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來,浙江省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嚴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逐年增加,養老護理服務體系開始快速發展,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型職業——養老護理員。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必須提高養老護理員的專業素質,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成了浙江省養老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據2016年數據顯示,浙江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逼近了1000萬,占總人口比重為17.6%,比重高出全國平均水平。浙江養老院的機構數量在7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寧波、杭州、溫州等地。省民政廳副廳長、省老齡辦主任蘇長聰曾表明我省對各類養老服務人員的需求在2020年將超過50萬,而目前全省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僅9萬余人。而發達國家護理人員與實際收治的老年病人理論比例為1:4.5。當前來看,浙江養老服務人才緊缺已成為影響我省養老服務體系的發展的一個“短板”。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中,把養老護理員的職業規定為對老年人進行照料和護理的服務人員。養老護理員直接為老人提供生活護理和照料陪護,是養老服務工作中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省養老護理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在專業素質、文化程度、理論技能等方面差距較大。根據課題組對我省養老機構從業人員的調查分析,我省養老護理員基本情況總結如下:第一點,護理人員年齡普遍偏大,主要集中在45-65歲;第二點,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鑒定合格證的數量不多;第三點,總體學歷水平低,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多數,本科生以上的人數極少;第四點,工資待遇遠低于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第五點,養老護理員的流失比率非常高。
此次調研對部分養老護理人員進行了訪談,從訪談結果來看,我省養老護理人員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多數年齡較大,收入較低,因此其對工作熱情并不高,缺乏應有的敬業精神和認真的工作態度;(2)因從業人員學歷較低,受專業培訓的機會較少,導致業務技能的掌握不夠準確,大多數護理人員只能提供基本的清潔、衛生、安全、飲食、等比較單一的生活照料,總體來說缺乏專業性、技術性的理論知識,更加缺乏針對需要特殊護理的老年人所需要的生理、心理及健康維護等方面的醫療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3)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養老機構護理人員與入住老人之比一般保持在1:20左右,遠低于國際標準1:1.45;從以上情況來看,現階段的養老護理服務遠達不到社會的需求,這些情況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省養老護理服務事業的發展。
從專業素質來看,養老護理職業類型在《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中劃分為初級,中級,高級,和技師四個等級。初級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的業務技能,除了清潔、衛生、安全、保護,飲食照料、排泄照料等基本生活照料外,還包括基本護理技能,比如常用藥物的給藥、生命體征的觀察、消毒、臥床老人的護理等;中高級及技師則要求具備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等更為專業的技能,同時要協助醫療工作者觀察和護理危重病人,疏導病人的焦慮、恐懼等不良心理,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質量。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省政府2014年出臺《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加大養老護理人員的在職培訓,到2020年,實現所有養老護理人員持證上崗,持有初級及以上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占比達到50%以上。養老護理服務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才能更好的開展養老服務工作,不斷提高的養老服務,才能推動浙江省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才能提高社會對養老服務工作的認可度,才能更好提高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以及社會地位。
從思想素質來看,一名養老護理員應該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端正的工作態度。養老護理人員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等素質,能平等對待老人,有熱情飽滿的服務態度,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這樣才能提高老人及其親屬對養老護理人員的信任,才能提升養老護理員的社會地位,進而提升養老護理員的專業化程度。
職業道德是養老護理員應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是養老護理員開展工作的前提。只有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才會熱愛自己的工作。政府要不斷加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各高校要完善相關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各養老機構要持續不斷對養老護理員進行培訓。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灌輸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進行護理法規及護理禮儀和人際溝通的教育,培養其愛心、耐心、熱心等素質,這些素質能讓養老護理員和老年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理解,也同樣能為老年人帶去溫暖。
首先,支持各類高校開設老年服務及管理相關專業及相關課程,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政府可以對相關院校提供學科補貼。與此同時,為適應養老護理職業發展的需求,要拓展人才培養渠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繼續教育和遠程學歷教育。其次,政府還可以對正式的養老護理人員提供職業補貼,引導、鼓勵相關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針對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和城鎮就業相對困難的人員進行養老服務培訓,鼓勵其就業。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從財政上增加培訓方面的投入,組織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進行資格認定考試,加強完善養老護理人員的專業化培訓。此外,養老機構應當科學設置專業技術崗位,重點培養和引進一些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醫生、醫師和治療師充實到養老護理服務隊伍,政府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和資金支持。
首先,政府可以借鑒日本養老服務方面的成功經驗,完善法律,對護理人員進行分類,將課程與崗位能力有效結合,統籌規劃相關的職業培訓,建立完善的護理人員管理體系。政府首先要推進提高養老護理員的薪資水平,定期發布養老護理員工資指導價位,建立養老服務崗位就業補貼和養老護理員特殊崗位津貼制度,提高養老護理員工資福利待遇。其次,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養老服務數據系統,對養老服務對象,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等相關的數據進行統計,報備相關部門掌握最新的動態,為未來制定政策法規提供依據。此外,加強對公眾的宣傳教育,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在社會公眾心中的地位,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投入到養老服務事業中。此外,政府的各個部門應該加強合作,發揮應有的職能共同建設養老護理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構建完善的養老護理體系,政府應利用政治經濟手段吸引和鼓勵學校、企業、社區、老人家庭參與到養老護理員的專業化建設中來,其中尤其應加大政府對養老護理員教育的支持力度,打造政企校聯動開放式服務型護理專業。此外,我省96%的老年人是居家接受養老服務,政府還應加大居家養老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提升居家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2016年,人社部下發了《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這一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將使得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就業。浙江省作為老年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此基礎上應盡快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探索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發展會使得養老護理行業成為一個專業領域,吸收大量的勞動力就業,促進就業,養老護理員也會成為了一種受人尊敬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