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長龍
摘 要: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產生了較大的改變,這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更新。在教學中,每個師生都能夠明顯感覺到多媒體對教學環境的影響作用,多媒體教學具有信息處理量大、靜態信息轉變為動態信息的便利、復雜信息轉變為簡單信息的顯著優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物理教學;高效化
21世紀,我國全面進入信息時代。在包括能源、信息等在內的新技術革命的全新時期,物理學科也取得了極大進展,物理學科知識大量運用于新技術革命后開始崛起的各大學科當中,對能源、信息、空間技術等新技術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初中物理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啟蒙教育,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教師注重的是知識的傳授,采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都十分單一化,枯燥乏味的理論學習不能達到激發學生物理探究興趣、培養他們科學素養的作用,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是低效的。隨著高科技手段在教學當中的廣泛運用,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運用包括信息技術等在內的高科技教學手段來指導自己的物理教學,實現高科技教學手段和物理教學的完美融合,完成物理學科和信息技術的學科整合,讓高科技教學手段為初中物理教學增添活力,促進初中物理教學的高效化,通過教學促進初中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教學的優勢
1.內容短小,不冗長拖沓
從微課教學的“微”我們可以看出:短小精悍可以說是微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正是因為“微”的特征,方使微視頻教學呈現多樣化的特點。而正是因為微課教學的短小精悍以及多樣化特點,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逐步推進,實用性強
微視頻教學的時間較短,在教學中,不會盲目追求教學進度,而是會充分地鞏固知識點。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視頻教學的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注重知識的逐步推進,因此,微視頻教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和針對性,能夠有效地鞏固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
二、通過整合初中教學與信息技術幫助學生突破重點以及難點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物理學科是其剛剛接觸的新學科,對其具有極強的陌生感,再加之物理本就具有極強的抽象性,十分考驗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初中學生在學習物理的時候,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一直是以教材為主的黑板式教學,教師利用口述的形式講授物理知識,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物理知識時,會感到迷茫、枯燥,很難將教學知識透徹地理解和掌握,長此以往,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并且還會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的情況。而信息技術的出現則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解決這一困境,教師在物理教學的時候,可以將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知識進行整合,將很多抽象的事物具體化,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便于學生對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突破知識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有效地提高物理水平。例如:在針對磁場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基片代替“直”,“電流方向”則可以用抽拉片代替,磁針的指向則可以利用“覆蓋片”代替,然后將這些投影底片合理地組合成復合片,利用投影技術,將其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利用抽拉、覆蓋以及旋轉等方式,對相關的教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行演示,使學生可以清晰地看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便于學生將其牢牢掌握,解決學習中的重點和難點。
三、通過整合初中教學與信息技術將微觀事物宏觀化
正常情況下,人們對事物的感知主要依靠視覺,通過對見到的事物做出簡單的分析,利用視覺特征將其記住。但是對于物理知識而言,很多知識點過于抽象,并不是通過肉眼所見的表象就可以將其準確掌握的。通常在物理教學中,會涉及很多實驗性的知識,這些知識通過書本的文字以及配圖并不能將其全部展現出來,并且這些過于微觀的知識點并沒有辦法利用傳統的教學工具對其進行展示,導致學生無法理解知識的構成。但是,如果將其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就可以輕松地將其解決。例如,教師在講授“摩擦起電”的相關知識時,通過對教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將其制作成精美的課件,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動態的課件明白正電發生在物體失去電子的時候,而負電則發生在物體得到電子的時候,電子轉移的知識點本身是十分微觀的,但是利用多媒體技術,使其轉移過程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可以充分了解知識構架,明白知識的來源和形成,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可以將其牢牢地掌握,使物理水平得到較大的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社會全面信息化,高科技教學手段更多地被運用于教育教學當中。在初中物理改革實踐當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轉變,讓高科技教學手段為傳統物理課堂增添活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初中物理課堂變得更高效。
參考文獻:
[1]于曉雷.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24):157.
[2]邵淑鸞,孫豐富.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策略[J].教育與裝備研究,2017,33(8):71-74.
[3]任彪.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整合點[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184-185.
[4]陳忠平.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7(7):10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