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
盡管民辦高校在我國已經有了近40年的發展歷史,但相對于我國燦爛的教育長河來說,其成立時間仍然相對較短,在辦學經驗上較一些公立院校仍略顯不足。而管理工作作為一個院校學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部分民辦高校對于其重要性的認識不夠明確,因此造成了目前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方法落后、效率低下的現狀,對民辦高校人才培養造成了巨大阻礙。
(1)管理制度落后。目前一些民辦高校在管理過程中一般沿用建校之初的規章制度,經過多年的洗禮,這些規章制度早已不再適應時代,很難實現對學生的全全位管理。而還有一些民辦高校雖然已經意識到了管理制度落后的問題,但卻只知借鑒,不知創新,將其它公辦高校的制度生搬硬套過來,致使管理制度過于僵化,不適用于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實行與發展。
(2)管理方法落后。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新型教學方法不斷出現在我國教學領域之中,但在學生管理工作上,創新的勁頭卻略顯不足,因此,這也就造成了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中,學生管理工作始終是薄弱項。
(3)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在一些民辦高校中,負責管理工作的人員往往不是由具有豐富教學、管理經驗的一線教師提拔而來,而是由一些留校生、公辦院校退休教師甚至是部分學院領導的關系戶承擔,這部分人員在學生管理工作上經驗明顯不足。雖然部分管理人員具有較豐富的知識素養,但在學生管理方面卻是一竅不通,因此,致使民辦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始終難以提升。
(1)革新管理制度。在一所院校之內,管理制度是該所院校管理工作進步與發展的基礎,因此,想要提升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首先就需要對校內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在改革中,應當注意,所謂制度革新并非是為了完全摒棄舊制度,而是要吸收以往管理工作中的實用經驗以及以往管理制度中的有效條例,并結合當下學校的發展觀念與發展趨勢設計出適合學校發展的新型校內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革新中,不能將這些制度變成僅存于書面的“死條例”,而是要在學生邁進學校的那一刻起,就對學生進行學校管理制度的灌輸與深化,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通過這種教育對學校的辦學宗旨、校風校紀等方面有大體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加深對管理制度的理解,從自身做起貫徹校內管理制度。
(2)轉變管理觀念。想要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收獲良好的成果,就需要在遵循制度的前提之下,轉變現有管理觀念。民辦高校內從領導到基層教師都應當明白,管理工作并非只是走形式主義,而是一項幫助學生實現自身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實現對自身嚴格要求的重要工作。弄清楚這一點后,高校內的教育工作者們在從事學生管理工作時會有明確的指導方向。根據當前我國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現狀,高校內管理人員應當在未來的工作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理解教與學這兩者的關系,建立起管理、服務、教育三位一體的管理工作理念,一方面應當引導學生遵循校規校紀,遵守法律法規,另一方面還應當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將學生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充分開發學生的各方面潛能,激勵學生主動提升自己,實現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的目標。
(3)提升管理人員素質。針對目前部分高校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的現狀,應當從開展管理工作會議、提升管理人員對工作重要性認知以及改變管理人員招收準則等方面進行。
例如某民辦高校在學生管理工作效率低,質量不高,于是該校對這一情況進行了調查,該校設計調查問卷分發給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從工作積極性、工作內容,工作方法等幾個方面對工作人員進行了評估,最終認定該校管理人員在工作中效率較低,主要源于素質不高。因此,該校首先對一些專業素養過低、不具有相應管理水平的人員進行了裁員,然后對外招收了一批新的管理人員,并將新老管理人員安排到一起進行管理工作方法、內容的培訓。在培訓中,該校還鼓勵新、老兩批管理人員交流工作經驗、工作方法,并將從彼此身上學到的一些先進的經驗、方法應用到實際中去,以幫助提升學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質量。最后,該校還鼓勵學生提出管理人員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匿名的形式上交到學校意見箱中,由校領導做統一歸納,并向管理人員提出相應的改革意見。通過這種管理工作方法革新,該校整體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學生遵守校風校紀,良好的管理在校內蔚然成風。
綜上所述,根據民辦高校學生本身特點以及管理人員、管理制度現狀,應當從管理制度改革、管理觀念更新、管理人員素質提升等方面實現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效率的提升。只有高校內具有了好的管理風氣,才能真正引領學生學習知識,實現自身全面發展,并時時刻刻以正確的行為準則鞭策自己,最終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1]李新剛.民辦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滿意度研究[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4,35(06):604~607.
[2]羅永輝.轉型發展時期民辦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工作的創新路徑[J].福建質量管理,2016(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