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相較小學階段的學習,學生進入初中之后,所要學習的科目增多,而且難度增加大,讓學生一時難以接受。歷史是在初中新增的科目之一,學生在之前沒有系統(tǒng)的歷史基礎,所以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個認知歷史的時間,然后通過多元化課堂的構建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增加課堂上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最后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個更加真實和立體的歷史,加深學生記憶。
關鍵詞:初中歷史;多元化課堂;有效構建
中學生是一類比較喜歡追求新鮮感的人群,所以多種多樣的課堂形勢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傳統(tǒng)的歷史教學是比較單調的,教師只是單純?yōu)閷W生在教材上畫出重點的知識點,然后進行背誦。而學生也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并沒有從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得到樂趣,容易造成學生厭學的情況。若是想讓學生在歷史課堂找到樂趣,首先就要讓歷史課堂充滿趣味,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交流合作的技巧。
一、創(chuàng)設情境化教學課堂模式
在歷史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主要都是一些特定年代發(fā)生的大事情,也是歷史留下來的寶貴經驗,有很多規(guī)模宏大的場面。教師若只是單純用文字來敘述,讓學生在腦海中還原當時的情境,對于一些想象力不強的學生是很難實現(xiàn)的。而且學生沒有親眼見過在某特定時代出現(xiàn)的物品和禮儀,會認為教師說的都是一些空話,或者是夸大了事實,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讓學生切身感受是加深學生記憶的最直接的一個方法。
例如,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中《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一章中,主要就是從宋代的禮儀、飲食、服飾、居住和出行的工具來體現(xiàn)宋代的經濟發(fā)展,教師可以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指定宋代一個特定的時間點,模擬一次大臣出游的情境,一個學生扮演大臣,其他的學生分別扮演侍從和百姓,然后按照自己對當時禮儀的理解進行演出。為了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可以為學生尋找服裝或者是播放背景音樂,而對于不參加演出的同學,要在觀看表演時記錄下哪一個同學的言行不符合當時的社會習慣。然后在演出結束之后,可以告訴該學生進行糾正。只有真正經歷過才能讓印象更加深刻,所以情境教學的方式既讓課堂活躍起來,也能讓學生找到學習歷史的樂趣。
二、加強課堂互動、構建和諧課堂
作為歷史教師,要想提高學生成績,首先就要對每一個學生有足夠的了解,而互動是了解學生最好的方式。讓師生之間在互動中更加了解對方,找到與其他人相處的方式。學生可以及時將自己的疑問告訴教師,然后教師在第一時間解答,而且當學生的學習方向不對的時候,也能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避免了時間的浪費。
例如,在《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這一個單元之后有一個課后的活動,讓同學們討論秦始皇的功與過,教師可以以此為題組織一個辯論賽。辯論賽的特點就是充分找到對方思維不嚴謹或者是不合理的地方然后進行反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分成兩個隊伍,一個是認為秦始皇是功大于過的,而另一個觀點是過大于功的。等到學生分好隊之后,教師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加入學生的隊伍。在辯論的時候,教師和學生的身份是絕對平等的,讓學生不會有心理負擔。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加強課堂上的互動,更能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不足和漏洞,全面提高自己的歷史能力。
三、借助多媒體、促進多元化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教師也應該將自己的目光放長遠,跟上科技的腳步。現(xiàn)在很多課堂上都有了多媒體,但是教師并沒有將多媒體重視起來。其實多媒體可以在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全方位來調動學生,通過美妙的音樂和多彩的畫面帶給學生不同的體驗,這都是教師的描述或者是板書都達不到的效果。而且網絡上有大量且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這些視頻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的認識,使自己的教學更容易讓學生接受。
例如,在教學《明清經濟的發(fā)展與閉關鎖國》一課時,教師在講解完課堂知識之后,可以尋找一些與清朝有關的紀錄片。但是教師應該注意紀錄片的質量,應該是符合真正的歷史,且不帶娛樂性質的,讓學生通過歷史記錄片能更加了解課本中的內容。為了可以讓學生通過視頻得到更多的知識,教師可以在視頻開始之前為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在視頻看完了之后,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答案,或者是在視頻中知道了那些書本中沒有出現(xiàn)的知識,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或者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比較好的歷史節(jié)目,讓學生在回家的時候觀看,可以是《百家講壇》這一種比較正式的節(jié)目,讓學生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歷史事件來觀看,在娛樂中提高自己的歷史水平。
歷史這一學科是富有美感的,歷史的學習過程是探尋真相的過程。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歷史的美感,知道歷史從來就不是一門可以刻板背誦的學科,而是在靈活變通中尋求歷史的真諦。在多元化課堂上,教師要起到輔助學生學習的作用,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讓自己的上課方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將歷史發(fā)展成為自己的興趣,這樣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張一霞.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歷史多元化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2]李明耀.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