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李德利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1102)
電力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國電力需求仍在持續增長,電建項目數量和規模正隨之逐漸增大。為適應市場需求,電力工程技術不斷更新,同時為積極響應國家倡議,中國電力企業已經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主力軍。工程項目規模的擴展也帶來了更多的安全問題,近年來電力行業傷亡事故居高不下。盡管當前電力企業非常重視安全管理,但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這不但與電建項目施工復雜、危險源多和工藝更新快等特點有關,還與行業缺乏科學系統的作業風險控制方法有關[1]。
查閱現有的文獻資料,在作業風險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險的識別與評價方面,而有關作業風險控制實現方法方面的研究較少,在電建項目中更鮮有涉及[2-4]。目前國內現有的作業風險管控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適應安全生產的更高要求,電力企業必須在傳統作業風險管控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索研究先進的風險管控模式和方法,有效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诖耍P者在充分考慮當前我國電力企業作業風險管控現狀的基礎上,將霍爾三維結構與PDCA 通用管理模式有機融合,并結合電力施工的行業特點,提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維循環管理模式,以期實現電建項目作業風險的有效控制。
PDCA思想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后經戴明改進形成PDCA循環理論,并在日本對其推廣,付諸實踐[5]。PDCA四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質量管理活動四個階段的英文首字母,其中P代表質量管理活動的計劃階段,D代表質量管理活動的實施計劃階段,C代表質量管理活動的效果檢驗階段,D代表質量管理活動的行為響應階段。四個階段按照順序循環往復運行,達到不斷提升的目的[6]。PDCA循環理論在質量管理領域的應用已經較為成熟,近年來逐漸擴展到工程項目安全管理領域。根據PDCA管理理論模式,電建項目施工作業風險管控主要包含四個階段,分別為項目風險識別與控制措施制定階段、按預訂計劃組織施工作業階段、作業過程中全面實時安全監控階段、及時整改不安全因素階段。對于無法立即控制的風險必須轉入下一輪循環中繼續運行,在分析總結本輪風險控制存在問題的同時提出新的管控措施,周而復始,最終實現風險的閉環控制,并逐漸形成作業風險管控知識體系,在控制效果逐漸提升的同時控制體系也不斷完善,實現風險循環動態控制。電建項目施工作業風險管控流程見圖1。
圖1 項目作業風險PDCA管理
霍爾三維結構是美國工程師霍爾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從時間、知識、邏輯三個維度論述了系統工程的基本工作過程[7-8]。時間維指項目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邏輯維指每個階段的工作方法遵循的程序,知識維指完成各階段和各步驟所需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知識。因其集中體現了系統工程的綜合性、程序性、最優性被廣泛應用于大型工程總體工程的規劃控制。三維結構描述了系統運行的宏觀架構,三個維度相互作用、立體交叉,為科學有效地控制系統運行、解決問題提供了較好的方法論。目前國內關于從霍爾三維結構角度分析作業風險控制的管理成果比較少,主要是針對項目風險集成化管理的研究,并且只是提出了管理理念,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具體風險控制方法[9-10]。
GB/28001—2001《職業健康安管理體系規范》提出了 PDCA 管理模式,但只提供了一個原則性的框架,沒有給出具體的做法,PDCA 管理模式在運行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點:
(1)PDCA四個階段整體循環運行體現了動態管理的特征,但其本質是四個靜態的過程,如果四個階段本身有問題,很容易出現一步錯步步錯的情況,不論改進多少次都無法達到目的。
(2)PDCA循環管理是個先進的管理理念,但考慮到工程項目進度要求,不可能無限循環,那樣會延緩工期。
(3)計劃與執行的對象不同。計劃由技術與管理人員制定,分包單位負責具體執行,安全管理對于分包隊伍來說更強調執行環節的過程控制,這導致他們按照流程性思維習慣執行計劃,缺乏持續改進的動力。
而采用霍爾三維模型能夠有效地保證PDCA四個過程的科學性:
(1)霍爾三維結構從時間、邏輯、知識三個角度實現了項目的立體化管理,知識維與邏輯維融合,保證了邏輯維管理方法的程序更加科學可靠。如果將PDCA管理方法納入三維結構的邏輯維,能更有效地解決PDCA管理方法存在的問題,使PDCA四個階段本身動態改進、達到最優狀態,提高運行效率。而PDCA的循環管理理念也使霍爾三維結構的邏輯維更加合理。
(2)霍爾三維結構知識維與時間維的融合能夠更加系統地對項目管理過程實施全過程控制,邏輯維與時間維相互促進,能夠確保每個危險要素都實現PDCA循環管理,實現項目作業風險實時動態控制。
(3)由于霍爾三維結構十分注重各項工作中人的創造性和能動性,人在系統運行中起到主導主用,其效果因人而異。而PDCA管理作為一種通用管理模式,具有持續循環改進的特點,能夠對霍爾三維結構進行有效反饋。兩個模型相互融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實現管理過程的動態螺旋上升,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霍爾三維模型是系統工程方法論中有效解決復雜系統問題的手段,基于霍爾三維模型,借鑒PDCA循環管理模型的優點,結合電建項目作業實際情況,構建作業風險管理體系。從管理依據、管理方法和管理要素三個維度對項目作業風險進行系統構建,為電建項目作業風險管控提供指導。
