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云/江蘇省昆山高新區城北幼兒園
《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培養兒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中之重,教師應立足幼兒的特點, 組織活潑有趣、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吸引兒童積極參與。
結合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與《3~6歲兒童體質測定標準》,園內開學初與學期末都會對在園幼兒進行體能測試。不論平時在練習體能項目還是在測試工作中,教師都很累很緊張,希望幼兒取得很好的成績。但幼兒卻表現得不是很喜歡,而且積極性也不高。在測試中,有的幼兒還沒站穩就往前跳.10米往返跑時跑進旁邊幼兒的跑道,網球擲遠隨手一扔砸在地上。幼兒出現的這些狀況,使我們不能了解到幼兒的真實發展水平。因此,結合本班的研究重點——立定跳遠,教師開始了“在游戲中提高小班幼兒立定跳遠能力”的研究。
三四歲幼兒體能游戲的特點是,內容和動作比較簡單,大多是具體情節和角色的游戲,角色不夠豐富,但都是非常熟悉的孩子,如貓、狗、猴,小班孩子并不關心游戲的結果,不像大班的孩子有強烈的勝利感,所以小班的比賽通常以一種快樂的游戲方式高于段落。
立定跳遠是幼兒身體素質的項目,也是小班級兒童較難掌握的動作之一,通過學習立定跳遠動作,結合觀察小班兒童在玩耍動作過程中,發現影響兒童立定跳遠距離的主要因素:孩子的協調能力較弱,,孩子們不能理解運動的困難,不能很好掌握。它與孩子自身的年齡特征有關,大部分的孩子還是腿部力量不足。因此,我嘗試發展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開始,從基本動作著手,例如進行小袋鼠游戲,慢慢地進行訓練。
幼兒屈伸雙腿和協調的擺臂動作是幼兒立定跳遠的基礎,但大部分幼兒不能很好地掌握。于是,教師利用兒歌《小小袋鼠跳》,在幼兒游戲前,教師邊說兒歌邊有節奏地進行腿部屈伸和擺臂練習。同時,在幼兒說兒歌時,教師先提示幼兒雙手叉腰練習腿的屈伸,最后再加上擺臂動作。
為了使幼兒更快掌握起跳的動作,教師帶幼兒玩“小袋鼠摘果子”的游戲。在操場上拴一根掛滿水果的長長的繩子,讓幼兒站在繩子下,向上起跳摘水果。幼兒在向上使勁跳起摘果子的一瞬間練習擺臂。幼兒掌握后,教師又將掛滿水果的繩子拴在幼兒的前面,高度與幼兒一致,讓幼兒練習向前跳躍的動作。在這個環節中,我重點指導幼兒雙腳微微分開、蹬腿、落地等動作。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幼兒有了明顯的進步。
通過之前的活動,幼兒掌握了跳的動作,但受自身腿部力量的影響,幼兒還是跳不了多遠。于是我帶幼兒又玩不同的鍛煉腿部力量的游戲。例如“袋鼠媽媽找寶寶”讓孩子們邊念兒歌邊練習蹲起的動作。此外,我還組織幼兒玩“高人走、矮人走”等游戲來增強幼兒腿部力量。為了提高幼兒跳躍時腿部的爆發力,我經常和小朋友們在操場上玩“袋鼠跳”的游戲,為跳躍時更好地控制身體做好鋪墊。
正式練習立定跳遠的動作,是從“快樂的小袋鼠”游戲開始。每位幼兒都來扮演小袋鼠,操場上擺出各種玩具或食物的卡片。小袋鼠想要找到自己的食物或玩具,必須跳過插有小樹苗的場地。在這個游戲中,幼兒可隨意跳動,很自由,并且,幼兒又可自由選擇要取的材料。孩子們在游戲中都很自主,很享受整個游戲的過程。
“小袋鼠跳房子”的游戲,是讓幼兒扮演小袋鼠,操場上畫出不同樣式的房子,房子間的距離有近有遠。每一只小袋鼠都努力從一間房子跳到另一張間房子里。這在鍛煉立定跳遠能力的同時,也滿足了不同幼兒的需求。
在幼兒考核的過程中,將原有考核規則不變的前提下,加入符合小班孩子年齡特征的游戲。
例如:在學期末的測試中,教師在地面上畫好的距離線前放置了泡沫墊當小河,并在小河前又粘貼了小鹿、小羊等貼畫作為目標,激勵幼兒跳得更遠。
總之,經過研究,幼兒通過有趣的體育活動進行了專門的練習,立定跳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對枯燥的體能測試的興趣有了增強。在與環境的互動中,運動能力增強了,同時動作更協調、更有力了。當然,兒童的成長也在一天天地變化著。今后,在戶外體育組織中,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組織兒童在游戲活動的同時,還要持之以恒,把主動性還給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資源,讓幼兒創新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