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芝華 陳孝利
摘要:反假貨幣宣傳是基層人民銀行的一項重要職責,同時也是格爾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近年來,基層人民銀行組織轄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形式多樣的反假幣宣傳工作,從宣傳成效上看,社會公眾反假幣意識仍不強,宣傳效果不佳。因此,進一步推進反假幣宣傳創新,強化宣傳效果,提高群眾識假水平,是格爾木市今后反假幣宣傳的重中之重,任重道遠。
關鍵詞:銀行業金融機構;反假幣;宣傳;創新
一、當前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宣傳長效機制尚不完善
目前,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工作主要集中在每年反假幣宣傳月和集中宣傳日,由人民銀行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宣傳,其他宣傳力度相對弱,有“時過境遷”之感。雖然基層人民銀行近年來在創新反假幣宣傳方式上多有探索,但宣傳內容比較單一,基本以懸掛橫幅、印發宣傳單、設立咨詢點等方式為主。同時,格爾木市營業性金融機構把反假幣工作鎖定在假幣收繳上,反假幣宣傳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反假幣工作的開展。
(二)反假幣聯席會議作用難以發揮,反假幣聯動工作機制缺乏合力
反假幣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職能部門密切協作和社會各界合力參與。格爾木市成立以當地政府為領導,人民銀行為主導,金融機構為主體,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反假幣工作聯席會議,但由于各成員單位協調機制不暢,成員單位之間信息傳遞較為滯后,在日常反假幣宣傳工作的籌劃、安排、落實等方面,各成員單位參與性不高。在工作中,各項宣傳活動大多是在人民銀行布置安排下被動完成,形成銀行業金融機構單獨宣傳的尷尬局面,聯席會議因整體合力不足而不能有效發揮職能作用,宣傳效果難以形成“合力”。
(三)反假幣宣傳觸角延伸不到位
近年來,隨著反假幣力度的不斷加大和人民幣知識宣傳的深入普及,城市反假防線日益牢固,市民的反假意識逐漸增強。但農村地區,尤其是部分偏遠鄉村,由于受地域環境等客觀因素制約,與“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反假幣宣傳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甚至出現“真空”地帶,部分農村偏遠地區出現了反假幣宣傳盲區,部分村民防偽知識匱乏,打擊制假、販假犯罪行為的意識淡薄,為不法分子制、販和使用假幣提供了乘虛而入的機會。
(四)宣傳載體及宣傳內容方式單一
當前,在宣傳方式上,大多是采用街頭集中宣傳、學校宣傳、宣傳畫、宣傳橫幅、宣傳手冊等,對手機、網絡、視頻等新型宣傳媒介利用度不夠,沒有結合群眾與假幣接觸的實際進行創新宣傳。在宣傳內容上,對人民幣防偽特征及識別假幣方面的宣傳力度較大,對相關反假幣重要性、迫切性、艱巨性和反假、打假成果方面宣傳力度小,難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及群眾普及反假知識的需求。
(五)金融機構營業場所規范化管理制約人民幣知識宣傳
銀行機構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由于上市等原因,加強了營業場所規范化建設,對營業場所擺放和張貼的宣傳資料以及影像顯示屏等宣傳內容進行了統一規范。除上級行規定的自身業務宣傳項目外,其他資料不得隨意張貼、擺放和播放,并不定期進行檢查。個別金融機構顯示屏及多媒體播放設備播放的內容由上級設定,基層網點無更改權限。這些措施的實行,制約了人民幣業務知識宣傳空間,使基層網點無法進行相關宣傳。
(六)農村地區反假幣宣傳工作站難以有效發揮
農村地區反假幣宣傳工作站主要由人民銀行牽頭負責,地方政府對反假幣宣傳網絡建設工作支持力度有限。目前,格爾木市農村反假幣宣傳站形成了“區—鄉—村”三位一體的農村反假幣宣傳網絡,形式上組建了較為龐大的反假幣宣傳體系。工作站建成后,后續運行管理難度大,向宣傳站發放的宣傳材料少,對宣傳站宣傳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對宣傳站管理、指導還不到位,宣傳站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二、推進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工作創新建議
