生更多聚焦于“成功”,而忽略了案例本身的教育作用。嘉賓在進行分享時,礙于時間所限,大多宏觀介紹,缺乏對創業過程的詳細闡述。高校在組織相關講座時,因為成本較高,所以一般會組織大規模的學生來聽講座,這就導致互動性較弱。同時,高校在前期往往很少會和嘉賓溝通創業課程的具體內容,嘉賓無法確定現場需要講什么內容才能夠作為創業課程內容的有利支撐,這就導致講座的深度不夠,針對性不強。
所謂動態情境案例教學法,就是將創業案例的選擇上,從“高大上”的成功案例、大企業案例中轉移到本地區正處在創業過程中的中小企業案例中。所謂“動態”,是指學校、創業課程教師需要和這些中小企業保持長期的聯系,持續關注中小企業的創業進展。在設計長效機制達成合作之后,創業者進入課堂的分享就會根據企業的不同階段,分享不同的內容。所謂“情境”是指這些中小企業是本地區的創業企業,這些中小企業可能在行業內部還沒有做到頂尖的水平,甚至有的時候還處在生存期,但是由于是本地區創業的案例,學生接受起來更加貼近現實,更加符合地域特征,同時方便學生的調研。
并不是所有的創業者都適合到高校課堂里向學生開展創業教育授課,因為這不但要考慮到受創業者個人的學歷、知識面和社會閱歷和表達能力等個人因素,而且要考慮到創業者所在行業、地域及其創業所處于的階段等因素,同時考慮與具體課程的適配性等因素。
所以要求在課程備課前期,創業課程教師需要做好創業分享者的遴選工作。創業課程教師需要通過與中小企業創業者的面談,了解其對創業課程的內容的把握了解程度,并從交談過程中了解其表達水平,觀察其是否適合作為講師進入課堂。
創業者的真實案例一般都可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但是就達到具體某門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而言,僅有興趣還不夠,需要注意案例之間的關聯性,以及案例對拓展教學深度的作用,而且案例材料需要能夠引發學生思考,便于學生小組任務自學,這就需要就如何選取案例、如何加工案例、如何向學生呈現案例等問題展開研究。
一般說來,可以選擇創業階段在中期的中小企業,在地域內、行業內較為有典型代表的案例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選取這個階段的企業案例好處在于能夠對案例企業進行持續性的關注。
當同一門課中出現了教師與多位創業者一起上課時,如何協調配合,就有了教學組織問題,由于這種模式將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就需要引入助教制度,如何將身份不同的教師和助教分工好,發揮出各自在課前和課中的作用,如何處理好課堂表現與課后作用的成績評分,達到教學成績考核的有效性。
教師角色的轉變,對于教學組織能力來說是一個挑戰。教師需要在課前去和進入課堂的創業者一起設計課程環節,至少也要明確課程的進程安排。教師擔任創業者的助教,其作用主要在案例討論環節。
同時在學生的成績考核方面,這種案例講授方式更加側重過程性評價。教師需要在課程之前布置與案例相關的背景調查作業;在創業者分享案例過程中,學生需要互動和提問;在案例結束后,教師需要進一步分析與討論案例;這三部分都是過程性評價的內容,教師在進行課程設置時,應增加這三部分相應的分數比例。
目前創業者進入課堂進行分享,限于學校的經費資助有限,一般在報酬上不會很高,學校也會聘請優秀的創業者作為創業導師等,但對于創業者而言在其他方面的回報幾乎沒有。所以,動態情境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長效性取決于學校、教師與創業者能否構建三方共贏的長期合作機制。否則在單純要求創業者付出,而給出的回報較少的情況下,這種模式很難以長效開展,更加會限制本模式的更大范圍持續推廣,因此邀請創業者合作機制問題,是動態情境案例教學法實施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按照動態情境案例教學法的實施過程,教師的投入更多,主要體現在,與中小企業的創業者溝通、探討案例教學方案;與創業者進行長期合作機制;案例企業的背景調查與案例編寫等環節,所以教師的投入相對傳統的備課要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如果無法解決教師的工作量問題,教師也很難有積極主動性去持續地開發企業資源。
動態情境案例教學法是適用于創業課程的一種創新型案例教學方法,針對創業課程的學生,選擇本地區、處于創業發展期的中小企業創業案例,作為創業課程的補充內容,并在課程之前、課程之中、課程之后三個階段加強學生的參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并促進學生進一步增強對創業課程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