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春雨
當代大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是否順利,與他們所接觸的思想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他們是一個獨立的群體,用獨特的思想和視角來分析問題,并努力去適應社會的腳步。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和心態多少會發生一些變化,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這時,他們的意志品質也就逐漸形成了,并構成了個人的個性。
意志是人在意志行動中有意識地、理智地、頑強地改變某一客觀過程,以實現預期目標所表現出來的那種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主觀能動作用。[1]人是通過一系列有意識的活動來改變原有的客觀狀態。人和動物不同,有自己獨立的意識,并且有能力來更正自己的主觀想法,在實踐活動中,一個人可以通過心態或是他的舉止行為表現出堅毅的精神,為了目標努力克服困難,最終達到一定的目標,用毅力來支配自己的行動。
意志品質是構成人意志的眾多因素的總和。它是意志特征的具體化,用來權衡意志健康的標準。意志品質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它主要包括四類: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和堅持性。人要在實踐活動中有明確的目的去完成任務,需要人的自覺性,不會因客觀原因所左右,有自己的獨立想法,敢說敢做,并且可以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動,這樣的人,才會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完善,走向成功。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志包括動機斗爭、確定目標、選擇方法。人在實踐的過程中,是一個有意識、有計劃的過程,如果像無頭蒼蠅一樣,行動就會最終失敗。所以,需要一種力量,也就是動機來去完成活動。在眾多動機中,一定會有矛盾的存在,和沖突的動機做斗爭,這就是意志行動的第一步。有了動機就可以確定活動的目標。在確定目標后,通過適當的方法來進行,確定目標和計劃,準備階段結束后需要進行執行階段。在執行階段中,它的中心環節在于堅決執行和克服困難。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人們在執行時能夠努力克服在意志活動中的困難,排除阻撓,完成活動。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過程中,人們會通過認知過程來收到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再通過自己的認知進行整合,做出自己的判斷,最后有意志的對自己的行為做調節。意志過程是最后的“看門鎖”,也是最終好與壞的中心環節,所以意志過程是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克服困難,有毅力的保證接受活動的完成。
我國是一個教育大國,在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精力,所以,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時就會出現一些“頭重腳輕”的現象,理論性有,但是實踐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意志力不夠堅定,沒有很大的恒心去完成工作,做事不專注等心理上的問題等,這些問題導致了我國大學生在綜合素質中存在狀況,需要改進。
現在,大多數家庭的子女都是獨生子,從小父母給孩子錦衣添食,沒有在社會中進行過實踐活動,不能結合自身條件,過早的給自己定位,學生產生“教條主義”和片面性。
在校園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發生。丁某是一名音樂學院流行系的學生,皮膚白,長發飄飄,是大家喜歡的外表,同時她的聲色非常有特點,但學習幾年后他有一個很悲觀的想法:沒有人會喜歡她的音色,太獨特怕大家不接受,結果越來越自卑,不敢張口唱歌。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最后她放棄了音樂之路,大家都為她感到可惜。
這樣的學生不占少數,即使有些學生沒有放棄,但是內心也會產生過這樣的想法,和自己當初設想的不一樣,導致自身行為與能力相矛盾,產生落差后不能及時調整過來,變的極端。其實,當學生態度端正,意志力堅定,走出校園,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并通過這個目標為此努力,就會走向屬于自己的道路。
現在的世界,生活豐富多彩。受寵溺的孩子在上大學后,他們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在自己的思想中暢游,個性色彩濃厚,渴望自己是優秀的。所以,無論是外在、家庭狀況還是學習這些,都形成了無形的攀比,心態發生了變化,有了對比就會存在競爭意識。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利大于弊,他們可以在競爭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不斷改正。但有些學生也會慢慢脫離軌道,變得主觀化,物質化,形成了不正確的價值觀。
在現在大學校園中,經常會看見抵制校園借貸的條幅。其中發生有被“校園貸”奪命,大學生賭球欠下巨款跳樓自殺等事件。一部分原因是校園貸會使學生得到滿足感,虛榮心作怪,買iPhone,買iPad,穿名牌,通過物質上來滿足自己這種高享受。心態不端正,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就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干擾,一切向“錢”看的做法產生了消極心態。
當代大學生多數沒有經受過磨練,他們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相對薄弱,沒有抗挫能力。什么是挫折?楊國樞認為挫折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對個體動機性行為造成障礙或干擾的外在刺激情境,對個體發生障礙作用的可能是人或是物,也可能是自然環境或社會環境;另一種是指個體在挫折情境下所產生的煩惱、困惑、焦慮、憤怒等情緒交織產生的負面心理感受,此心理感受也可稱作挫折感。前者是刺激,后者是反應。[2]意志豎強的人能夠在困難當中走出來,正視自己的不足,重新認識自己,克服困難最終實現目標,相反,如果意志力不堅定的人就會抑制意志的發展。
生活處處需要意志力和抗挫能力。高欣是以當地狀元考上了上海某重點高校,她努力學習,在期末的時候,她認為自己會獲得獎學金,可是結果出來并沒有如愿。從此,她沒有心情學習,情緒低落,影響生活,最后去醫院精神科檢查,醫生說她患上了抑郁癥。小林之所以患上抑郁癥,是因為她認為她自身的價值沒有體現出來,時間一長,情緒散發不出去,累積下來,沒有學會自我轉移注意力。
