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鋒
摘 要:在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今天,學生的健康成長成為社會、家庭、學校所關心的重要問題,但是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生活壓力、學習壓力等等負面效應讓學生身受其害,并且,因其正處在發育成長的重要階段,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重視,可能會為他們今后的健康和生活埋下隱患。
關鍵詞:中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策略
一、關于體質的概念
在慣常的定義中,人們把體質看做是人類個體身體功能的一種穩定性的特征。它不是某個人一瞬間的狀態,而是長時間積累、固定的狀態。概括來說,體質是衡量學生身體形態、生理狀況、生活和行為舉止的綜合狀態。它反映了學生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因此中學體育教學可以以體質為考量指標,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體質狀況可以歸類為人的自然屬性,同時也是個體生命得以發展的基礎,多方位地反映人們的社會屬性。因此,體質具體可以包含身體形態、發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心理狀態、適應能力等。
影響學生體質的因素具有多重性,如先天的遺傳因素、后天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家庭給予的每日營養、日常的體育鍛煉、接受的衛生保健等,在這些影響體質狀況的因素中,體育鍛煉及體育教育,是影響學生體質最重要的因素。
二、影響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
1.個人因素
在國家教育部門的強烈號召下,學校積極響應,實施“每天鍛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制度。學校根據自身學生的情況、教學安排、體育設施等條件綜合考慮、規劃,為學生設置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的體育鍛煉時間,讓學生身體能夠得到充分的舒展與鍛煉。但是由于升學壓力及學生的自身意愿情況,許多學生,特別臨近中考、高考等關鍵時間節點的學生,體育教學時間被占用,就算學生被要求去進行體育鍛煉,也只是濫竽充數,搪塞時間。這樣對學生的體質鍛煉完全達不到任何效果。放學回家后,大多數學生更是把時間用在學習、游戲、電腦、電視上,這樣一天算下來根本沒有體育活動的時間,學生沒有得到任何的體育鍛煉。
2.學校因素
經濟條件較好的學校,體育課程尚且不能完全完成,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的學校更是無法滿足學生的體育需求。有的學校由于場地的限制,沒有足夠的運動場所能夠容納學生日常體育鍛煉,并且在體育設施方面也有所欠缺,導致一些必要的活動內容無法充分開展。學生只能通過自由活動玩自己喜歡的,體育教師也無法利用自己所學為學生提供體育技能的教學。有的學校是有充足的運動場地和運動器材,但體育教師匱乏,導致學生沒有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
繁重的學業壓力和學習時間擠占了學生參與課余鍛煉的時間和睡眠時間。為應付各種升學考試,學生除了每天正常的課業學時外,還要應付各科堆成小山的題目,不僅平時沒有參加課余體育鍛煉的時間,甚至周末還要往返于各種課外補習班,晚上熬夜學習,睡眠時間都無法保證,體育鍛煉時間更是無從談起。長此以往,處于身體發育期的學生的身體狀況不盡如人意。
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相對其他主課來說較為片面,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導,單一地傳授運動技術與技巧,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的掌握沒有加以足夠的重視。
3.社會因素
隨著科技的發展,每位學生家中基本都有電腦,并且有的學生擁有高性能的手機。對于電子產品的誘惑,學生的自控能力非常有限,特別是網絡游戲是最吸引人的,成人對游戲都會沉迷于其中,中學生對于各類網游更是無法自拔。當今學生由于沉溺于網絡游戲,缺乏最為基礎的日常體育鍛煉,導致各項體質測試下滑。同時,中學生眼睛近視的情況也進一步加劇,這是值得人警醒的情況。
家庭和學生個人的雙重因素是導致體育活動缺失的重要因素。家長過于溺愛孩子,認為孩子進行體育活動是辛苦的、沒有必要的,害怕活動過程中受到任何傷害,因此盡量讓孩子遠離各種“危險”的體育活動,最終使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學生身體素質狀況逐漸下滑,意志力薄弱,經不起任何打擊。這樣也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三、提高中學生體質的策略
1.樹立正確的體育健身意識
社會意識對于行為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提高中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就得讓家長、學校、教師甚至整個社會改變關于體育教學的意識,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意識,培育健康體育的思想。只有樹立了體育鍛煉的意識,才能夠從根源處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使學生能夠主動去進行體育活動及身體鍛煉。身體健康才是學習、工作的前提條件,身體健康,頭腦才能更清晰,做任何事情的效率才能夠提高。
2.抓住學生特點,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
每個學生都具有獨立性與差異性,因此,學習與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會具有很大的差別,不僅主業課程是這樣,體育活動也是這樣。中學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講授時,理應根據中學生的個別特征擬定出對應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才能找出最適合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的體育教學內容,才會更快速地促進中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體育老師須參照中學生的具體現實狀況,對其實力做出準確的評判,使得中學生能夠更好地展示出自身的優勢,填補某些缺點,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身體成長與成材的關鍵時刻。這不僅關系到學生的身體狀況、學業情況,也關乎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甚至關系到整個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近二十年來,我國中學生身體狀況持續下降,無奈成為“軟弱的一代”。面對如此嚴峻的時期,更應該將中學生體育教學提高到戰略地位,政府、學校、家庭、社會都應該引起強烈的重視,樹立正確的體育鍛煉觀念,齊心協力,共同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健康、積極、不斷向上的未來,也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復興培養最為堅強的中堅力量。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