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開閂



摘 要:隨著通訊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給予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車得到突發猛進的發展,且2016年工信部也發布了網約車暫行辦法,放開網約車出租車政策,涌現出大批網約車運營機構,如滴滴、曹操、首汽、龐大等。網約車的出現,給用戶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同時也給城市帶來擁堵和市容負面影響,本論文是利用車載終端、GPS、3G網絡及TSP監控平臺的車輛監控數據,建立大數據分析模型,通過大數據分析合理規劃城市交通管理,達到智慧城市建設的目的。
關鍵詞:網約車;TSP監控平臺;車聯網;車載終端;智慧城市
1、城市大數據發展背景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蓬勃式發展,但為了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和避免騙補問題,2016年8月工信部下發《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和2016年11月15日工信部下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裝〔2016〕377號),要求新能源汽車必須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和各地方政府建立自己的監控平臺(TSP),要求車輛運行的實時數據,通過車載終端按照一定的標準上傳監控平臺,以達到實時掌握車輛的運行狀態。截止到2018年7月,國家監控平臺已接入111萬臺車,國家平臺對接入車輛,從行駛里程、行駛軌跡SOC及充電等各方面進行分析,監控車輛運行狀態。
2、大數據分析及交通規劃與管理
2.1網約車數據接入
國家監控平臺和各地方監控平臺為了確保全國車輛的運行安全,而各地方和各網約車機構也有自己的監控平臺,那么通過地方的監控平臺對網約車的數據分析,可以合理投入和部署網約車,減少城市的擁堵和資源的浪費。
此實現方式主要通過:(1)整車車輛(2)終端設備(T-BOX):車架號與ICCID號;(3)3G和GPS天線;(4)數據監控中心(TSP)(5)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
2.2車輛數據采集要求
車輛數據接入監控平臺后,車輛車架號和終端的ICCID號為車輛的識別號,利用此識別號對車輛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并利用車載終端上傳整車數據,此數據按照國家標準GB/T32960-2016的要求上傳,如:電池溫度、電池電壓、車速、GPS經緯度等等,這樣該車輛運行狀態的數據得以監控,我們除了監控車輛運行安全,還可以通過對網約車監控平臺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該城市對網約車實質需求,那些地區需要增加網約車,那地方要減少網約車數量或不投入車輛,這樣對城市做一個合理化的部署。
2.3車輛運行數據分析
在國標GB/T32960-2016中規定,車載終端要根據要求上傳GPS的經緯度信息、車速信息、充放電信息,那么我們可以從這些上傳的數據進行入手。當某個用戶成功租車后,從車輛上電開始,此為出發地A點,行駛到B點為終點,見圖2,在此段行駛過程中,記錄了該租戶使用此車運行數據及車輛行駛軌跡,這就成為該地區單人的出行和活動記錄。
若把范圍擴大到整個城市,數量增加到整個城市出行人員,那么就會得到我們圖3、圖4的結果,從這兩張圖的大數據分析就便于我們的智慧城市的建設。
3、網約車大數據分析結果與智慧城市的建設
監控平臺對城市網約車的監控和數據采集,我們對數據分析和整車形成熱力圖和行駛軌跡圖,再結合車輛的行駛速度,就可以初步掌握該城市各地域人員的出行情況,合理投入網約車和充電設施,還可以適當增加紅綠燈及監控設備。
某個城市和某個地區對各網約車車輛進行實時監控和數據的采集,這就形成一個海量級別的數據,我們通過此海量大數據的分析,形成地區車輛的熱力圖,從此熱力圖找出城市各地區車輛的運行和使用情況。
圖5為充電熱力圖,從圖中的A\B區域可以看出,A地區的車輛充電情況比較頻繁,B地域比A地區低,而C地區幾乎很少,那從這圖上是不是就可以得出結論,A地區需要多投入網約車,C地區就減少或不投入網約車呢,若只從這一方面分析也會產生錯誤,我們可以從圖6看出,雖然A地區的車輛活躍比較頻繁,但此處車輛的車速較低,行駛緩慢,那說明此處人員流動性大,出行頻繁,可能是城市的繁華地方,若再大批投入網約車,會給城市帶來交通壓力和負面影響,我們應該在此區域減少網約車和充電設施的投入,且適當增加紅綠燈和攝像監控設施,以緩解本地區的交通壓力。
科技時代、大數據時代,我們充分挖掘大數據、利用大數據,通過大數據的分析,發展我們的交通、城市,讓我們生活更智能、更美好!
參考文獻:
[1]工信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裝〔2016〕377號)
[2]GB-T32960-2016 電動汽車遠程服務與管理系統技術規范
[3]2016年第60號《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4]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簡報-2018年07月總第0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