李瑩認為,意志堅強的人,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夠在既定目標的指引下,自覺調整和支配自己的行動,竭盡全力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實現目標;而意志薄弱的人,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怨天尤人、畏縮不前,最終放棄目標和理想,或者在目標面前心存僥幸,輕率冒險,結果只能被困難和挫折所壓倒。[3]所以,培養大學生意志品質是對他們克服挫折,戰勝困難非常重要的。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可以動手去做的能力,培育意志力的發展,努力具備大學生應具備的良好思想素質。
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對他們以后步入社會有著很大的幫助,事在人為,持之以恒,才會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培育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
社會實踐是學校和社會的橋梁,是鍛煉我們的道路。杜玉波強調“要在思想工作中要立足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著力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不能活在理想狀態下,要與現實接軌,不能死讀書,靈活的運用理論知識,具有社會實踐精神。
可以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多種多樣的的社會實踐活動,社團可以組織團員多多參與,可以做問卷調查,參觀訪問,記錄報道等形式。老師要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到群眾中去,參加一些兼職活動,了解生活不易,互幫互助。通過參加社會實踐,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了解自身不足。
參加社會實踐,是要讓學生知道自身有哪些不足,人無完人,安逸的生活對學生來說不一定就是好事,要鍛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社會實踐精神,端正態度。在實踐過程中意志有四個特征,即堅定性、果斷性、獨立性、自制性。[4]自己要努力掌控自己的情緒,意志力堅定的人,會做事專一,克服誘惑,清楚的做出選擇,是否對自己有利,從而掌控和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是需要自己掌握并且運用的。
豐富多彩的世界,金錢的誘惑,使得人們麻木,路越來越寬,心卻越變越窄。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許多困惑,比如學習成績不好,工作不順心等,所以,大學生的意志品質很重要。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訓練來提高,也可以通過對榜樣的學習來進行強化,發揮正能量。榜樣的力量是可以是有一種強大的影響力。所以榜樣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
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學習的榜樣,比如:父母、老師、同學和社會人士等。他們的意志努力和行動力這種有感染的作用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他們是無時無刻都會影響學生的行為、想法,促使進步,堅定意念,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在培養孩子優秀品格方面,父母的舉動都會折射到孩子的行為里,真的有“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奇效。孩子會效仿父母,所以父母什么樣的教育就會折射到學生的行為舉止中。也有些人會以老師為學習的榜樣,老師是陪伴時間最長的人,老師的敬業、無私奉獻等精神會觸動學生,學生會把老師作為榜樣,努力向老師看齊,這就是以榜樣為動力。同學,朋友,還有社會人士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習的典范。樹立典范,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方向指引,讓自己的意志力變得堅定,踏踏實實,積極進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大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重要保證。大學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有許多的解決方式。有的人會處事冷靜,用正常心來面對;有的人則會心情低落,缺失信心,表現出脆弱的意志品質。我認為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差距,除了與社會經驗、個人的自我能力外,還和自身的心理狀態有關系。培養大學生良好意志品質,心理健康是其中的重要條件。
如何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學校可以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開設一些相關的課程、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講座或心理問卷等這樣的方式來幫助大學生掌握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大學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質。其次,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調節。比如說唱歌來釋放,或者找人傾訴也可以,在傷心難過的時候控制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讓自己處于心理健康的狀態。最后,高校要心理咨詢機構。學校要配用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對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當面咨詢、電話、郵件等形式,釋放自己的壓力,提高心理素質,有利于良好的意志品質形成。[5]
培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意志心理,不僅要注重廣泛的知識和專業的技能,還要在實踐中不斷鍛煉和增強自己的意志力,擁有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和堅強的意志力是大學生必要的思想品質,在克服困難中鍛煉意志,學習榜樣的力量,堅定自己的信念,不斷地調整自我心態,學會及時調整情緒,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1]孫時進.心理學概論[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2:5~87.
[2]楊國樞.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
[3]李帝.人學生意志品質抗挫折力探析[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6(8):138~139.
[4]離劉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及培養途徑[D].臨汾:山西師范大學,2012.
[5]袁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