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慶
摘 要: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社會變革給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很多變化給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是還有很多變化讓青少年所面臨的誘惑也變多了。比如網絡上的負面信息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長帶來的阻礙;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盛行影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三觀等。這些學生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都是初中班主任教師開展德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為了管理好班級,給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初中班主任教師必須保證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下面就針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有效性
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領頭羊,學生是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往好的方向發展還是往壞的方向發展,主要就看班主任如何領路。德育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點任務,對學生進行德育不僅可以讓班級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為社會所需的人才,班主任的德育就是提升學生思想品德素養的過程,所以做好德育工作在初中班級管理中非常重要。
一、初中班主任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中需要改進的不足
1.改進德育內容
初中德育雖然在近幾年素質教育改革之后開始受到班主任教師的重視,但是在過去應試教育背景下,德育的受重視程度并不高,所以我國德育的發展起步比較晚,現在德育的內容還不夠完善。很多初中班主任教師開展德育的內容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內容比較有局限性,基本都是教導學生有集體榮辱精神、有良好的思想品行。這些內容在德育中確實不可或缺,但僅僅是這些內容還不夠,教師還需要把德育與時代發展、學生年齡和個性特征等相結合,讓德育更符合時代特性和學生成長需求。
2.改進德育方式
如今有很多初中班主任教師開展德育工作依然沿用比較傳統的方式,即單純說教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在德育上效果不好,畢竟德育的內容不是一些理論知識,更多的是讓學生從思想上發生轉變。班主任教師開展德育應該是把德育滲透進學生的平時學習生活中,從一些小事上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采用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所以,開展有效的德育,班主任教師需要改進自己的德育方式。
二、初中班主任教師提升德育有效性的策略
1.樹立以學生為本的德育觀
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首先要弄明白其真正的目的,班主任教師要認識到開展德育并不是為了應付教學管理任務,而是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真正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德育過程中引導學生,而不是規定各種條條框框去限制學生的行動。好的德育應該可以獲得學生的理解,不激發學生的抵觸心理,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德育當中獲得更多寶貴的財富。為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德育理念,教師需要先對班級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可以通過與家長溝通或家訪、找學生聊天等各種形式多了解一些班級不同學生的個性情況,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德育。比如,對于班級中不愛學習、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找學生談話和與其家長溝通了解一下他們學習出現問題的原因,有的學生可能是因為基礎不好,跟不上任課教師的講課速度,所以出現厭學情緒;有的學生可能是因為貪玩,把過多的精力放到了學習之外的事情上。針對這兩種學生的不同情況,教師就需要制訂不同的德育方案,對學習基礎差的學生給予鼓勵,幫他們找到鞏固基礎知識的學習方法,逐漸引導他們找到學習方向。而對于第二種情況的學生,教師可以限制其玩樂時間,對其加強管理,及時和家長溝通進行聯合管理。
2.豐富德育形式
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僅在于教師德育觀的轉變上,還需要不斷豐富德育的形式,用各種德育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中接受德育。班主任教師在組織德育活動時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分析,了解學生的喜好,把德育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當中。比如,為了幫學生樹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師可以把網絡上出現爭議的社會熱點問題作為主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比賽,讓學生在辯論賽上自由抒發自己的觀點并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辯論情況進行總結,說說自己對這些社會現象的看法,并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這種德育形式比較新穎,可以讓大部分學生都參與其中,是班主任教師滲透德育比較好的形式。
綜上所述,初中德育對學生在校期間和以后走出校園的發展都非常重要,班主任教師一定要重視德育工作,運用豐富的教育形式開展有效性的德育。
參考文獻:
[1]王樂芳,徐西偉.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結: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44,60.
[2]歐江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8(2):31-32.
[3]黃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強化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6):89.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