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苑飛??
摘 要: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對策要構建學習共同體;重視合作實效化;加強課堂管理;開展質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技能,從而實現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本文提出了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當前我國多數采用的都是大班額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形式下班級規模較大,數學教師要面對30~40名學生,有些偏遠地區教師需要面對五六十學生,這樣的情況下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課堂反饋機制落后,教師個別指導有限,學生的課后負擔加重,學習效果得不到提升。為了轉變這樣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具體方法。
一、 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 班級規模大,難以兼顧所有學生
雖然,教師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是合作學習過程小組內的成員數量還是較多,組長年齡較小,不能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導致合作學習形式化,無法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反饋信息,也不能幫助教師更好地督促全體學生在小組內積極學習。
(二) 學習形式化,合作學習效果不顯著
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活動形式化明顯,教師沒有真正地放手給小組,還是包辦了全部的教學任務,學生在小組內的獨立性得不到尊敬,合作學習的效果自然不理想。
(三) 課堂管理乏力,常常顧此失彼
開展合作學習活動之后,教師往往放手讓學生討論,但是學生不明白具體的討論模式,進而渾水摸魚,課堂管理不夠,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很多數學難點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得不到解決。
(四) 評價形式模糊,質性評價運用有限
合作學習要重視評價,重視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但是目前很多教師不能夠合理運用質性評價,總是一味鼓勵,或者是一味貶低,無法以小組為單位找到一方面鼓勵、一方面糾正的正確路徑。
二、 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對策
(一) 構建學習共同體
為了解決班級規模大,難以兼顧所有學生的問題,必須盡快構建學習共同體。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不要局限在“課堂上針對某些問題一起學習”的格局之中,而是要將小組內所有成員的學習成績、學習積極性、合作探究的綜合能力視為集體的榮譽,視為自身共同利益的平衡者,這才是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也就是構建學習的共同體。“學生成長共同體”對學校和教師而言,是對學生進行知識教學、思想品德教育、技能訓練及課外活動等教育活動的最小單位,所以教師平時就要經常教育學生,小組的成績是屬于每一個人的,每一個人的成績也要都歸功于小組,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集體的動力下得到平等而健康自由的發展。當然構建學習共同體的過程中,小組內不僅僅要依靠小組長來組織日常學習活動,來督促組員積極學習,努力探索數學知識,還需要配備專門的教師,指導教師負責該“成長共同體”所有學生的思想引導、學法指導、生活指導、心理疏導等方面的工作,同時在師生的互動交流中積累經驗,與學生共同成長。其次,構建學習共同體就要將數學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后,教師可以經常組織數學競賽、數學故事會、數學游藝會等活動,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擴大數學知識領域,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同時,也可以進行數學操作活動,將數學學習活動生活化,例如:在學生學計算時,讓學生制作小棒、簡易計數器、數位順序表、卡片等;在學生學幾何初步知識時,讓學生制作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及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等,這些制作一方面為學習小組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生的數學意識。
(二) 重視合作實效化
為了解決學習形式化,合作學習效果不顯著的問題,小學數學合作學習必須要實效化,也就是要通過合作學習來讓知識的儲備更為真實有效,課堂時間更為節約。首先,要提升合作討論的實效作用。小學課堂上學生往往找不到討論的節點,很容易步入形式化,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自己的建議列出來,并在下面寫出理由,如果對方有不同的見解,先要思考其真實性,然后考慮是否與自己的觀點有可融性,如果可融就找出原因補充觀點,如果不可融就要進行第二次驗證,這樣的討論才是真實有效的。其次,教師要精心布置合作學習任務,確保合作的實效化。例如:《鋪地磚》的合作活動中,學生要給房間鋪地磚就要考慮到面積的實際問題,這樣教師就要讓小組提出解決方案,并且利用方程、計算、估算等不同的形式來解決問題。這樣一道題孩子們有了不同的解法,使得全班同學互相借鑒,互相學習,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收獲。
(三) 加強課堂管理
課堂管理的提升能夠保證合作學習的效果更為理想。首先,教師要制定合作學習的規則,要求給小組的學生都嚴格遵守。具體做法就是建立公約人人遵守,要以多鼓勵為主,教師重視思想引領,請同學們關注到合作學習過程中如果不注意、不重視,那么你的成績和能力就會落后于小組其他成員了,并且會影響小組的整體成績,這樣培育學生的全局意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就提升了。其次,教師要制定合作學習的文化制度,保證學生具備高品質的文化交流意識。主要包括:學會表達自己的見解;培養認真傾聽的習慣;培養善于肯定別人優點,也敢于質疑的習慣;要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四) 開展質性評價
質性評價不強調在評價開始就對評價問題進行理論假設,假設可以在評價過程中形成,也可以隨著評價的進行而改變,因此質性評價本質上是一個自下而上的歸納過程。合作學習過程中開展質性評價就是要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進行歸納,評價者要多元化,如: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長評價、自我評價等,評價的主體充當了增進者,鼓舞參與者對有關課程的內容提問、討論,同時進行設計和資料收集、分析、解釋。其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質性評價要以鼓勵為主,指正為主,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綜上所述,提高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對策要構建學習共同體;重視合作實效化;加強課堂管理;開展質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教學技能,從而實現小學數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何廣茹.四個“學會”優化小組合作學習[J].素質教育大參考(A版),2014(01).
[2]陳濤清.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及對策[J].小學數學教育,2013(12).
作者簡介:
易苑飛,廣東省河源市,廣東省河源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