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芬
三元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騰伯格(Sternberg,1985)提出的一種智力理論,是目前更具影響力的智力理論之一。按智力三元論的主張,人類的智力乃是由連接的三邊關系組合的智力統合體。智力統合體的三邊,可視為構成智力的三種成份;各邊之長度因人而異,也由此而形成智力的個別差異。主要包括組合性智力、經驗性智力和實用性智力。三種智力因素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中依據不同的測試觀念能夠得出不同的結論。
1996年,斯滕伯格又超越智力的三元理論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論,他認為,成功智力是“能夠導致個體以目標為導向采取相應的行動,用以達成人生中主要的目標的智力”。斯騰伯格認為成功智力應該包括分析性智力、創造性智力和實踐性智力三個方面。創造性智力可以幫助我們從一開始就形成好的問題和想法;實踐性智力則可將思想及其分析結果以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加以實施。成功智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只有在分析創造和實踐能力三方面協調平衡時才最為有效,知道什么時候以何種方式來運用成功智力的三個方面, 要比僅僅具有這三個方面的素質來得更為重要。
綜上所述,領導力就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能夠吸引和影響被領導者,能夠激發團隊組織成員的熱情與想象力,引導團隊組織成員全力以赴去完成組織成長的目標的能力。
從理論上來講,當高校的整體工作環境和輔導員自身的價值取向、能力和興趣不相符合的時候,對于高校學生工作的發展、乃至于對輔導員自身的成長都是負面的。輔導員面對高校日趨嚴峻的教育形式,不能僅僅依靠以往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進行教育,要能夠根據新形勢下學生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對癥下藥,創新性的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開展,只有這樣,工作才會有成效,自身才會有發展。
高校輔導員是青年學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輔導員要善于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觀點和方法引導大學生認識世界、了解社會、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高校輔導員自身的政治角色決定了要對學生進行組織和控制,而且組織力和控制力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著力點,包括對學生的教育管理等各個方面??刂屏κ墙M織力的保障,而組織力更好的發揮可以提高控制力的實施效果。
高校輔導員是所管理學生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作為一名領導者,判斷和決策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而判斷力和決策力的前提是對信息的掌控力,要對相關信息有全面的了解,并能夠根據所了解的信息作出判斷并最終決策。另一個方面,判斷和決策還要依據自身對此項工作的了解程度,而這種程度跟自身的實踐鍛煉和經驗積累是息息相關的,因此,高校輔導員在實際工作中要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內化和總結工作經驗,養成善于總結、分析工作的人,提高自身審時度勢、具有較高工作判斷力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理論性和應用型的統一,強調了人是社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做人的工作。體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群體具有動態性和社會性。縱向來看,不同時代的學生群體具有不同的時代特點,橫向來看,同一時代的學生群體也具有不一樣的特點。因此,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的培養上要體現這一特點,即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體現特殊性和針對性。針對不同特點的學生采取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不要一刀切,抹殺了學生的特點。第二,時代背景具有動態性和社會性的特點。社會是不斷向前發展著的,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歷史的車輪永遠向前滾動,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將時代特色有效的融入到教育當中,使學生的發展體現時代性。
高校輔導員領導力的培養體系構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多個方面長時期的堅持,并且需要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才能完成的,同時,針對于輔導員群體是一個多學科,多年齡層次、多知識層次組成的具有社會性的群體,因此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中要重點突出不同特點、不同性格輔導員的領導力體系的構建。例如,藝術類專業的輔導員具有性格活潑、多才多藝的藝術特質,在這類輔導員領導力的培養上就要充分體現他們的藝術特色,要充分挖掘他們的藝術才能,形成一個具有不同風格的領導方式,不能只是單純的向他們灌輸政治理論知識,這樣只能會嚴重的抹殺他們自身的風格特色。
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構建的過程中一定要體現時代性和創新性,時代性能夠突出輔導員對政策的認知水平,而創新性是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過程中所要必須融入的,只有創新才會有發展,只是堅持老一套的培訓體系只會循規蹈矩,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也會與輔導員群體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大相徑庭,是和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違背的。堅持時代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培訓原則,對于構建符合社會要求和時代要求的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的構建當中一定要堅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這個理念,深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的發展規律。一是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性。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準則,是本質要求,高校只有立足輔導員的全面發展,才是尊重輔導員的成長,同時也是對教育的負責,也是對學生的負責。二是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首先是采取能夠滿足輔導員個性發展的咨詢輔導方法,使他們能夠最快速的適應工作環境,使自己的個性能夠符合環境的發展需要。其次是充分的利用網絡拓展輔導員的工作于教育方式,提高網絡教育的參與度。三是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構建過程中,要培養輔導員的思想政治觀念,提高輔導員的思想政治認識。