(一)逐步建立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長效機制
在反假幣宣傳月和集中宣傳日進行宣傳的基礎上,逐步建立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長效機制,人民銀行要樹立長遠思想,制定反假幣宣傳近期計劃和長期規劃,指導格爾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把柜臺反假幣宣傳常態化,真正把人民幣反假宣傳作為一項日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在全社會營造反假、打假氛圍,創造一個長治久安的反假幣工作環境。使農村反假幣工作逐步走向長期化、制度化、規范化和系統化,有效維護和凈化農村貨幣流通市場。
(二)充分發揮格爾木市反假幣聯席會議作用,形成反假幣宣傳合力
健全和完善組織體系,充分發揮反假幣聯席會議作用,加快推進反假貨幣宣傳工作社會化進程,將反假貨幣宣傳工作提升到政府工作議事日程上,納入當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之中,充分發揮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推動作用。建立人民銀行、金融機構、工商、公檢法、新聞宣傳等各個職能部門齊抓共管、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各成員單位積極性,逐步形成政府親自抓、職能部門分工抓、金融機構具體抓、有關部門配合抓的群防群治、打防并舉反假貨幣宣傳氛圍,切實把反假幣宣傳工作作為穩定社會、穩定經濟、金融、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基礎工作來抓,使反假貨幣宣傳工作步入了正常化、規范化軌道。
(三)擴大格爾木市反假幣宣傳覆蓋面,消除宣傳盲區
針對部分農村偏遠地區存在反假幣宣傳盲區現象。一是建議上級行積極聯系,在省級以上電視媒體開展反假幣宣傳。使廣大農村地區通過電視媒體,學習反假貨幣知識,增強反假貨幣意識,提高反假貨幣技能。二是積極發揮反假幣宣傳站作用,加強對反假知識和宣傳技能的培訓,組建一支專業、穩定、規模化的反假宣傳隊伍。三是利用農村商業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在農村點多面廣的特點,督促其逐步實現反假幣網點宣傳電子化,全面消除反假幣宣傳盲區,切實提高廣大農村地區反假、防假意識。
(四)進一步創新宣傳方式與內容
建立健全多媒體覆蓋宣傳格局,培養公眾反假意識,使之正確了解和掌握反假知識。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新聞媒介宣傳。通過開辟人民幣反假專欄和制作反假知識公益宣傳片等形式,擴大反假知識宣傳影響力和覆蓋面,使宣傳效果達到最大化。還應采用視頻以及動漫及電子書等生動多彩的現代化宣傳途徑,制作一批品質精良的反假知識宣傳作品,進一步提升宣傳活動的吸引力和效果。
(五)更新工作思路,調整反假幣宣傳工作重心
商業銀行作為人民幣流通的集散地,在反假幣方面具有優勢。將反假幣宣傳與金融工作相結合,以營業網點為宣傳基點大力開展反假幣宣傳,積極夯實員工的業務素質,對員工進行培訓學習,并作為員工崗位必備的知識技能納入專業考核、資格認定,堅持持證上崗,使其全面學習掌握和準確運用假幣收繳、鑒定程序等法規政策及相關業務知識和規定。將柜臺作為凈化器,充分發揮在反假幣宣傳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利用客戶流動量大、營業環境優良、硬件設施完備、柜員反假技能過硬的優勢,按照規范化管理要求,設專人負責反假幣業務咨詢。為客戶提供反假宣傳資料,在營業場所播放反假知識宣傳片。同時,積極宣傳非現金交易產品,如:銀行卡轉賬、網上銀行業務等。引導客戶了解銀行產品,進而在使用這些產品時減少現金交易風險,有效壓縮假幣生存空間,減少假幣危害現象。
(六)將反假幣網絡建設任務納入政府考核內容
依托農村現有各種宣傳陣地,如:警務宣傳陣地、文明宣傳陣地、文化宣傳站等,建立形式多樣的農村反假幣宣傳站。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開展反假幣宣傳,提高農村地區反假、打假意識和假幣鑒別技能,營造反假幣氛圍,有效發揮反假幣宣傳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