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硯強 張海 王麗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對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統計患者的治療結果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患者血腫清除時間(6小時~3天),平均為(3.97±1.24)d。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體溫升高2例(3.33%),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后57例痊愈,死亡3例。術后隨訪,患者術后6個月ADL評級,Ⅰ級患者19例(31.67%),Ⅱ級患者21例(35.00%),Ⅲ級患者8例(13.33%),Ⅳ級患者8例(13.33%),Ⅴ級患者4例(6.67%)。結論 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患者血腫清除快,并發癥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高血壓腦出血;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血腫清除
【中圖分類號】R74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29..02
高血壓是臨床中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且患病率在臨床中逐漸增高,高血壓腦出血是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在臨床中并不少見,常見于老年患者,男性多見,容易在冬春寒冷季節突然發病[1]。高血壓腦出血救治不當,將會對患者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嚴重的功能損害,及時有效的救治上課改善患者預后,嚴重者將會為患者留下嚴重的后遺癥,甚至是導致患者死亡[2]。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來探究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接收的60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研究,60例患者中38例,女性22例,年齡41~72歲,平均(52.75±6.24)歲。患者均通過頭顱CT確診。
1.2 治療方法
患者均進行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根據頭顱CT定位,以血腫最大的層面為穿刺點,但要注意避開大腦主要功能區和大血管,標記穿刺點,常規消毒,鋪手術巾,運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穿刺針長度需保證穿刺后能達到血腫最大層面2/3,并以電鉆固定進行穿刺,依次穿過頭皮,顱骨,硬腦膜,到達患者血腫腔內,拔出穿刺針針芯后連接延長管,延長管連接10 mL注射器,緩慢抽吸患者血腫腔內血腫,至少抽出50%以上[3]。術后2 h通過頭顱CT復查殘余血腫,根據患者的殘余血腫量,于血腫腔內注射1-2萬單位尿激酶,1~2次/日。引流管在3日之內拔除。患者術后常規進行抗感染,降低顱內壓,防治并發癥等治療[4]。
1.3 觀察指標
統計患者血腫清除時間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根據日常生活能力分級法(ADL)量表的評定標準對患者進行生活能力評級。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全部采用SPSS 20.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運用x2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60例患者血腫清除時間(6小時~3天),平均(3.97±1.24)d。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體溫升高2例(3.33%),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后57例痊愈,死亡3例。術后隨訪,患者術后6個月ADL評級,Ⅰ級患者19例(31.67%),Ⅱ級患者21例(35.00%),Ⅲ級患者8例(13.33%),Ⅳ級患者8例(13.33%),Ⅴ級患者4例(6.67%)。
3 討 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由于高血壓患者在情緒激動,過度體力勞動等情況下,導致血壓劇烈升高,從而導致患者病變的腦血管發生破裂引發出血所致[5]。血壓高是高血壓腦出血的根本原因,該疾病在臨床中具有起病急,病程發展快,致殘率和致死率都相對較高的特征,因此,需要及時有效的救治。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臨床上常采用手術治療,但是,臨床中的手術方式不一,其手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除患者的顱內血腫,降低患者顱內壓,從而使患者恢復正常的腦血流灌溉,同時減輕患者顱內血腫對于腦組織的繼發損害[6]。傳統開顱手術時間較長,且患者術中的出血不容易控制,而且在清除血腫的時候,容易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更大的損害,對患者的損傷較大,因此,患者術后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或產生后遺癥,從而影響患者康復,不利于患者的預后。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術,屬于微創手術,不僅操作簡單,而且對患者損傷較小,該方法通過頭顱CT定位,以患者血腫最大層面為穿刺點,能快速的將患者顱內大部分血腫引流出來,準確定位也可有效的避免對患者顱內神經,血管和腦組織的損傷[7],因此,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小,大大保障了手術的安全性,利于患者術后的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60例患者血腫清除時間(6小時~3天),平均(3.97±1.24)d。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肺部感染3例(5.00%),消化道出血1例(1.67%),體溫升高2例(3.33%),總體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后57例痊愈,死亡3例。術后隨訪,患者術后6個月ADL評級,Ⅰ級患者19例(31.67%),Ⅱ級患者21例(35.00%),Ⅲ級患者8例(13.33%),Ⅳ級患者8例(13.33%),Ⅴ級患者4例(6.67%)。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患者血腫清除快,并發癥少,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尹惠廣,董耀榮,鄺麗霞.微創血腫穿刺置管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199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7,38(11):2076-2077.
[2] 王先美,郭永洪,伍國峰.高血壓腦出血立體定向微創穿刺置管引流術后的血壓動態監測[J].護士進修雜志.2016,(4):338-339.
[3] 柳浩然,吳海權,辛續偉,等.顱內壓監測下定向穿刺置管聯合血腫外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2):55-58.
[4] 王先美,郭永洪.高血壓腦出血立體定向微創穿刺置管引流術后血壓變異性研究[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6,(3):251-253.
[5] 姜京超,呂玉玲,彭龍鋒,等.高壓氧聯合微創置管血腫穿刺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研究[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7,24(1):72-76.
[6] 王志威,韓杰林,李耀軍,等.改良定向經額葉軟通道穿刺置管微創治療基底核區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體會[J].臨床醫藥實踐.2016,25(7):556-557.
[7] 劉常棟.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及血腫穿刺置管引流術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比較分析[J].甘肅醫藥.2015,(2):91-93.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