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力群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轉變,新時代的人才不僅要理論知識扎實,更要有綜合的素質能力。因此,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通過善用問題導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式學習改變為自主學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表達能力等多項綜合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學科知識。將研究問題導學在物理課堂上的應用與教學方式。
關鍵詞:問題導學;物理課堂;教學方式
目前我國新課改不斷深入,初中物理課堂上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創新。物理學科的內容較為抽象,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要學好這門課程并不容易。教師不能按照傳統教學模式一味地給學生灌輸課本內容,應該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性,通過將問題導學運用到物理課程中,給學生舉生活中的例子創造出情境感從而引導學生去想象、去思考,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問題對教學的作用
問題是學生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的來源,通過學生的求知欲能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內容,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提出引導性問題,能夠快速讓學生快速地提升注意力,思想更專注,學習效率更高。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強烈的自尊心會促使自己當遇到回答不上來的問題就會更加努力地去學習,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問題導學對物理教學的意義
初中物理對學生來說是接觸物理的初級階段,而物理學科的內容抽象度很高,學生在初期接觸這些內容的時候理解起來也有一定難度。而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融入初中物理課堂上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課程知識,給物理教學工作打開了新的方向。問題導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意義就在于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夠改變學生過去依賴教師的問題,激發學生思維能力。問題導學的運用也講究方式和技巧,教師在給學生設置問題時首先要以學生為核心,充分了解掌握知識的情況,提出能滿足學生興趣和需求的問題。比如,在講解串聯與并聯的知識點時,教師在課前預先設置好問題,再制作一個實物的電路教具,然后再用實物給學生演示,讓學生能直觀地看到知識的運用,通過問題的引導性讓學生邊看邊思考,提高課堂效率。
三、問題導學在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應用
(一)設置課前問題
預習對于學生掌握初中物理課程的知識尤為重要,課上的時間有限,學生在課上提問的時間不足,教師通過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方式能對知識有大概的了解。通過預習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對預習有個正確的思路,不僅能幫助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物理知識,還能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當下一課要講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聲音的特征是什么?”“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利用聲音?”“噪音的危害如何進行有效控制?”學生就可以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預習。通過這些預習問題的設置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二)課堂上的運用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往往被動的接收教師的知識,不進行主動思考缺乏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解答問題。教師在課上的提問要貫穿整節課,由淺至深的提問題。教師還要充分注意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重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培養學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解決能力。為了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教師還可以提出問題后讓學生之間進行分組討論,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使學習的氣氛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讓學生在討論與交流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吸收其他同學的優點,促進班級上形成良好積極的學習氛圍。
(三)設置課后問題
初中物理的教學工作,不僅要在課堂中進行問題的引導,還要注重課后的時間利用。首先,教師給學生設置好課后問題,讓學生能在課余時間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再一次的溫故知新,等于是做了一次知識點復習,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其次,初中的學生在此階段還未形成很好的自我約束力,在獨自學習時會沒有目的性盲目地學習。通過教師設置的課后問題,學生能帶著問題去思考,有針對性的帶著問題去復習,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帶著問題去復習去思考,能幫助學生將課上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吸收總結歸納,讓學生對知識更加深入的理解,做到更好地掌握和運用。
通過采用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可以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帶給學生的被動式學習習慣,充分調動學生思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去主動學習不再依賴教師。問題導學的教學方式不僅適用于初中物理的課堂,對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很大幫助,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對于學生在未來發展的幫助也是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徐永平.初中物理教學中問題導學模式的有效應用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5):68.
[2]錢僑.問題導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8):57.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