將霍爾三維模型中的時間維表征為整個項目周期內作業風險的管理要素,根據不同電建項目的施工特點可采取不同的劃分方式,宏觀上可分為土建、安裝、調試、運行等;將邏輯維表征為實現電建項目作業過程中風險管控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將其內化為PDCA管理模型;將知識維延伸為指導作業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教育培訓方法、管理標準化、工程技術等,電建項目作業風險三維循環控制模型見圖2。
圖2 電建項目作業風險三維循環控制模型
作業風險三維循環控制模型的時間維、邏輯維和知識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從圖2可知,XY平面由項目作業風險管理要素和管理方法組成,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作業風險管理要素依次按照PDCA循環管理方法運行,可以實時掌握每個風險管控要素每個階段的運行狀態,實現全面的項目作業風險控制;XZ平面由管理要素和管理依據組成,項目風險管控的參與者(包括管理者與施工人員)通過PDCA原則對項目每個管理要素,即工程技術、教育培訓、規章制度以及管理標準化的效果檢驗,利用現場實踐檢驗管理依據的合理性,不斷總結提出改進方法,使其更加規范、有效,最終形成項目作業風險管理的寶貴知識財富,對下一步風險管控提出更有效的指導;YZ平面表示應用知識維中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對風險加以辨識、評價及控制,使PDCA模型的每個階段達到最優效果,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運行PDCA模型,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減少系統循環次數。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三個平面并不是各自獨立運行的,三維平面是系統地、交叉地、動態地循環前進,使項目作業風險控制水平呈螺旋式、擴散式上升,在保證項目順利竣工的同時形成豐富的知識體系,為下一批項目提供更科學的指導。
某發電廠新建二期工程項目,建設2×660MW級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二次再熱),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其中主廠房由汽輪機廠房、除氧煤倉間、鍋爐廠房、集中控制中心、電除塵等組成,同時還建設有自然通風冷卻塔、脫硫塔、煙囪、儲煤倉、輸煤系統等輔助設施。工程作業現場涉及深基坑開挖、大型腳手架搭拆、高大支撐模板、大型機械設備和鋼結構吊裝、塔式起重設備的裝拆等重大危險作業項目以及管道安裝、金結加工、電火焊、組合場自動焊、電氣安裝、現場檢修、熱處理、特種車輛駕駛等危險特種作業,其中部分項目同步交叉作業,加劇了作業風險[11]。
風險管控首先需要將完整的項目劃分成若干作業要素,作業要素的劃分必須全面、合理,具有可操作性。通過對作業風險三維循環控制模型的整合,考慮電力行業的實際情況,采用樹狀圖的原理,將施工作業流程按照三級原則來劃分作業風險控制要素,該分類方法既適用于基礎調查,也適用于因素的匯總。電建項目施工中可將施工全過程劃分為:施工準備(包括組合架的搭設等)、土石方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廠房結構、附屬廠房結構、爐本體組合安裝、砌筑裝飾、機本體安裝、附屬機械安裝、系統連接、電氣設備安裝、熱控設備安裝、倒送電、分步試運轉、整套啟動等15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以根據施工的順序分解出數量不等的分項工程,每個分項工程又可以根據作業的具體活動詳細劃分。例如土石方工程階段可以劃分為平整場地、挖土、基地夯實、回填土方等,而平整場地又可進一步分為機械平整和人工平整。
采用PDCA與霍爾三維結構相結合的三維循環控制系統對發電廠建設工程項目作業風險實施管控,其運行過程見圖3。
圖3 電力工程建設作業風險控制系統
從圖 3 可以看出,整個風險控制系統的運行可以分解為三個方面的同步運行:
(1)在原有知識指導下,按照施工流程將發電機組建設作業風險控制要素按15個階段展開進行三級劃分,組織全面識別15個階段所有要素的作業風險,對風險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描述并編制風險控制方案。項目部組織各分包單位實施項目風險管理計劃,安全管理人員現場檢查施工作業過程中的風險控制程度,及時整改不安全因素,凡是無法現場整改的不安全因素,按照PDCA管理流程重新對該管理要素實施控制,直至風險全部可控,確保實現風險的閉環控制。
(2)將電建項目部現有的風險管理制度、風險控制技術、作業標準及教育培訓等管理依據內化為P階段;工人現場施工作業為D階段;各級現場安全檢查為C階段,深化為對現有知識層面的檢查,將檢查到的目標偏離情況從技術層面、制度層面、教育培訓實效性等層面查找缺陷;A階段為根據檢查結果對知識維度的修編和擴充,保證風險管理知識更具有實效性,并且用更新后的知識維為新一輪PDCA循環提供指導依據,實現作業風險管理依據的動態提升。
(3)根據前一輪PDCA風險控制的運行效果,查找作業風險控制過程中影響PDCA運行的原因,基于新一輪管理知識的依據,提高下一輪PDCA運行的質量,減少循環次數,提高作業風險管理效率,保證項目進度按期完成。
電建項目系統復雜,危險因素繁多,沒有系統的風險管控方法就無法實現風險的全面控制。PDCA循環管理方法能夠保證作業風險的循環控制,霍爾三維結構能夠有效地克服PDCA循環的缺點,兩個模型的融合形成了電建項目作業風險的三維循環控制方法,實現了對電力建設作業風險系統的、螺旋上升式的循環控制,從而能夠系統提高電建項目風險管理水平,實現對作業風險的全面高效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