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明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我國經濟建設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促使大部分農村剩余年輕勞動力離開家園外出經商、務工。父母背井離鄉,子女又不方便隨遷,他們的孩子就成了特殊群體——留守兒童。本來他們應該在溫馨的家庭中享受天倫之樂,如今卻只能在祖輩的監護下生活和學習。留守兒童長期缺少父慈母愛及有效的正確引導,在道德觀念上都有消極變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成為當今我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因此作為這些孩子的老師,深入分析德育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責任;德育
在農村尤其是城郊地區留守兒童較多,這兒的種植面積很少,基本收入都是靠外出務工或經商而得,孩子生活起居及學習只能靠祖輩照顧和監護,做好這些留守兒童的教育勢在必行。由于留守兒童長期缺乏父母教育,又加上隔代監護,道德規范以及行為示范方面缺乏應有的指導,對此我們要重視留守兒童的德育,現在把我自己的幾點想法闡述如下:
一、強化留守兒童父母的教育責任
孩子依賴父母這是天性,是與生俱來的,父母對孩子的關愛也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而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時刻陪伴著左右,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外出打工時就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實在不行就近務工,還可以每天回家照顧孩子。若附近找不到合適工作,就要給孩子找個妥當監護人,懂得一定的教育常識,使孩子能夠積極健康成長,朝著陽光、快樂的方向發展。同時應重視通過多種途徑經常與孩子進行語言溝通,及時掌握孩子心理動向及學習情況,讓孩子體會到父母雖在外地,但時刻掛念著他們,以便減少孩子離開父母的孤獨感。
二、教師要擔負起德育的責任
教師是學校的主力軍,我們要讓留守兒童體會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教師不能因為智育而不去管孩子的德育,更不能為了智育而霸占孩子們德育活動時間。由于飛躍發展的信息時代,手機的智能化更新,寬帶網絡的推進,這對農村中小學生都有極強的誘惑。小孩子都有好奇心理,智能手機的好玩,網絡游戲的吸引,都會導致小孩子的心理偏離。一旦聽到別人說或是看到別人玩,這種好奇就會控制不住,就要親自去體驗一下,有了第一次那就會有第二次,甚至放學不回家,頻繁地向祖輩撒謊騙錢,最后向別人去借或者直接向老板賒欠,久而久之,外債高筑,不能自拔。為了還債,怎么辦呢?只好鋌而走險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怎樣解決這種棘手的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德育。首先要和監護人取得聯系,和他們一起進行教育,學生不到校上課,要立即通知監護人,如果學生放學晚回家,監護人也要隨時通知班主任,只有這樣才能隨時隨地管理學生。其次作為老師要想盡辦法教育學生:(1)開周會不能忘記學生的德育,周會上要總結學生在上一周里做了哪些應該做的事,哪些不應該做的事,這些事有沒有偏離德育,做了好事要及時表揚,做了不好的事要耐心教育;(2)要給學生營造德育的良好環境,尤其是在班里開展讀好書的活動,使他們感受到做好事不僅幫助了別人,同時也快樂了自己;(3)要經常找學生談心,多和學生溝通,多了解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以便于幫助他們解決。不能讓學生失望,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感受老師的關愛;(4)要經常進行家訪,多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聽聽監護人對學生有什么要求,這樣回到學校,就能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再次,作為學校,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這才是促進德育有效的方法。
三、經常與家長聯系,定期召開監護人會議
留守兒童多半時間同祖輩在一起,本來在語言交流上代溝就大,交流渠道不暢,留守兒童難以向外界表達自己真實的思想,容易形成自閉心理。此外,留守兒童在與同齡人交流的過程中,自己的想法不能得到認可,內心容易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受挫情緒。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經常與家長聯系,讓他們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配合學校的教育。定期召開監護人會議,通過會議的形式,交流管理“留守兒童”的經驗,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四、開展“結對子”活動
一是各科任教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隨時關注留守兒童行為習慣和學校表現,及時糾正其不規范行為。二是成立學習互助小組。比如小組成員互相檢查作業、開展校外表現評議等,幫助留守兒童搞好學習。三是學生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各班要安排班干部、團員、隊員與問題較突出的留守學生“結對子”,在學習、生活上相互關心和幫助。
五、社會應該發揮大家庭的積極作用
社會作為我們的大家庭,就應該發揮它的積極作用。首先,對待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就應該給予更多的人文關懷,讓農村留守兒童摘去“社會弱勢群體”的帽子。其次,我們的大眾傳媒要宣傳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健康的知識,盡量少放些影響農村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影片。再次,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及時消除學校周邊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不利的因素,堅決不讓毒害學生心靈的東西靠近我們神圣的地方。
總之,只要我們的家庭、學校、社會共同發揮好其積極作用,齊心協力做好我們農村留守兒童的德育工作。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農村留守兒童也將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注: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農村初中留守兒童德育教育研究”系列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36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