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鶴
【摘要】目的 分析社區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天津市河東區上杭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7例,對照組實施社區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社區綜合護理干預,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社區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服務中,可促進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社區綜合護理干預;老年慢性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8..02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慢性病成為影響社會公共衛生的重要問題。進入老年后,身體機能逐漸退化,免疫力降低,常常出現一種或多種慢性疾病,加之老年群體文化水平普遍較低,自我疾病管理能力相對不足,并發癥發生機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社區綜合護理干預能夠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個性化的護理需求,有助于控制病情發展,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應用的臨床價值,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214例作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其中,男113例,女101例,年齡60~89歲,平均(72.41±3.59)歲,病程2~23年,平均(13.24±2.18)年,疾病類型高血壓72例,糖尿病61例,冠心病38例,腦血管病2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6例。按照隨機雙盲的方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07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入選病例均符合相關慢性疾病診斷標準,知情同意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同時排除患有臟器功能衰竭、惡性腫瘤疾病、精神疾病、語言功能障礙等患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社區常規護理,給予患者簡單的用藥和生活指導,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并定期電話隨訪。實驗組患者實施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完善健康檔案:詳細了解患者個人信息以及疾病的治療情況,安排患者進行常規體檢,進一步完善健康檔案,科學評估患者健康狀況、自我管理能力等。②制定綜合護理干預計劃:根據評估結果,在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可操作的、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計劃,確保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每周至少2次上門護理服務,記錄患者疾病變化狀況和自我管理狀況,及時解決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家庭護理常識,預防并發癥發生。③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所患疾病類型,將患者分為高血壓組、糖尿病組、冠心病組、腦血管病組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組,分別對其進行相關疾病的病因、病機、診斷、治療以及并發癥預防、自我管理等知識培訓,并為患者發放健康教育宣傳手冊,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一個科學、全面的認識。同時也為患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有利于患者轉變觀念,提高治療依存性。④服藥干預:詳細了解患者服藥依從性差的原因,強化遵醫用藥重要性認知,建議家屬提醒、配戴服藥語音提示器或調整服藥時間等改善方法。⑤飲食干預: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食新鮮水果與蔬菜,嚴格禁煙禁酒。⑥運動干預:根據患者年齡、體制、運動習慣等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項目,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為目的。⑦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訴求,引導患者排解不良情緒,并以治療成功案例激發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正確面對疾病,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健康認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健康認知水平評估根據患者所患疾病的種類設計相應健康認知水平測試試卷,以百分制計算;自我管理能力評估根據患者服藥、飲食、運動、心理、生活質量等指標,明確權重,設計自我管理能力測試試卷,以百分制計算;護理滿意度評估根據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技術水平、發生事故等情況設計的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層次。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護理干預3個月后,測試試卷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平均(77.28±13.86)分,自我管理能力平均(83.15±5.43)分;觀察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平均(85.56±14.18)分,自我管理能力平均(91.27±5.61)分。觀察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評分和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干預3個月后,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59例(55.14%),一般滿意35例(32.71%),不滿意13例(12.15%),護理滿意度(87.85%);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72例(67.29%),一般滿意33例(30.84%),不滿意2例(1.87%),護理滿意度(98.13%)。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醫療改革的深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地位逐漸凸顯,社區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性病管理倍受推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具有看病方便、手續簡單、不需要長時間排隊等候等優點,是多數老年慢性病患者首選的就醫場所,加強護理管理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發展,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及家庭的負擔。同時也為醫療分流和分層治療提供了現實依據,緩解了醫院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由于我國社區醫療服務歷史較短,在政策和制度方面還不夠完善,護理服務模式尚不成熟,探索安全、高效、優質的護理服務模式成為社區護理人員面臨的重要課題。社區綜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強調將護理服務融入患者日常生活,重視家屬或陪護人員的參與,突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理念,對社區護理人員的素質、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完善健康檔案,科學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自我管理能力等;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計劃,確保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專業的護理服務;通過健康教育、家訪、社區活動等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提高患者健康認知水平、治療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通過對患者服藥、飲食、運動、情緒等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幫助患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負面情緒,樹立信心并積極配合治療。本研究中,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健康認知水平評分、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和護理滿意度均明顯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實社區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彭柳媚,胡于俊,周子英.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0):1549-1551
[2] 莫紹琴.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療依從性及預后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7):932-934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