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功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群眾性聲樂輔導能有效豐富大眾的精神世界,滿足精神需求。聲樂輔導教師要針對群眾聲樂主體廣泛化的特點,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鼓勵受眾主動去說、努力去唱和在玩中唱,拉近受眾與聲樂的距離,增強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群眾性;聲樂輔導;多元化
一、群眾性聲樂的發展概況及其特征概述
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后,聲樂的美聲唱法逐漸由海外延伸到我國大陸,甚至掀起一陣學習聲樂的潮流。伴隨國家、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國外的流行音樂、美聲唱法等慢慢滲透進我國,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國的聲樂演唱形式發生著變化,改變了以往單調的“唱山歌”和“樣板戲”的聲樂形式,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形式,深受社會大眾的青睞。然而受社會大眾具有多樣化、廣泛性,他們的身份、社會地位、知識水平、音樂基礎和嗓音也行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也就決定著群眾聲樂輔導的多樣化,要注重因材施教,不能一概而論。同專業的聲樂輔導相比,群眾性聲樂輔導具備多元化特色,而且群眾基礎各異,增加了聲樂輔導的難度。因此,群眾聲樂老師要在正式授課前做好準備工作,全方位、多層次的了解受眾的音樂基礎,了解他們的年齡狀況和嗓音特質,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努力提高群眾的藝術素養水平。同時,依托豐富性、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調動群眾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群眾性聲樂輔導的實效性。
二、群眾性聲樂輔導應把握的問題分析
(一)群眾聲樂具有多元性特征
在現實生活中,熱愛音樂、喜歡唱歌的人隨處可見,他們往往能跟隨自己的內心,做到想唱就唱。群眾聲樂的多元性特征主要體現在:
1.學習主體的多樣化
相較于專業音樂學院的學習主體而言,群眾性聲樂輔導的學習主體具有多樣化的特性。群眾性聲樂輔導的主體具有不確定性、廣泛性的特色,并不特指某一群體,而是涉及到各行各業中的聲樂愛好者,律師、教師、公務員和環衛工人等等。而且群眾性聲樂輔導主體是沒有年齡段和性別限制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參加到其中,沒有嚴格的準入規定和限制。
2.學習水平的多樣化
專業藝術性學院中受眾的學習層次和素養水平大都處在統一水平階段上,聲樂水平相差并不多。而群眾性聲樂輔導主體的音樂水平卻層次不齊,存在巨大的差異性,無形間加大了聲樂輔導的難度。群眾性聲樂輔導主體由于受身份、社會地位和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他們的音樂水平不一,有些人可能從小就接受了音樂教育,具有聲樂基礎,而有些人可能僅僅是喜愛音樂,卻不具備基本的聲樂素養等等。學習水平的差異化給群眾聲樂輔導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演唱風格的多樣化
群眾性聲樂輔導并不是針對性較強的一對一輔導,而是群體化的輔導方式,旨在將相同唱法的學生群體聯合在一起,進行集體化教學。受群體演唱風格多樣化的影響,要求教師必須要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樹立學習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掌握更加全面化、多層次的教學方法,更好為教學服務,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足感。
(二)采取多元化的聲樂輔導方式
群眾性聲樂輔導旨在豐富受眾的精神世界,提高受眾的獲得感和愉悅感,賦予受眾閑暇時間的趣味性色彩。由于聲樂輔導的群體具有多元性和廣泛性,聲樂基礎存在差異性,要求聲樂輔導教師要基于此有針對性的采取多元化的輔導方式,滿足不同受眾的需求。同時,教師要盡可能借助通俗化的語言,拉近教學與群眾的距離,彰顯教學親和力,幫助受眾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1.主動去說
說與唱都要依托于嗓子的發音,憑借詞語的堆砌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唱與說是不可分離的統一體,但說是唱的基礎和前提。我們要先通過語句將內心思想和感受表達出來,然后借助音樂載體唱的形式來凸顯說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達的張力,表現情感的跌宕起伏,引發情感共鳴。
2.努力去唱
我們要先產生意識,然后才能誘發相應的動作和行為。因此,教師在開展群眾性聲樂輔導工作的過程中,要鼓勵受眾產生唱的意愿,讓受眾產生自主、自覺和自發的熱愛音樂、歌唱音樂的行為。只有內心擁有強烈希望將聲樂演唱好的意識,然后你就會努力想法設法的去提高聲樂水平,達到理想的層次和高度。唯有重復的演唱訓練,努力演唱,才會提高聲樂輔導的實效性。
3.在玩中唱
群眾性聲樂輔導并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豐富廣大受眾的閑暇時間,為枯燥的生活增添趣味性和活力。因此,聲樂輔導教師要寓教于樂,讓群眾在玩中唱,既能陶冶群眾情操,又能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水平,可謂一舉兩得。
三、結語
伴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持續推進,我們在溫飽問題解決的基礎上,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提高思想境界。群眾性聲樂輔導能有效消遣受眾的閑暇時間,提高生活的趣味性,提高受眾的審美水平。聲樂輔導教師要寓教于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多樣化的受眾需求,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高群眾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參考文獻:
[1]吳昊.談如何做好基層群眾舞蹈輔導工作[J].歌海,2017 (01).
[2]周練.淺談少兒鋼琴教學中家長應承擔的輔導工作[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7 (08).
[3]李高翠.關于群眾音樂活動與音樂輔導工作的研究[J].藝術評鑒,2018 (10).