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想觀念發(fā)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和影響,所以非常容易被錯誤文化所帶領,從而走入人生“誤區(qū)”,影響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所以高職院校創(chuàng)設適應青年大學生發(fā)展的校園環(huán)境,發(fā)展具有正能量的校園文化十分重要。但良好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建并非易事,它需要高職學校的負責人結合高職院校的青年大學生特點進行,更需要時刻創(chuàng)新,將多元化的正能量文化與德育教育融入其中,以開展出具有特色的新型青年大學生校園文化。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第一次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zhàn)略任務,它不僅為我國當下的文化發(fā)展提供了方向,更為各大高校,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提供了要求。所以作為我國教育系統(tǒng)中的重要分子,高職院校必須在開展校園文化中積極踐行社會主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文化的建設理念之中,以其為方向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
現階段高職的大學生青年他們很容易受到多方面文化的影響,正是因為他們內心沒有堅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所以很容易“誤入歧途”,這更要求高職學校在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方向。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課程來實施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甚至可以固定的開展每個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周”,讓學生們在這一個星期中針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進行學習和宣傳,以利用這些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真正的被學生所認識,從而“根深蒂固”的影響學生,以端正學生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行為。
高職學校在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時必須站在高職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和實施,必須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成為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建者、參與者和被教育者。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學生才最了解學生,明白學生所需要的校園文化,明白學生所能夠接受的方式方法。所以在高職院中,學校可以建立學生團隊,允許學生積極的各種提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實踐活動中來。教師可以采取學分制鼓勵,也可以采取獎賞式鼓勵等,利用證書、獎金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的成為校園文化的主人公。
當然,為了確保校園文化建設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高職學生的需要。高職院校在進行活動創(chuàng)設時可以深入學生群體,通過采訪、調研的方式了解學生當下的校園文化需求,以確保所開辦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夠得到學生的支持與參與。
高職院校在開展校園文化創(chuàng)設活動時要注意形式的多元與新穎,既要融入德育教育工作,又要積極的宣傳符合時代發(fā)展的具有正能量的諸多文化。學校除了開展單一的講座形式之外,可以迎合學生的需求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包括舞蹈、演講、朗誦、校園大使競賽、話劇比賽等等。這些競賽活動能夠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吸引學生的參與,給學生以表現的舞臺。也能夠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用另一種角度去詮釋這些文化,從而更好地深入學生內心,被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高職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展示欄、報刊等宣傳正能量的校園文化啊,用校園環(huán)境無聲無息的感染學生,以實現校園文化的構建。
在信息技術急速發(fā)展的今天,高職院校在創(chuàng)設校園文化時也要充分利用起這一工具來輔助自己創(chuàng)建新時期的校園文化。學校除了利用互聯(lián)網引擎搜索功能尋求有關校園文化的創(chuàng)設資源之外,也可以隨時記錄在案將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還可以利用數據分析學生的文化心理情況等。此外學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包括廣播、視頻、公眾號等等,將新時期的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傳遞到每一個學生的身邊,以切實的影響學生。
總而言之,高職學校在發(fā)展教育與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校園文化建設。要為青年大學生發(fā)展營造一個舒適和諧的環(huán)境,更要讓大學生能夠在參與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無聲被影響,無聲被教育,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