1、探索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的層次化培養模式
高校輔導員領導力的層次化培養依據系統性和針對性的培養原則,即系統性并有針對性的分層次的對輔導員領導力進行培養。一是從學科角度進行分類,將不同學科的輔導員進行編組,保證每個小組有不同學科的人,避免同學科的同學為了方便交流形成大鍋飯。這樣編組可以形成不同學科間輔導員的交流,形成知識的碰撞。二是從年齡層面進行編組,將不同年齡段的輔導員編入一組,這樣可以形成老帶新,傳幫帶的效應。層次化的培養模式可以避免培養流于形式,真正意義的達到培養的目的。
2、探索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的開放化培訓模式
高校輔導員領導力的開放化培養依據動態性和社會性的培養原則,即通過開放式的培訓模式對輔導員領導力進行培訓。隨著當今現代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校際間的交流日趨廣泛,因此輔導員的培訓不應該是封閉性的,而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模式。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和社會上的資源對輔導員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充分做到資源共享,同時要深化改革輔導員培訓的實踐模式,不僅僅在校內,省內,還可以是校外,省外,形成跨學校、跨省際間的交流,開闊輔導員的視野,廣泛的學習其他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好的做法,改進自身工作中不足的方面,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1、崗位輪換機制
崗位輪換機制是指避免一名或多名輔導員在一個部門或一種工作上長期工作,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將其和其他輔導員進行輪換崗位,使輔導員能夠接觸不同的工作環境。這樣可以避免輔導員因長期從事一項工作造成職業倦怠。崗位輪換一定要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不能隨意輪崗,要根據輔導員的意愿和工作業績進行適度的輪崗,以此來提高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
2、晉升深造機制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沒有一定職稱和學歷層次很難得到晉升,因此,在高校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構建上要著重考慮到輔導員們的職業發展,使其與自身的利益相掛鉤,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晉升深造機制要考慮二點:一是采取物質激勵,比如依據高校的知名度,分層次的對其進行獎勵;二是要綜合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業績批準其是否同意深造,避免有些輔導員一門心思晉升深造忽略了日常工作。
3、考核評價機制
考核評價機制是輔導員領導力培養體系構建的保障環節,是為了將培養效果進行量化的必要手段??己嗽u價機制要體現以下四點:一是細化考評指標,充分考慮輔導員的個性指標,避免一刀切傷害了部門輔導員的積極性;二是考評公正公開,提倡民主。三是要采取一定的激勵機制,對業績好,人品好,素質好的輔導員進行一定的物質獎勵;四是要將平時考核和最終考核有效結合起來,避免重最終,輕平時,損害了那些平時踏實工作輔導員的利益。
1、網絡載體
網絡載體是指通過互聯網這一先進的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向人們傳播豐富、正確、生動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幫助人們型城市帶發展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狀態的過程。[1]高校在輔導員領導力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網絡載體的功能,利用它廣闊的信息量和超前的時效性,充分了解和學習,同時一定要避免網絡負面信息的影響。
2、實踐載體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指出:“只有人們的社會實踐,才是人們對于外界認識的真理性標準。”[2]。輔導員領導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理論,更多的要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升。因此要充分的利用實踐載體。一是在實踐中確立要鍛煉的目的。然后通過自我激勵、自我控制、反復體驗和訓練;二是在實踐中自我批評,要多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對自身存在的不足要有清醒的認識,并自我反省,自我促進。
3、學科載體
學科載體是指利用輔導員自身的多學科性質,形成學習小組,多利用類似于“頭腦風暴”的學習方式,使多學科的知識形成碰撞,便于輔導員們更好的理解領導力的內涵。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一定要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每次討論前一定要事先設定好主題。也可以提前指定人員發言,然后大家討論,避免討論流于形式或毫無秩序。
4、管理載體
管理載體就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寓于管理之中并與管理手段相結合,通過運用一定的組織紀律、規章制度等來約束、規范和協調人們的行為,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并達到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調動人們的生產、工作和學習積極性的目的。[1]一是在輔導員領導力培養中要采取一定的強制性措施,獎懲并用,形成約束機制。二是在一定范圍內要有組織的存在,遵循一定的制度,形成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