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澤明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兩大重要任務,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閱讀和寫作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通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是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新路徑。基于此,本文對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探究,以期為初中語文教學創新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99-01
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為初中語文教學的兩大重點,閱讀和寫作之間有著天然的密切聯系,通過“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方式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既是體現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和初中語文教材創新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學品質,更好提升學生語文技能水平的新路徑。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實際和讀寫之間的關系,以“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為主要指導思想組織初中語文課的開展。
一、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基本方式——模仿
模仿是“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對于剛進入到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七年級學生來說,模仿能夠為其提供有效的語文閱讀和寫作學習路徑,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自信心。一方面,模仿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從小學階段的情境學習和具象思維學習朝著抽象思維應用、想象情境學習方面的過渡發展。另一方面,模仿作為學生學習和接觸事物的本質屬性能力,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幫助學生更好的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在具體的教學組織方面,首先,通過閱讀,要讓學生切實讀透原文、讀懂文章,在閱讀過程中體會到字詞運用的技巧以及語言營造出來的意境美、思想美等。其次,在具體的模仿組織方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以選擇詞句的模仿,比如對課文中經典句子的仿寫,或者是某些修辭手法的仿寫等,或者是對某個段落的結構、語言表達方式等進行模仿,當然,隨著閱讀教學的深入,可以將課文作為范文,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謀篇布局、表現手法等進行分析,并以此為范本組織學生進行仿寫。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中,老舍先生在其中運用了數量多、質量高的修辭格,這些都是寫作的主要技巧體現。以比喻為例,作為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寫作修辭手法,《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中有大量的比喻修辭,而且形式十分豐富,比如“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等句子是十分經典的比喻修辭手法的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仔細的品讀,并且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一寫作技巧。
二、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提升方式——改寫
改寫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閱讀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結合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個人感受,通過縮寫、擴寫、續寫或者創意寫的途徑閱讀文章中的局部進行“寫作”,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具體操作組織方面,以文言文或者是古詩歌作為閱讀篇章,在基本的詞語、句子解釋和學習之后,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片段或者是古詩歌進行多維度改寫,是比較有效的“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路徑。這一方面能夠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有效訓練,另一方面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文言文和古詩歌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教學中有這樣一篇古詩文,即杜甫的《石壕吏》,這首五言古詩描述了杜甫親見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這篇簡短的古詩文將議論、抒情寓于敘事當中,具有很強的故事性和可讀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了解了其中的意思、內涵和作者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將這篇古詩文改寫為白話文,用現代的語言將故事和作者蘊含的情感表達出來,在具體的指導方面,不要設置太多的要求,要引導學生發揮想象,或者是將其改為短劇,或者是將其改為故事,或者是改為記敘文,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強化學生的“改寫”能力培養。
三、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延伸方式——創作
在經過了模仿、改寫階段的讀寫結合教學之后,隨著學生能力水平的不斷提升,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指導學生更加深入的分析文章結構、語言表現以及寫作手法等具體的寫作能力進行分析,再次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層面,在積累豐富素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對某個主題或者是題目進行創作,這也是寫作教學的根本目的要求。在創作教學指導方面,要嚴格要求學生不能重復原文、不能拘泥于原文,同時也要不脫離原文,比如可以引導學生對某篇閱讀文章寫讀后感、文章鑒賞等,或者是以閱讀文章為基本進行聯想、想象,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思想情感的表達。
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級安排了《傅雷家書兩則》這篇課文教學,學習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寫一寫“讀傅雷家書兩則的讀后感”。或者組織學生開展“假如你是傅聰,談一談你看到讀到家書后的感受”等等,以此來鼓勵學生進行想象、聯想和創作。
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是初中語文教學創新的重要路徑,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特點和閱讀文本的特點,選擇不同的讀寫結合方式,對學生的閱讀、寫作進行有效強化,從而更好的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水平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淑娟.關于初中語文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16(18):48-49.
[2]唐麗. 初中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的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李暢.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2):39-40.
[4]王金金.初中語文以讀促寫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思考與實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