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梅香
摘 要:要想轉化學困生問題,不僅是德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加強班級建設和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要求,更是班主任教學的重點內容。德育非常重要,對于即將踏入社會的初中生來說,必不可少。對班級上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德育更是重要,要讓他們明白,社會上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充滿素質教育的今天,將來社會各個崗位競爭都非常激烈,如果不好好學習,不能用知識去武裝自己,那么將來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在對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學困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幾點策略和方法,進行以下闡述。
關鍵詞:學困生;德育;策略
一、學困生的形成的原因
1.學生間的性格差異
學生由于遺傳基因,導致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其中性格有活潑開朗的、內向的。凡是外向性格的學生對待任何事物都比較積極,內向性格的學生對待任何事物都比較被動。還有一部分學生性格內向的同時自卑心理比較嚴重,對待學習出現了膽怯和厭學的情況,長此以往學習成績比較差,這樣的學生就成了學困生。
2.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
有些孩子從小受到父母的影響,父母脾氣比較暴躁、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對,孩子很難得到家長的理解和關懷,表現要么膽小懦弱,要么性格粗暴。還有些家長過分溺愛自己的孩子,孩子出現自私、不愿與人分享,經不起挫折的情況。還有一部分家長,由于工作比較忙,很少過問自己的孩子,對待孩子的成績從來都是不聞不問,孩子也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在學習上非常怠慢,甚至自暴自棄,久而久之,成了班級上的問題學生,也就是這里所說的“學困生”。
3.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
學校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育方法過于簡單化和陳舊,這些傳統教育理念已經根深蒂固,一貫根據分數來判斷學生成績的教育行為,讓有些學生在老師這里得不到尊重和重視,慢慢學生就會變得少言寡語,課堂上我行我素,根本不把老師放在眼里,對老師產生敵對的心理,成為我們常說的“學困生”。
二、對學困生進行轉化,為德育打下基礎
1.教師要解決學困生的心理問題
首先教師要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教師要對每個學生都充滿自信、耐心和責任心。對待這些學困生,教師要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談,打開學困生的心門,進行深度的心靈溝通,找出他們不愿意學習的原因,幫助他們重新建立自信,給他們講解一些名人的事跡來鼓勵他們,要讓他們明白,自己將來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慢慢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及時關注他們的學習動態,在學習上出現困難的時候,我們班主任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每當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的時候,教師要給予表揚,這樣長期下來,我發現這些學困生慢慢地變得自信起來,學習上進步也非常大,教師要讓學困生時刻感到溫暖,感到教師是愛他們的,他們也自然會配合教師的一切工作。
2.適當降低一些教學中的難度和要求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適當降低教學的難度和要求,讓學困生也感受到學習不再是負擔。之前我們教師講的課堂知識太過于深奧,很多學生都聽不懂,才讓這些學生遠離學習、厭倦學習。
三、讓學困生和德育相結合,對學困生實施德育
教師要落實素質教育精神,找到差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學困生和德育相結合,對學困生實施德育。
1.更新觀念,轉變認識
教師要從自身找出原因,徹底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認識。沒有不合格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老師。在部分教師的心目中,感覺自己已經盡力了,但學生就是學不好。教師應該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方法不對。學生在學習上答錯題或者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教師不要出現埋怨、指責的行為,要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建立信心。學困生最缺乏的就是信心,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具體分析,把握好教育的時機和分寸,研究學生的需要,對待學生公平、公正。
2.協作教育,全面育人
為了抵制社會上的不良現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教師應該電話或者微信跟家長進行溝通,把學生在學校的作業情況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起好監督和跟蹤的作用,共同做好學困生的轉化。
3.發揮特長,分層要求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應根據班級實際學習情況,把握好難易程度,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動員尖子生來幫助這些學困生。或者成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按尖子生、中等生、學困生進行劃分,進行小組之間的幫助和同學之間的協作,讓這些學困生盡快趕上大家的步伐。讓他們時刻感受到他們是集體的一員,感受到大家的關心。對于學困生作業寫得好、有進步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學困生作業量不要太大,要以打好基礎、扎實為主。對待學困生,要采用循序漸進、慢慢誘導的方法,教師要從基礎開始,對他們一點點進行補課,帶他們攻破學習難點,逐步提升。
總之,只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貫穿和提倡德育精神,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那么,提高班級成績、提高教學質量都能一一實現。
參考文獻:
[1]趙琳琳.如何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J].中小學教育,2014(1).
[2]胡艷群,學習困難生的特點和成因探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