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
醫學職業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知識繁多和專業性強的特點,加之,實踐性與服務性都比較明顯,醫學職業教育在教育的形式和教育的層次方面都有獨特的要求。醫學教育和電大與自學考試等早已不能符合當今社會人們在衛生保健方面的需求。然而,普通醫學職業教育中的精英教育并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我國醫學職業教育還需進一步發展。
長時間發展以來,因為并沒有正確地認識醫學職業教育發展的必要性,同時,不能對其進行準確定位,導致目前的辦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傾向。向本科院校和綜合性的大學有所靠攏,教育的不同要求都是按照本科院校或者是綜合性大學開辦的標準進行運作,在醫學課程中,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醫學教材是普高的縮略版,并不重視實踐技能。可以看出,這種傾向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醫學職業教育的發展造成制約,和醫學職業教育發展的本質相違背,偏離了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正確定位,導致職業技能不能保障,不利于衛生系統的發展。
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加強多元化辦學。現階段醫學職業教育在辦學中的主體主要是中等的衛生學校和普通的高等院校等,和其他領域進行對比,例如機械制造業和高等的醫學職業教育以及用人單位,還需要加強合作辦學。和用人單位之間協作辦學,借鑒相關學校的運行機制,實施在校生職業資格的認證工作,并推行“雙證制”模式。其一,用人單位在人才方面的需求能夠在市場中進行直接反映,可以幫助教育人員及時有效地對就業市場進行把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保障針對性,滿足市場的過程中要和學生的就業需求相符合;其二,專業的設置,在以往的教育培訓中,機會所有的醫學類專業都是從高專甚至是中專進行培養。利用好職業技術教育對護理和醫學專業進行發展。展現了醫學職業教育本身的專業性,重視技能性和操作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對職教特色進行加強,揚長避短,為衛生系統的發展做好人才建設。
因為培養目標存在差異,課程體系在設置方面也就不同。醫學教育的實施中,是把系統知識體系作為設置課程的基礎,醫學職業教育主要是把應用型的技術作為課程開展的核心。然而因為職業教育的起步非常晚,同時,不能準確定位,導致很多職業教育機構課程的設置不能以培養目標為核心,一味地模仿高等教育,還有一些,只是在部分問題上符合少數學生的需求,大力開展基礎理論教學,削減實訓教育力度。因此,對于課程體系的建設勢在必行。
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處理。一是,要把實際問題的處理作為課程設置的核心。醫學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要服務于職業素質的提升;二是,醫學職業教育學校中的課程實施要展現實踐性。因此,要在課程實施過中加強實踐教育,提供給學生一個專業知識和職業實踐有效融合的平臺,增強學生自身的職業適應性。
我國在醫學職業教育中的“雙師型”隊伍十分薄弱,是醫學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很多教育主體并沒有獨立的師資隊伍,外聘教師和技術人員是該教育機構的重要部分,造成專職師資比例非常低,不能保障教育質量。
對于這一問題的處理,可以利用以下措施。一是,構建“雙師型”隊伍。追師資隊伍的構建是系統化的,但是醫學職業教育急需該類型教師,因此,可以讓教師隊伍整合專業理論型和實踐操作型。結合現實情況,引進專業性比較強的醫學專業教師,進而實現“雙師型”師資隊伍構建的目的;二是,加強對醫學職業教師教育問題的重視。職教師資不但具備比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技能,不但具有教師職稱,還有有專業技術職稱以及技術的等級證書,這是開展醫學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就現階段師資隊伍的建設來看,我國很少有專門的對醫學職業教育教師進行培養的教育體系。所以,結合具體情況來說,依托高等醫學院校與基礎比較好的醫學院校以及中心醫院,或者是大中型的醫學有關企業和機構建立的職教師的教育體系,開展現階段醫學職業師資隊伍的教育工作,保障針對性和層次性,最終達到醫學職業學校師資隊伍的“雙師型”模式目的。
綜上所述,近年來,人們對于醫藥衛生行業的需求逐漸提升,因此,開展高質量的醫學職業教育勢在必行。對于相關人員來說,非常有必要對醫學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突出醫學教育的技能型和師資隊伍的專業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醫學職業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敏.學前教育機構質量督導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6.
[2]陳靜.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3]《衛生職業教育》2012年1~24期總目次[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24):1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